首页 | 论坛 | 专题 | 了解华图 | 客服中心
返回中心首页

  第二章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的流程
  第一节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四阶段
  一、准备阶段
  这个阶段是让考生了解试题,独立思考,列出发言提纲,一般为5分钟左右。面试开始时考官首先会念一段指导语,之后对考生进行分组。分组目前一般是报考同一职位的考生同在一组,或者以抽签的方式分。在场地安排方面: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的施测环境要满足安静、宽敞、明亮等条件。另外,在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中,环境中的人际距离应适合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如果桌子过大,应试者围绕在桌子四周,就显得人际距离过大,不易于交流。如果人际距离过近,也会给人以不舒服的感觉。
  考官与应试者之间的位置关系也是应该考虑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如果应试者明显地感觉到自己处在一种被观察的地位,考官的存在给应试者造成过大的压力,那么这种环境设置就应当作出适当的改变。目前最理想的测评环境是使用带有单向玻璃和摄像镜头的专业观察室,让应试者在观察室内活动,考官通过单向玻璃或监视器进行观察。但目前大多数情况下,考官和应试者是在同一个房间里。为了使所有的考生处于同等的地位,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应该用圆桌,而不要用方桌(方桌容易使相对而坐的人有对立感,使坐在两头的人有领导的地位感)。
  向应试者宣读的指导语应该事先准备好,保证对每组应试者宣读的指导语都是一样的。指导语中应该清楚地说明应试者的工作目标和任务有哪些,时间限制是怎样的。宣读指导语时应避免给应试者暗示,不能给他们指定发言的顺序。
  考官在给考生提供了必要的资料,交代了问题的背景和讨论的要求后,一定不要参加提问、讨论或者回答考生的问题,以免给考生暗示。
  指导语示例:
  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指导语
  (主试用)
  下面我们将进行一个讨论会。在座的各位现在就组成一个工作小组,围绕一个话题,进行讨论、分析,最后形成一个统一的决定。
  每个人手边会有一份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题,对题目中给出的问题,请各位分别陈述自己的想法,然后共同讨论,并拿出小组的意见来。讨论一旦开始,在座的考官便不再回答你们的任何提问,也不干涉你们的讨论。如果到了规定的时间,你们还是不能得到一个统一意见的话,那么,在你们每一个人的成绩上都要减去一定的分数。
  整个讨论过程可以使用摄像机进行监测。
  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的时间一般是30-60分钟,整个讨论可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考生了解试题,独立思考,列出发言提纲,一般为5分钟左右;
  第二阶段,考生轮流发言阐述自己的观点;
  第三阶段,考生交叉辩论,继续阐明自己的观点,或对别人的观点提出不同的意见;
  第四阶段,得出小组的一致意见,写明报告,小组成员签字、上交。
  在全部的考试过程中,考官可以坐在隔壁的一间屋子里,通过闭路电视或玻璃屏观察整个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的过程,通过扩音器倾听每个小组成员在讨论中发表的意见以及意见发表的方式。目的在于看谁善于思考,能够控制整个局面,从而体现出其卓越的领导、组织和管理才能。
  二、个人陈述阶段
  准备阶段结束后进入个人陈述阶段,在个人陈述阶段一般来说每个人有一次3分钟的自由发言时间,发言过程中他人不许打断,不规定发言次序。在这个阶段考生要结合自己对题目的理解来全面地阐述对该问题的理解。
  三、交叉讨论阶段
  个人陈述阶段结束后就是交叉讨论阶段了,具体要求为:自由发言完毕后大家展开交叉讨论,继续阐明自己的观点,或对别人的观点提出不同意见,最后拿出小组的一致意见,讨论时间为30分钟。交叉讨论阶段是无领导小组面试的主要内容,考官主要通过这个阶段来观察考生的不同表现,以给考生一个综合的评定。而考生也要在交叉讨论阶段"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将自己最好的一面表现出来。具体内容考生可以参考第二节的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中的角色分配来了解如何在小组中发挥作用。
  四、总结陈词
  交叉讨论结束后就进入总结陈词阶段,在这个阶段具体要求为:推举一名成员向考官组陈述你们小组的一致意见,其他人可以进行补充。总结陈词阶段是无领导小组面试的收尾阶段,这个阶段要注意的是做总结陈词的考生一定要有相关的能力,总结陈词如果做得不成功会影响到自己的分数。总结陈词者一般由推荐或者自荐产生,具体要视情况调整。
  第二节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中的角色分配
  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中每个组员的作用实际上是依靠其在小组中扮演的不同角色来实现的,因此考生想要在小组中拿到一个较高的分数就需要在小组中扮演一定的角色。一般说来无领导小组中的角色有以下几种:
  一、破冰者
  破冰者是第一个发言的考生。破冰者需要勇气,往往是由性格比较外向的人来担当。但是破冰者有时候不太讨好,因为往往会引起后来者如潮的批驳,因此先发言可以,但尽量不要说太偏激的观点。那么破冰者是不是就是非常不利的呢?也不是。我们说,在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中平淡就是灭亡,如果从头到尾没给考官留下什么印象,分数是绝对不可能高的。但是我们往往在后面加一句,错误的观点和骄横的态度是灭亡的加速器。只要把握尺度,规避风险,破冰者就会给考官留下深刻印象。
  破冰者的风险就是自己认为自己就可以转变成领导者,甚至有时候会被其他人误认为领导者。而事实上这是两个角色,而且转变不一定都能成功。如果转换失败,会适得其反。因此,大家有必要再次权衡,自己是否真的适合做领导者。
  二、领导者
  领导者是引领整个讨论进行,不断进行总结和升华的考生。领导者就是不断地推进讨论实质性进展的人,他必须拥有非常强大的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不断地分析他人观点的实质,不断将大家的观点整合成新的观点,形成完整的、有逻辑性的体系;领导者要随时看清整个讨论的任务,不能让讨论偏离方向;领导者要随时能够判断现在进行到哪一阶段,还有多少任务没有完成,推动讨论适时地前进,控制整个讨论的节奏,并能够弥合分歧,将观点升级。
  因此,可以说,领导者就像一艘大船上的船长。他掌握航向,控制速度,并且要保证最后到达目的地。领导者听起来风光无限,而且如果做得成功,也往往就是分数最高最抢眼的那个,但是也是有风险的,风险就是控制其他考生。如果其他考生配合,听这个人的领导,那就皆大欢喜,但并不是每个考生都会心甘情愿地去配合。所以,当领导者不是人人都能胜任的,必须在讨论中展示自己无人可比(在小组内)的理论水平和逻辑思维,同时领导者一般需要气势,有让大家心服口服的镇定和自信,如果不具备这些素质,很可能会弄巧成拙,希望领导别人却没人听你的指挥,场面会分外尴尬;或者是有人听有人不听,造成小组内部分裂;有一两个捣乱者提出挑战,领导者却无法应对,则会显得软弱,而且还可能变得急躁。这些情况都会使这个人变成整场面试给人印象最差的人,最终,这个人也极有可能是分数最低的人。因此大家注意,领导者的地位不是别人给的,而是凭实力争来的--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
  三、组织者
  组织者是调动团队气氛,调和大家的意见,调配发言权的考生。组织者看似和领导者很相像,但其实有本质的区别。可以说,组织者和领导者的工作的确有相似性,他们是一个主外,一个主内。组织者是从外部,从形式上来推进讨论的进行,将所有的考生都拉进来参加讨论,从形式上组织和总结大家的发言,从形式上调和大家的分歧和争议,提醒大家总体任务和剩下的任务。这个角色有点像"和事佬",但其作用是保持讨论在一个大家都能说话的气氛下进行。因为领导者往往非常强势,这就需要有一个随和的人来缓和。而且有时候领导者如果领导不成功,例如出现了反对领导的挑战者或者考生分成两派,这时这个调和的角色就更为重要。就像在一个家庭中男性和女性的角色往往是不同的一样,有外有内,有软有硬。而且无论是哪一个领导者都要对他人进行一定的管理,这种管理权的获得渠道是不同的,领导者获得管理权是凭借着他的实力和气势,而组织者获得管理权往往是凭借自己的亲和力,凭借自己不让他人产生威胁感的优势。因此组织者需要的素质和性格也与领导者完全不同,组织者应该是一个性情平和,无论是说话风格还是思维都不太有威胁性和刺激性的人。但是组织者必须保持头脑清醒,始终牢记整个讨论的目的。组织者最忌讳的是随波逐流,没有控制住局势,让大家吵成一团,或者是被别人的意见牵着鼻子走,这样组织就失败了。当然,对组织者的工作要求没有领导者那么高,不需要他从实质上总结大家的观点,推进讨论,因此倒是理论水平不那么高,自己的意见可能比较苍白、不成系统的考生比较适合这个角色,能扬长避短。因为在角色之间进行分配的时候,任务会有所侧重,如果在这一方面表现突出,其他方面的弱点和缺陷就可能被掩盖过去。正如我们前面说的,在团队中体现自己贡献度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四、时间控制者
  时间控制者是注意时间进展,提示小组时间的考生。当很多对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完全不了解的人组成了一个小组时,很可能出现大家吵成一团,吵到最后被考官硬生生打断,没有一个结果,甚至连总结汇报都没有时间做的情况。因此时间控制者是必需的角色。
  我们推荐的时间安排是这样的:首先,在考官宣读完指示语,退场之后,时间控制者马上说时间安排:五分钟至十分钟审题,然后开始每个人的个人陈述,如果没有固定的个人陈述也没关系,直接开始;在讨论时间过半时提醒大家一次;留出整个讨论时间的四分之一作总结汇报,无论有没有专门的总结汇报时间,都不能讨论到最后一刻,因为需要整合大家的意见,形成一个有条理、有结论的东西,要最后征求大家的意见,还要选出作总结汇报的人。也就是说,大家自由发表意见的时间应该只占整个讨论时间的四分之三。在这里我们再推荐一个阶段安排,就是起承转合,讨论时间的第一个四分之一时间每个成员发表自己的观点并陈述理由;第二个四分之一时间进行争议,各抒己见,互相批驳,在这个阶段大家的意见要得到充分的表达,目的是充分地争论;第三个四分之一时间也就是讨论时间过半时就要开始往回收,开始整合意见,用四分之一时间达成一致;最后花四分之一的时间整理总结汇报,选定汇报人。在最后这一阶段应该又分三个阶段:首先,选好汇报人;其次,让这个人作一遍预汇报,也就是一个整理的过程;最后,请大家作批评和补充。必须有一个预汇报,因为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也有经验,书面整理和口头表达是两码事,写出来了都不一定说得好。另外,作预汇报本来就是一个抢夺最后汇报权的方法或者未抢到汇报权仍然希望抓住最后机会表现自己的对策。如果还没选定汇报人,可以这样自我推荐:"我刚才一直在记录大家的意见,我想给大家先谈谈,大家听听有什么遗漏吗?"在作完预汇报,而且也没什么大问题的情况下,一般就不会再有人反对你去作正式的汇报了,这时即便有人反对,他也会显得有些突兀不讲理,因为他必须说出不让你作汇报的理由。这比直接提议自己来作总结更容易被他人接受。
  五、总结者
  总结者是代表小组进行汇报总结的考生。在时间控制中我们已经提到了总结者的角色。所以我们说,总结者有预汇报人和正式汇报人两种。如果当不了正式汇报人,就当预汇报人,让正式汇报人成为自己的发言人。
  总结者一般不会是一直表现最好的那个人,因为头脑清醒的考生都不会去选他。本来某个人表现得就够好了,如果再让他作总结汇报,这不是成心跟自己过不去吗?因此,作为组员,选自己是最佳选择,如果自己眼看没戏,选一个表现适中的人作总结汇报比较合适,因为选太差的,例如一直说话也说不清楚的人来作总结汇报没有理由,势必会影响小组讨论的最终结果;选表现中等的,即便其汇报作得比较好,加了分,也无法超越自己。因此,如果是领导者一般就不需要再去争取作总结汇报的机会了,因为一般情况下都是不会得到同意的。
  如果觉得自己头脑反应不够快,不能在自由讨论的唇枪舌剑中抢到机会发挥,那么总结是一个非常好的发言机会,但是需要从头到尾认真倾听每个人的发言,并做好记录。例如笔者就见过这样的情形:总结发言者在汇报时说"第一个提出这个观点的是某号考生",该号考生马上打断他:"不是我第一个说的。"尽管大家首先会觉得是那个打断的人不对,但是总结汇报者的表现和印象也就大打折扣了。因此,做好记录是作总结汇报的前提条件,也是一种手段,即在最后可以借此向大家提议,因为自己笔记做得很全,所以来做总结汇报。
  根据这些介绍,大家可以思考,根据自己的自身条件,自己比较适合哪个角色。我们并不要求大家在上考场之前就给自己定下一个角色,然后反复演练;因为究竟成为什么角色除了取决于自身因素外,还要看他人的水平和表现,还要看整个讨论的情况。那么我们介绍这些角色的用意是什么呢?是希望大家扬长避短,不要去碰自己可能最不擅长的角色,比如性格内向者就不要去努力去做领导者和破冰者,思想比较敏锐的就不要去做时间控制者和组织者,思维不太系统、没法提出特别出彩的观点的人就比较适合做组织者,等等。

Copyright© 2004-2010 HTEX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华图教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