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坛 | 专题 | 了解华图 | 客服中心
返回中心首页

第一部分政治常识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哲学和世界观的关系
1.哲学和世界观既相区别又有联系。世界观又称宇宙观,是人们对于整个世界的总的根本的观点。哲学就是世界观,但不是所有人的世界观都是哲学,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化和系统化。
2.世界观人皆有之。一般人的世界观是各个人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自发形成的。这种自发的世界观是零碎的、不自觉的、不系统的,缺乏理论论证和严密的逻辑推理,而且有些观点不合理,甚至自相矛盾。
3.哲学是专门的学问。它对世界观的各种问题、观点用一定的原则组织起来,做出系统的理论概括和总结,通过特有的概念、范畴和系统逻辑论证而形成理论体系。哲学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由哲学家、思想家、理论家们自觉地创造的理论体系。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它是世界观的理论表现。
(二)唯心主义产生的根源
1.唯心主义在历史上产生和发展并有人相信它,这不是偶然的。在生产力极为低下的原始社会里,人们对自然界的一些现象和人的生理现象不能科学地解释,从而产生了唯心主义的萌芽;以后生产力虽有发展,但仍有许多未解之谜,这是唯心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根源。
2.唯心主义作为完整的哲学体系是在阶级社会中形成的。由于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剥削阶级为维护其阶级利益和欺骗人民,而使唯心主义的产生由可能变为现实,这是唯心主义产生的政治根源。
3.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相脱离,则是唯心主义产生的认识根源。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1.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它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相结合,为中国人民所掌握;二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相结合,成为有中国特色的哲学。
2.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中国哲学现代化是一致的。它是一个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并为群众掌握的过程,同时也是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过程。
二、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
(一)哲学物质观的演变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哲学试图以物质的原因说明世界,把物质归结为某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这种物质观本质上是正确的,它奠定了唯物主义的基础,但这种物质观只是一种“天才”的猜测,没有科学根据,并且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哲学坚持了古代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原则,以当时的自然科学为依据,继承和发展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但它把物质归结为原子,把原子的属性当做物质的属性,不懂得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混淆了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和哲学物质范畴的界限,并且割裂了自然和社会的统一,不能将唯物主义贯彻到底。
3.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继承以往唯物主义的积极成果,在总结19世纪以来的自然科学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这是唯一科学的物质观,是哲学物质观发展的高级阶段。这种物质观认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并能通过感觉感知,能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二)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1.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
运动是标志物质世界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的变化的哲学范畴。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运动与物质不可分割。一方面,凡是物质都是运动着的物质,设想存在没有运动的物质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另一方面,凡是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设想脱离物质的运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2.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
就物质世界的整体而言,物质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就物质的具体存在形式而言,它又有静止的一面,即事物在某种条件下表现出暂时的稳定和平衡或者维持质的稳定性,这种静止只不过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因而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统一,如果割裂两者,或者否认运动绝对性,把静止绝对化,就会走向形而上学不变论;或者否认相对静止,只承认绝对运动,就会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三)时间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
1.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不可分割
时间是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
时间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不可分割。一方面,物质运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空间中进行的,不存在离开时间空间的物质运动;另一方面,时间空间也离不开物质运动,不存在脱离物质运动的时间空间。
2.时间空间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时间空间的绝对性即指其客观性,时间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和物质运动一样是具有客观实在性的,这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是不变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否认时空客观性必然走向唯心主义。
3.时间空间的无限性和有限性
时间空间的无限性是指整个物质世界在时间上是无始无终的,在空间上是无边无际的;时间空间的有限性是指任何具体事物存在的时间过程和空间位置都是有限的。
时间空间的无限性和有限性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无限包含着有限,由有限所构成;另一方面,有限也包含着无限,体现着无限。如果把两者割裂开来,就会陷入唯心主义、神秘主义之中。
(四)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观
1.实践的形式和特点
实践是人以一定的手段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观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对象性活动。
实践的基本形式:生产实践、调控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
实践的特点: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物质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实践是人类有目的的自觉活动,具有自觉能动性;实践活动是不断发展的,具有社会历史性。
2.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
从人的活动出发去考查人与对象世界的关系,就出现了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主体是指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之中,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则是指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实践是人与世界相互作用的中介。在实践活动中,主体和客体是相互作用的,这种相互作用是通过改造和被改造,即通过主体对象化(主体客体化)和客体非对象化(客体主体化)的双向运动而实现的。
(五)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1.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
一元论与二元论:承认世界统一性,认为世界只有一个本原的观点是一元论。其中唯物主义一元论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而唯心主义一元论认为世界统一于精神。相反,否认世界统一性,认为世界有两个相互独立的本原的观点则是二元论。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物质世界表现为具有多种多样具体形态的事物和现象,同时各种物质形态又具有同源性和同构性。物质形态的同源性及同构性表明,世界的统一性是具有多样性的统一性,其根本原因在于世界的物质性。
2.自然界的物质性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先在性
现代自然科学以大量确凿的事实证明着自然界的物质性。人类社会既在本质上区别于自然,又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物质世界发展的高级阶段,自然界对于人类社会具有先在性。自然界先于人类社会而存在,自然界的物质存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3.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人类社会作为物质世界发展的高级阶段,有其存在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生活条件。地理环境、人口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构成社会运动的基本物质要素,这些要素的总和构成了人类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
但是,地理环境和人口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它们不能决定社会的性质,不能说明社会形态更迭的规律性。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性质和面貌,生产方式的变化决定社会形态的变革。
(六)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
1.意识的起源
意识是物质世界高度发展的产物。意识的产生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经历了三个决定性环节:从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从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到动物的感觉和心理,从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到人类意识的产生。意识也是社会的产物,社会性劳动活动在意识产生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2.意识的本质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首先,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只能来源于客观外界;其次,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各种意识形式都属于人所特有的主观世界并受人的主观状态的影响,并且个体意识之间具有差别性。
唯心主义否认意识是客观世界的反映;庸俗唯物主义认为意识是人脑分泌的特殊物质,抹杀意识的主观性特征。
3.意识的作用
从意识的起源和本质看,辩证唯物主义坚持物质决定意识,承认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在此前提下,辩证唯物主义又承认和重视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意识能动性是人能动地反映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意识能动性表现为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意识活动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作用,以及意识活动对生理活动的调控性。
唯心主义片面夸大了意识的主观能动作用,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则抹杀或低估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4.意识与人工智能
思维模拟是可能的,人工智能大大延伸了人类智能。但思维模拟与人类意识具有本质区别,思维模拟不可能也永远不会完全取代或超过人脑的思维。
三、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一)世界的普遍联系
所谓联系,是指事物之间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的特点。
1.联系的客观性
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事物本身的联系,是客观事物固有的本性,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不能随意创造和消灭客观事物的联系。
2.联系的普遍性
联系的普遍性可从两方面来理解。其一,世界上一切事物、现象、过程都与周围其他事物、现象、过程发生各种各样的联系,联系无处不在;其二,任何事物、现象、过程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环节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3.联系的多样性
不同的物质运动领域,不同的具体事物之间有不同的联系,而事物在不同的条件下又有不同的联系,联系随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因而联系具有多样性。
(二)世界的永恒发展
世界本身就是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发展,事物总处在运动、变化、发展中,发展的实质是旧事物的消灭和新事物的产生。
1.发展的实质
发展是指事物的上升的、前进的运动或变化的过程,是更为深刻的范畴。发展的实质是新生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消灭。
2.新生事物
整个世界是一个永恒发展的过程,新事物不断产生,旧事物不断灭亡。新生事物符合历史发展方向,具有远大前途,它在旧事物基础上产生,抛弃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腐朽的和不合理的因素,继承了旧事物中的积极因素,并形成了旧事物所不具有的新内容,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所以新生事物最终会战胜旧事物。
(三)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它们用不同的方式观察世界。承不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区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试金石。
1.在联系问题上的对立。辩证法用联系的、全面的观点看世界,形而上学则用孤立的、片面的观点看世界。
2.在发展问题上的对立。辩证法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世界,形而上学则用静止不变的观点看世界。
3.在矛盾观方面的对立。辩证法认为世界充满矛盾,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形而上学则根本否认客观事物存在矛盾,认为事物的运动变化只是外力的推动结果。
四、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规律
(一)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即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规律。辩证矛盾不同于人们思维中出现的逻辑矛盾。辩证矛盾即事物的对立统一关系。对立和统一(斗争性和同一性)是一切事物矛盾具有的两种基本属性。
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联结、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它包括矛盾双方互相依存和相互贯通。矛盾的同一性具有多种表现形式。
斗争性是矛盾双方相互离异、相互排斥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是一个十分广泛的哲学范畴,它具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矛盾斗争形式的不同,是斗争性的差别性问题,不是斗争性的有无问题。
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区别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它们的相互区别既体现矛盾双方的不同性质和趋势,也体现它们在矛盾发展中的不同地位和作用。
同一性和斗争性又是相互联结、不可分割的。一方面,同一性中包含着斗争性,没有脱离斗争性的同一性;另一方面,也没有脱离同一性的斗争性,斗争性即寓于同一性之中。如果把二者割裂开来,就会导致形而上学的两种错误:一是只见对立不见同一,二是只见同一不见对立。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事物发展的动力、源泉就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正是矛盾双方的既同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了事物的发展。
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在于使矛盾双方联为一体,提供矛盾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使矛盾双方相互利用、相互促进,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发展;使矛盾双方相互贯通从而规定事物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的基本趋势或方向。
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不是孤立的,而是在相互结合中共同实现的。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矛盾双方既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的发展。片面夸大斗争性而否定同一性的作用,或者片面夸大同一性而否定斗争性的作用都是错误的。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关系是对立统一规律中又一重要的基本理论。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绝对性,包括矛盾无处不在和矛盾无时不有两方面。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相对性,是指具体事物的矛盾及其每一矛盾侧面各有特点。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即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绝对与相对的关系。首先,二者是相互区别的,共性不同于个性,一般不等于个别,绝对不同于相对;其次,二者是相互联结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中包含普遍性;再次,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区别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二)质量互变规律
事物的质是一事物成为它自身并区别于其他物的内在规定性。质由事物内部包含的特殊矛盾所决定。质和事物直接同一。质和属性不可分割,属性是质的外在表现。确认事物的质,是认识事物的起点和基础。
量是事物的存在规模、发展程度、速度及其构成成分在空间上排列组合等可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量和事物不是直接同一的,同质事物有量的区别。
度是反映特定质和特定量相统一的哲学范畴,是事物保持其质的量的限度。在度的范围内,质和量互相结合、互相规定,共处于统一的状态。把握事物的度,对科学认识和实践活动都具有重要意义。掌握“适度”原则,才能防止“过”和“不及”,反对“左”和“右”的错误。
量变是事物在度的范围内的数量增减或场所的变动,它表现为事物的统一、平衡、稳定、相对静止等状态。量变的基本形式有数量的增减、构成成分在空间位置的排列次序和结构形式的变化。
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质变是事物连续性的中断,表现为统一物的分解、相持、平衡和静止状态的打破等。质变的基本形式有爆发式飞跃和非爆发式飞跃。
量变和质变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二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第一,量变和质变相互联系,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第二,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在量变中包含部分质变(阶段性部分质变和局部性部分质变),在质变中也渗透着量变;第三,量变和质变相互转化,量变引起质变,质变又引起新的量变。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揭示了事物发展的一条普遍规律即质量互变规律,这就是事物的发展总是由量变到质变,又由质变到新的量变的无限循环往复、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有序演进过程。
(三)否定之否定规律
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肯定的方面和否定的方面。肯定方面是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即肯定一事物为其自身而不是它物的方面;否定方面是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即破坏现存事物使其转化为它物的方面。
肯定和否定既对立又统一。一方面,肯定包含否定,在一定意义上肯定就是否定;另一方面,否定包含肯定,在一定意义上否定就是肯定。
辩证的否定是由事物的内在矛盾引起的,是事物的自我否定。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质变,没有否定,旧事物不会灭亡,新事物不会产生;辩证的否定又是联系的环节,它在否定旧事物时保留了其中合理的积极的东西,其否定是包含肯定的否定,因而它是新事物和旧事物联系的重要环节。
否定之否定是事物矛盾运动展开的必然结果。事物发展的完整过程经过两次否定,即由肯定到否定,又由否定到否定之否定。事物发展的完整过程展现出三个阶段:第一,肯定阶段;第二,否定阶段;第三,否定之否定阶段。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的事物发展的辩证形式是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形上升。从发展的总的方向上看,事物的发展总是前进上升的,辩证的否定不断推动事物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从发展的道路上看,事物的发展总是迂回曲折的,事物的周期性与回复性联结在一起。总体来看,事物发展是前进和曲折的统一,是上升和回复的统一。
五、认识的本质和过程
(一)认识的本质
认识是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
1.反映论与先验论的对立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先是反映论,认为认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这同唯心主义先验论有着原则区别。先验论是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共同特征,他们否认认识的客观来源。主观唯心主义认为认识是人们心灵的自由创造,是头脑里固有的,而客观唯心主义则把认识看成“神的启示”、“天赋观念”。
2.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彻底的可知论,认为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人不仅可以认识世界,而且可以彻底地认识世界。不可知论否认世界的可知性,怀疑和否认人正确认识世界的能力。
3.能动反映论与直观反映论的对立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辩证的反映论,同旧唯物主义的直观反映论有着根本区别。旧唯物主义认识论虽然坚持反映论和可知论,但离开社会实践去考查认识,不了解认识过程的辩证运动,因此把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当做机械的、消极被动的、类似于照镜子的直观活动。
(二)认识和实践的相互作用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而认识又能动地反作用于实践,对实践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
1.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这种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只有通过实践,主体才能接触客体并认识客体,人的两种知识即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归根到底都来自实践。(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变化发展着的人类实践不断提出新的认识课题,不断积累新的感性材料,而且不断提供日益丰富和完备的认识手段,并不断强化人的感知器官和思维能力,不断推动认识的发展。(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认识正确与否,在主观范围内得不到解决,认识对象也不能直接回答,只能靠实践及其结果来检验。(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的目的不在于认识本身,而在于指导实践,实践是认识的起点,也是认识的归宿。
2.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这种指导作用一般表现为:(1)理论指导赋予实践以自觉能动性。对对象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可以指导人们主动有效地改造对象,增强实践的自觉性。(2)理论对实践起着导向作用。通过对人们实际需要的自觉认识和对实践的可行性论证,明确实践的方向,制定正确的实践目标。(3)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具有两面性。正确的理论把实践引向成功,错误的理论则导致实践的失败。
3.认识和实践的辩证统一
实践决定认识,认识指导实践,理论与实践是相互作用、辩证统一的。脱离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无用的理论,而脱离理论的实践则是盲目的、危险的实践。
(三)认识的辩证过程
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又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能动飞跃,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反复无限发展的过程。
1.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
在实践基础上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是人们对事物的各个片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感性认识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其特点是直接性和形象性。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对事物的全体、本质和内部联系的反映,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其特点是间接性和抽象性。实现这一飞跃需要具备两个条件:第一,掌握十分丰富而真实可靠的感性材料;第二,对感性材料进行科学的抽象和概括,形成概念和理论系统。
2.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即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将主体的理性认识付诸实践,在新的实践基础上既检验已取得的理性认识,又开始高一级的感性认识阶段,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也是意义更重大的一次飞跃。这是因为:首先,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才能变成改造世界的巨大物质力量。其次,已经取得的理性认识最终是否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理性认识指导实践的过程,同时也是检验和发展理论的过程。
3.认识发展的总规律
人类对事物,特别是复杂事物的认识,仅靠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到实践是远远不能完成的,它往往需要经过多次反复,经过若干个周期,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就是说一种真理性的认识,往往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达到。这就是认识发展的基本规律,它充分体现了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四)真理
1.真理及其客观性。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凡真理都具有客观性。承认真理的客观性,也就是在真理问题上坚持唯物主义。一切唯心主义都否认真理的客观性。
2.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任何真理都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从其客观性和真理发展的无限性来说,它具有绝对性;从其条件性和反映对象有限性来说,它又具有相对性。任何相对真理中都包含绝对真理的成分,绝对真理存在于无数相对真理之中,并通过无数相对真理来实现。哲学史上的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的错误,就是割裂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
3.真理和谬误。谬误是对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歪曲反映。真理和谬误是两种性质相反的认识,是根本对立的,不能混淆。但是作为对立的两极,它们总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4.真理的检验标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真理的本性是主体认识同客体实际相符合,要检验这种符合,不能用认识,也不能用客体,而必须用实践。因为实践具有普遍性,又具有直接现实性,具有主体见之于客体,把主体认识和客体相联结起来的特点,从而检验认识同客体是否相符合。
5.真理与价值。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是人类活动的两大原则。真理是主体对客体的正确认识,价值是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满足。真理原则指人类按世界本来面目从事实践活动,是客观性原则,体现的是外在尺度即物的尺度。价值原则指人类按自身需要、利益从事实践活动,是主体性原则,体现的是内在尺度即人的尺度。认识真理是实现价值的前提和基础,实现价值是认识真理的动力和归宿,两者相互促进。
六、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
(一)物质实践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1.物质实践是人类生存和社会生活的基础和前提,离开了物质资料的生产,人类社会就不能生存下去,当然也就不可能有什么社会生活。
2.物质实践是人们全部社会关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劳动不仅生产出人们生存和社会生活的生活资料,而且同时也生产着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3.生产劳动是一切社会历史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人类社会的历史,归根到底是生产劳动发展的历史,是使社会物质资料生产发展的生产者的历史。离开了物质资料和生产,就不可能正确理解人、人类社会、人类社会历史及其发展。
(二)生产力的构成
劳动对象、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和从事社会生产实践的劳动者构成了生产力的三大基本要素。
劳动对象通常是指人们通过自身劳动对其进行加工,使之变成具有使用价值以满足社会需要的那一部分物质资料。劳动对象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未经人们加工的天然自然物;一类是经人类加工的物品,即由人们的生产活动所创造的原材料半成品或初级产品。
劳动资料是在劳动过程中用以改变或影响劳动对象的物质条件或物质资料。劳动资料是劳动者和劳动对象之间的中介。劳动资料中的生产工具是衡量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标志。
劳动者是指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和知识、智力的人。随着科技的发展,在生产过程中,智力的支出愈来愈重要,劳动者的作用愈来愈大。
劳动者是生产力构成中最活跃、起主导作用的要素。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构成生产力中“物”的要素。人的因素与物的因素相互结合,构成现实的生产力。
(三)社会有机体及其结构
1.社会有机体形成于人的实践和交往活动之中。社会有机体不同于生物有机体,不是形成于物种规定的本能活动,而是形成于人的实践,尤其是物质生产实践之中。
2.社会有机体是一种具有自我意识的有机体。任何有机体都具有自我组织、自我调节的功能。一个系统有机性程度的高低取决于它的自我组织和调节的能力。人类社会是一个有机性程度极高的有机体,具有自我意识,从而使它异于并优于生物有机体。
3.社会有机体再生和更新的内在机制是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人自身生产的统一。任何一个有机体要维护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必须进行新陈代谢,和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为此社会就要不断进行物质生产。除此之外,还必须从事精神生产,其目的是为了调节和控制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精神生产是社会有机体维系各种关系的控制器,在社会有机体中处于枢纽地位。社会有机体要维持自己的生存,还必须进行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繁衍。
(四)国家的起源
 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社会分裂为阶级之后,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阶级产生后,占人口极少数的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防止和镇压被压迫阶级的反抗,必须借助一种暴力机关,国家便应运而生。国家在本质上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军队是国家政权的主要成分,法庭、监狱、警察是国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国家具有对内职能和对外职能。对内职能主要是阶级统治职能,同时也有社会管理职能;对外具有保卫国土不受侵犯的职能,同时也有进行国际交往的职能。剥削阶级专政的国家职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职能有着根本区别。
(五)国体和政体
国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由于国体不同,人类历史上依次出现过奴隶主阶级专政、地主阶级专政、资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专政这样几种不同类型的国家。政体是指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相同国体的国家可以采取不同形式的政体。如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有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等不同政体。
(六)社会意识的构成及一般特点
从反映社会存在的程度和特点来看,社会意识包括社会心理和思想体系两个层次;从社会意识主体的范围来看,可分为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其特点是:社会意识依赖于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具有能动性。
七、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创造者
(一)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生产力是指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结成的经济关系,体现人与人的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物质生产过程的内部矛盾,是在生产方式中展开的矛盾;在生产方式统一体中,生产力作为生产方式的内容,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它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它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关系作为生产方式的形式,是相对稳定的因素,但也不是完全消极被动的,因为它对生产力有能动的反作用,即适合生产力性质的先进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不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落后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这种相互作用,构成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从而形成了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从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基本适合这样一个循环往返、不断前进的过程,其中贯穿着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这种矛盾运动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经济基础是指一定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等的总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经济基础的变化发展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发展,同时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作用,表现在它要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对立统一构成了社会形态的矛盾运动。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是社会形态运动的规律,它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的客观规律。
(二)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阶级斗争是经济利益根本对立的对抗阶级之间的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在阶级社会中的特殊表现,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它的作用突出地表现在社会制度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根本质变过程中,也表现在同一社会形态的量变过程中。它迫使统治阶级做出某种让步,从而或多或少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表现,是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先进的社会制度代替落后的社会制度的过程。“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社会革命的历史作用在于它是新社会取代旧社会的决定性手段和重要的环节。
社会改革是在不改变社会根本制度的前提下,同一种社会形态内部经济、政治或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具体制度的局部的或阶段性的变更。社会革命和社会改革是人们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两种基本手段。
(三)科技革命是社会动力体系中的一种重要动力,是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
科学是社会意识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各个领域或各个方面的具体规律性的知识的理论体系;同时,科学也是获得知识的社会认识活动。
科学作为知识的理论体系具有客观性、实践性、逻辑系统性、发展性等特征。科学作为获得知识的社会认识活动,又是社会分工的一个独立部门,有着自己特殊的本质和特殊的发展规律,它表现为:科学活动生产精神产品;科学活动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科学生产的劳动方式带有明显的个体性;科学活动具有不可强制性。
科学技术是历史的有力杠杆,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每一次科技革命都会引起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不仅推动生产方式的变革,而且对社会管理、人的精神面貌和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均产生极大的影响。
(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杰出人物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特殊作用
历史唯物主义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观点出发,必然承认社会发展的历史首先是物质资料生产发展的历史,因而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者——人民群众的历史,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表现在:首先,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人民群众是生产力的体现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其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精神财富的源泉,劳动知识分子在精神财富创造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三,人民群众是变革社会制度的决定力量。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制度的变革是通过革命来实现的,而人民群众是社会革命的主体。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中经常起作用的因素,人心向背体现着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群众史观并不否认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因为杰出的历史人物往往是历史事件的直接参与者、策划者和指挥者,是历史任务的提出者,也是历史进程的重大影响者,他们可以加速或者延缓历史任务的解决。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应该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和阶级分析的方法。
八、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
(一)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
社会形态是在一定生产力基础上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是社会的经济“骨骼”和政治、文化“血肉”的有机统一。人类社会形态发展的历史进程是按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的低级阶段)五种形态依次更替的。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发展规律和人的活动的自觉性相统一,使社会发展的道路表现为多样性的统一。
(二)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
人的本质在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价值是人的本质的体现。具体而言,人的价值是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无产阶级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是与人类彻底解放的共产主义事业紧密相连的。
(三)共产主义和人的全面发展
人类在实践中把握必然、争取自由,其最高境界就是人类的解放,所以自由和解放是同等程度上的概念。人的解放和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是一致的。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每一个成员的体力、智力、个性和交往能力等诸方面的协调、自由和充分的发展。共产主义是社会高度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共产主义是一种理想的社会制度,同时又是以科学理论指导的一种现实的社会实践。
Copyright© 2004-2010 HTEX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华图教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