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考试

您当前位置:公务员考试网 >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 国家公务员2023行测资料分析之两期比重

国家公务员2023行测资料分析之两期比重

2021-12-22 12:01:37 公务员考试网 华图教育微信公众号 华图在线APP下载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Document
国考状元及第
笔试成绩预约
2024年国考0元领书

国考问题解惑?

立即扫码咨询

无论是在国考还是省考行测考试当中,资料分析题目一直属于考生必拿分数的一个模块。资料分析题目简单且技巧性很强,所以考生在备考过程中需要把资料分析中的一些技巧熟练掌握。接下来我们就介绍一种技巧性很强的题目:两期比重问题。

一、两期比重比较

所谓两期比重比较,即题目表达为,现在的比重与过去的比重相比是上升了还是下降了。此时我们可以采用技巧直接解题:①若部分增长率>整体增长率,则现期比重>基期比重,即比重上升;②若部分增长率<整体增长率,则现期比重<基期比重,即比重下降。

【例1】2015年1-3月,国有企业营业总成本100345.5亿元,同比下降5.1%,其中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同比下降2.9%、增长2.3%和增长7.3%。

2015年1-3月,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中,占国有企业营业总成本的比重同比上升的有几项?( )

A.0 B.1

C.2 D.3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两期比重比较。根据两期比重比较口诀,分子增长率(a)大于分母增长率(b),则比重上升,反之,比重下降。三项费用的增长率-2.9%、2.3%、7.3%均大于总成本的增长率-5.1%,故都上升。因此,选择D选项。

二、两期比重差值

但是在实际考试过程当中,还会有一类题目不单单考察比重是上升了还是下降了,还会问变化的具体值。即题目表达为,现在的比重与过去的比重相比是上升了还是下降了......百分点。此时刚才两期比重比较的技巧便不再能够得出答案,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公式:现期比重-基期比重=A/B-A/B×(1+b)/(1+a)=A/B×(a-b)/(1+a)<|a-b|。

【例2】2010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为29727.6亿美元,同比增长34.7%。其中出口额为15779.3亿美元,同比增长31.3%。

2010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9334.3亿美元,同比增加30.9%;高新技术产品出口4924.1亿美元,同比增长30.7%。

2010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与上年相比约( )。

A.增加了10个百分点 B.减少了10个百分点

C.增加了0.1个百分点 D.减少了0.1个百分点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两期比重计算。根据两期比重比较的口诀“部分增长率高于整体增长率,比重上升;反之,比重下降”,部分增长率a=30.7%,整体增长率b=31.3%,a

【例3】2013年3月末,主要金融机构本外币工业中长期贷款余额6.46万亿元,同比增长3.2%。其中,轻工业中长期贷款余额6824亿元,同比增长7.6%。

2013年3月末,轻工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占工业中长期贷款余额总体的比重与上年相比( )。

A.约上升0.4个百分点 B.约上升4个百分点

C.约下降0.4个百分点 D.约下降4个百分点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两期比重计算。根据两期比重比较口诀,分子增速大于分母增速,比重上升;反之,比重下降。读数可知,轻工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增速(a=7.6%)大于工业中长期贷款余额总体增速(b=3.2%),说明比重上升,排除C、D选项。且两期比重差<|a-b|=4.4%,无法得出答案。因此根据公式,两期比重差值=A/B×(a-b)/(1+a),代入数据得6824/64600×(7.6%-3.2%)/(1+7.6%)≈1/10×4.4%/(1+7.6%)≈0.44%/1.076<0.44%,即比重与上年相比约提高0.4个百分点。因此,选择A选项。

总之,两期比重问题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希望各位同学勤加练习,拿下此类题目的分数。

↓↓↓↓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相关推荐↓↓↓↓
公考第一课 2024版国考图书 第18版5100题 申论答题纸
系统提升班plus 笔试悦享班 历年臻题 APP会员年卡

相关内容推荐
  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
  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税务系统行测备考
  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海关行测备考
  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海事局行测备考
  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铁路公安行测备考
  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气象局行测备考

(编辑:yushuang01)
活动推荐
热门课程
联系方式

贴心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识别二维码添加客服
关注我们:后台留言
精品内容抢先看,专业客服答疑

贴心微博客服

微信客服:识别二维码添加客服
验证信息:国考
有问题找图图,答疑解惑小帮手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报名条件?

岗位选择?

笔试科目?

面试方式?

......

点击所需资料,扫码领取

国家公务员考试汇总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 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 国家公务员考试专业分类目录 国家公务员考试职位表 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入口 国家公务员考试报考条件 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费用 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人数 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确认 国家公务员考试准考证打印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 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 国家公务员考试考试时间 国家公务员考试考试流程 国家公务员考试考试科目 国家公务员考试答题须知 国家公务员考试考场规则 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解析 国家公务员考试成绩查询 国家公务员考试分数线 国家公务员面试公告 国家公务员面试名单 国家公务员考试资格复审 国家公务员考试调剂名单 国家公务员面试技巧 国家公务员面试礼仪 国家公务员结构化面试 国家公务员无领导小组讨论 国家公务员考试体检考察 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公示

招考信息

招考公告 考试大纲 招考职位 面试公告 成绩查询 录用公示 官方通知 考试日程

报考指导

新手入门 公告解读 大纲解读 职位分析 报考数据分析 报名指导 职位职能介绍 历年考情 数据汇总 政策解读

国家公务员考试备考资料

公共基础知识 专业课辅导 名师指导 每日一练 方法技巧 经验分享

行测

常识判断 言语理解 数量关系 判断推理 资料分析

申论

归纳概括 综合分析 贯彻执行 提出对策 文章写作 综合指导 申论热点

面试

面试指南 结构化面试 无领导小组 面试技巧攻略 面试热点

国家公务员考试试题

行测真题 申论真题 面试真题 行测模拟 申论模拟 面试模拟 公共基础知识 命中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