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01-9999
您当前位置:首页 > 申论频道 >申论热点 > 社会

申论热点:眯眯眼事件

来源: 四川分院2022-02-14 16:42

申论热点材料阅读

背景介绍:

最近三只松鼠的事情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的,争议来源于一张海报。海报中可以看到,模特“眯眯眼、厚嘴唇”,这种形象,实在算不上漂亮。引发争议之后,如今三只松鼠已经道歉,并删掉了相关海报。不知道这是三只松鼠的刻意为之、故意炒作,还是真的有人审美偏差到了如此地步。无独有偶,这已经不是近期发生的第一起“眯眯眼”事件了,就在近日,国内上映了一部电影,这部电影叫《雄狮少年》。里面无论是主角团还是其他角色,清一色的“眯眯眼”,让人无法直视。除此之外,这两个月内已经发生了三次“眯眯眼”事件,还有一次是陈漫为某杂志设计的封面,模特也是清一色的“眯眯眼”。当时同样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认为陈漫的作品涉嫌辱华。

原因

(1)审美话语权:过去几十年,“洋标准”先是在中国消费市场一路横行,街头巷尾不时可见挂着洋招牌、用老外撑场面的店家,这叫“洋气”。因为现代艺术流派大多源自西方,时尚潮流也差不多都由他们定义,所谓时尚圈的“高级脸”(眯眯眼+厚嘴唇+雀斑+高颧骨)就是典型。西方人力推这类模特,久而久之便将“眯眯眼”和“东方美”划了等号。而西方人“高鼻深目”的面孔,成了“时尚美”的代名词。西方人依靠强势文化设定的“美感”,一时间在东西方都风行开了。

(2)刻板印象:长期以来,小眼睛、吊眼梢这种对中国人的刻板印象曾被西方用来实施卑鄙的种族主义攻击。在一些西方国家早期的电影和漫画中,许多中国人都是这种“眯眯眼”形象。比如,“傅满洲”这个“眯眯眼”,就是典型的辱华符号,是对中国人的刻板偏见和歧视。

对策:

(1)从产品角度看:充分尊重受众,才能赢得市场

无论是国内外企业,还是艺术家、电影制作者,所播出的广告、创造的作品,都必须有更成熟的受众意识,既要对受众的认知和审美情趣有所了解,更要尊重受众所处的文化环境和历史情感。必须周全考虑主流文化、大众审美和受众心态,没有这样的受众意识,轻则闹个笑话,重则适得其反、彻底“翻车”。消费品牌选择模特是为了增加社会公众对他们的好感度,他们可以引导公众接受,但不能挑战大众的普遍审美.基于个人特征打造、用于商业宣传的文化产品,应当尽可能考虑两个因素。一是和产品气质是否相符,二是大众审美能否接受.

(2)从审美角度看:培养健康审美趣味,涵养强大审美自信

我们包容多元的个体审美趣味,但也需要形成一种健康的大众审美,更需要塑造一种向上的主流审美。这样的审美,决不能是扭曲的、恶俗的;塑造这种审美的大众文化产品,也不能是媚俗的、病态的、矫揉造作的。眼睛可大可小,但要精气神十足;身材可胖可瘦,但要自信从容阳光。一个基本前提是,不能让西方塑造我们的审美。对于他们恶意的丑化和不怀好意的污蔑,要保持足够的警醒并予以反击。只有建立由内而外的自信,才是对歧视的最好反击。当我们有足够好、足够多的作品和产品,来提升对何为美、何为时尚的定义权、话语权,才能走出被西方审美文化带偏节奏,乃至被其所侵袭的境地。

(3)从传播角度看:坚持效果导向,也避免“扣帽子”

对“眯眯眼”的讨论,既需要分清对象,更需要分清动机和场景。也需要对相关内容有所警惕,不能在有意无意间成了西方歧视的“传真机”。此外,还应格外注意防范,一些自媒体利用公众朴素的爱国情绪,恶意引战、拉仇恨、搞对立,污染网络空间。眯眯眼已经成了一种特别的议题设置,我们应该警惕辱华问题,也应该警惕借眯眯眼议题搅混国内舆论,乃至强迫选边站队制造分裂。我们尊重审美的多元、尊重个性化差异化的表达,但进入到公共传播领域必须坚持效果导向,特别是要避免陷入西方设置的话语陷阱。审美是客观的,可以随着社会现实的变化而变化,但在社会现实没有变化之前,有必要尊重客观规律和现实。

已阅读28% 查看剩余内容
关键词: 申论备考干货申论干货总结技巧 编辑:华图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