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析公考

您当前位置:您现在的位置: 公务员考试网 > 点析公考 > 备考解析 > 行测解析 >

行测:意图判断题之社会现象类

2021-12-01 15:02:21公务员考试网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言语理解与表达是公务员考试中用来测试报考者是否具备机关工作的文字处理能力的一项科目,通过对报考者相关能力的测查,才能保证录用者能够适应公务员的日常工作,比如领会会议和文件精神、处理各类文件、上传下达等相关工作。从字面意思上看,言语理解与表达一方面要求考生具备对文字材料的理解能力,另一方面则是具备遣词用句的能力。所以,言语类文字类的能力是考生必须具备的能力。

在言语这个模块中,意图判断题一直以来都是需要考生们关注的重点题型,拿国考试卷来说,近五年的平均考查题量约为6道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和主旨题不同的一点在于,主旨题只需要理解文段的字面意思,而意图判断题则需要我们在理解文段意思的基础之上考虑需不需要合理引申,以及如何合理引申的问题,今天,我们就用最简单易懂的语言帮助大家梳理清楚意图判断题中社会现象类文段的解题思路。

第一步,找到文段的重点句。和主旨题相同,首先概括归纳出文段的主旨。

第二步,判断重点句是否是在描述消极的社会现象。如果是,则需要合理引申,根据消极的社会现象推出能够解决文中问题的对策;如果不是,则参考主旨题的做法,把主旨题和选项进行匹配即可。

这里需要我们注意:如果重点句是消极的社会问题,但是选项当中却没有合理的对策项,那可能作者只是想告诉我们有这么一种社会现象而已,退而求其次选择主旨,即问题项即可。

【例题】众所周知,美是有力量的,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强调审美教育对于人格培养的作用。或许有不少人认为,美又不能充饥,不懂审美也没什么大不了,但是,在物质供应日益丰沛、精神问题愈显突出的现代社会,审美能力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甚至是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关系到个人感受生活的能力。然而,如何在国民教育体系中赋予美育应有的位置,以更有力的抓手,更具体的评价机制,去培养和提升每一个公民的审美能力,长期以来却缺少行之有效的方法。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国人的审美能力亟待培养和提升

B.审美能力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C.孔子的审美观念今天仍可借鉴

D.国民教育体系应重视美育

【答案】D

【华图解析】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引出话题“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接着引用孔子的话来论述“审美”的重要性,最后通过“然而”转折,提出文段的重点,即“如何在国民教育体系中赋予美育应有的位置,去提升每一个公民的审美能力,长期以来却缺少行之有效的方法”。文段是“分—总”结构,重点在于论述美育在国民教育中的重要性。第二步,对比选项。D项是文段重点的同义替换,符合文段意图。因此,选择D选项。

A项和B项:均偏离话题“美育”,只是单纯论述“审美”。C项:孔子的审美教育观念是引用的部分,非重点。

这道题的重点句是一个消极的社会现象,选项当中也有可以解决问题的对策项,因此按照我们的解题思路,很容易就可以选出正确答案。

已阅读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