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2-29 17:34 第105期
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的滑铁卢:治国竟然输给了周公旦的儿子!
分享

姜子牙兴周八百年江山,功盖天下;周公辅成王一饭三吐哺,呕心沥血。这两位大才因为封国(齐国和鲁国)做了邻居,也开展了齐鲁大地上数百年的较量。不过,周公旦在镐京辅佐成王,最后和姜子牙在政治上交锋的却是周公旦之子伯禽。可是,兴周八百年、妙算无敌的姜子牙却惨遭滑铁卢,治国竟然输给了周公旦的儿子!

齐鲁第一次交锋:姜就是太公辣,强国先走一步!

周天子分封天下,各路诸侯就国之后就开始称孤道寡,治理自己的江山了。姜太公不愧是当了多年丞相的老姜,只用了五个月就完成了对齐国的治理,回到镐京向周天子汇报成绩。周公旦说:“为何如此迅速?”姜太公说:“我简化其君臣之礼,顺应原来的风俗去做。”原来,姜太公用的是因地制宜,适应了当地风俗的治政手段,让齐国的百姓在五个月内就适应了姜太公的统治。

当宰相的周公旦看了齐国的汇报工作可急坏了,这姜太公这么快就治疗好属国了,但为啥自己儿子还没音信传回来呢?

鲁国一直没有消息传来,周公旦左等右等,终于在第三年等到了儿子回来汇报工作。周公旦说:“为什么报政如此缓慢?”伯禽回答说:“我在改变当地的风俗,变革当地的礼仪。寻常百姓父母死后也要服丧三年,所以到这时候才来报政。”伯禽和姜太公使用的执政方法不同,他是彻底改变了鲁国人民的生活起居方式,让“鲁人”变成了“周人”,使用的是移风易俗的治政手段。

周公旦听到伯禽说出报政迟缓的原因,于是叹息说:“唉,鲁国后世要北面为臣事奉齐国!政治不简约不平易,百姓就不会亲近;政治平易近民,百姓必然归附。”

周公旦果然预料不错,在周天子强势的初期,作为近亲的鲁国的确威压诸侯,但成康之治后,周王室的权威衰落,齐国也随之开始崛起,春秋五霸中第一个就是齐国的齐桓公,而鲁国则只能辛苦的抵御齐国的入侵,后来甚至出了吴起杀妻求将,击败齐国后被逐出国的事情。

由此可见,一个国家想要富强,那么国家的政策法律就要适合百姓,能够方便百姓的起居和日常生活,而不是成为束缚和负担。

可以说,周公旦之子伯禽“移风易俗”的改革效果是人为的给社会增加了负担,也给鲁国打下了无法富强的伏笔。

不过,“因地制宜”真的就比“移风易俗”的效果好吗?“因地制宜”的治政手段是否也有什么相较“移风易俗”来说的弊端?如果“因地制宜”的治国方针如此正确的话,姜子牙明明已经占据了上风,又为什么会遭遇滑铁卢呢?

姜子牙

姜子牙的滑铁卢:齐国国祚竟然没有周朝和鲁国长!

看到国祚长短,很多人都会疑惑,明明齐国要比鲁国存活的时间更长啊,战国七雄里面最后灭亡的就是齐国呀!

其实,战国七雄中的齐国并不是姜子牙的齐国,而是田氏齐国,是田氏灭了姜子牙的齐国之后建立了齐国。公元前391年,齐康公被田和放逐于临海的海岛上,“食一城,以奉其先祀”,田和自立为国君,是为齐太公。前386年,田和被周安王列为诸侯,姜姓齐国为田氏取代,田和正式称侯,仍沿用齐国名号、世称“田齐”以显示别于姜姓齐国,史称“田氏代齐”,成为“战国七雄”之一。前379年,齐康公死,田氏并其食邑,姜太公至此绝祀。

而相比齐国,鲁国先后传二十五世,三十六位君主,历时800年左右。鲁顷公二十四年(公元前256年),鲁国为楚考烈王所灭。

和齐国相比,“弱国”鲁国却国祚更长,同时建国的两个国家中,使用了“移风易俗”的执政方针的鲁国竟然比使用“因地制宜”执政方针的“强邦”齐国的国祚长了一百多年,这似乎证明了“因地制宜”和“移风易俗”的方法相比起来并没有占据绝对优势!

鲁国在春秋时代,鲁桓公、鲁庄公、鲁僖公时期,是鲁国最为强盛的时期,一度与齐国争夺东方的霸主,鲁僖公更曾领导诸侯抗衡过楚成王与晋文公。直至战国初期,鲁国最衰败的时候,仍有数个诸侯国,向鲁国进贡。

而在后来“礼坏乐崩”的时代,鲁国则成为了典型周礼的保存者和实施者,世人称“周礼尽在鲁矣”。

由此可见,鲁国使用“移风易俗”彻底改造的执政方针,虽然因为政治繁琐导致国家不够富强,但却更利于统治,教化国民,在礼乐崩坏的年代依然保持着宗周王风,国祚长寿。而“因地制宜”采用简约的执政理念的齐国却屡屡出现乱政,齐桓公称霸的确风光,死后却诸子争位,内乱不止,最终也是亡于国内的乱臣贼子之手。

姜太公的治国方针的确打下了齐国称霸的基础,让齐国成为天下强国,这是他图强的能力,但正因为“因地制宜”的方针忽略了精神上的改造,让给国家留下了内乱的祸根,最后在和鲁国相比之中遭遇了滑铁卢,国祚何其短!

故而,“因地制宜”和“移风易俗”并不能简单的区分高下,反而是需要更加合理的使用,正如一张一弛的文武之道,通过更加合理的使用,让这两种执政方针发挥更大的效果,相辅相成,这样才能既有了效果,又有了成就!

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一直都是在合理的使用“因地制宜”与“移风易俗”的治政理念,对于各地的风俗习惯和少数民族的民族风俗都是尽可能的“因地制宜”合理规范;而对于那些封建迷信思想,如土葬、困守山林等习俗都是采取了“移风易俗”的方式,通过改革理念调整了大众的思维,更发家致富,让山区、各地的民众接受新思想,和社会接轨!

封神榜姜子牙

结语

作为新一代的官员,为百姓谋福祉的人民公仆,公务员们更需要学会“因地制宜”与“移风易俗”的执政理念,通过熟练的运用经营来改变落后的风俗习惯,适应更加合理的地理风俗,这样才能让地方在发展之余不失特色,在改变中保留本色!这样才能不会像姜子牙那样,让国家强大的同时失之于底蕴;也不会像伯禽那样,让国家守礼而失之于国强。所谓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作为君子之国的中华大地,正需要“因地制宜”和“移风易俗”的兼容并蓄才能成就真正的君子之国!

观点市场

你认为姜子牙的治国理念是造成齐国短寿的原因吗?

  • 0
  • 0
100%
 
0%
 
0条评论我有话说......

全部评论

    加载更多
    王南南

    本期评价

    0 1

    热门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