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01-9999
您当前位置:首页 > 申论频道 >申论热点 > 文化

公务员申论热点:“验明正身”应该是文物捐赠的前提

来源: 华图教育2016-08-04 10:03

申论热点材料阅读

申论热点材料阅读

日前,北京师范大学校友邱季端向北师大捐赠6000件古陶瓷,北师大举行了隆重受赠仪式。有业内人士指该批古陶瓷毛估值达1.2万亿元。但业界很快质疑古陶瓷多为赝品,引发媒体关注。

公务员申论热点:“验明正身”应该是文物捐赠的前提

申论热点独家模拟题及详细解析

模拟题

媒体把这批古陶瓷叫“京师瓷”,北师大因此陷入舆论漩涡之中。由于该批古陶瓷在捐赠前,捐赠方和受赠方确实未邀请专家进行全面权威的考证,有没有赝品或赝品率多少,并无权威机构出面澄清,因此捐赠方和受赠方暂无法平息舆论追问。舆情发酵到如今,邱季端和北师大想自证该批古陶瓷的真实身份,显然已难以服众。

社会人士向著名大学或博物馆捐赠收藏的文物,时下并不鲜见。这有利于我国文物的保护和文化传承,有积极意义。国家还有相关法规写明,可以对捐献人予以精神激励和物质奖励。目前,专业机构起草的“社会文物捐赠法(草案)”正在征求意见,社会人士捐赠文物将得到进一步规范,促进社会文物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利用。

不过,任何文物的捐赠必须以捐赠品是真品为前提,这是捐赠伦理的基本要求。否则,一件物品流转无序、真伪存疑、未经权威机构鉴定,就当文物捐赠给收藏机构,极不严肃,将给捐赠人带来诚信缺失的风险,也可能给受赠人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

首先,如果捐赠人明知赝品却当真品捐赠,涉嫌骗取荣誉,将难逃沽名钓誉的谴责,即使是无心之过,不涉及犯罪,也必定会影响自己的信誉。

其次,从受赠方而言,没有通过严格权威的考证,就把一件甚至一大批社会藏品当文物收藏,无论从学术上还是从对待公共资源上来看,都不是负责任的态度。受赠人接受文物捐赠,一个重要目的是开展相关研究,如果受赠人误把赝品当真品收藏,一来会浪费大量的公共资源,占用宝贵的收藏空间,耗费珍贵的研究力量。

已阅读28% 查看剩余内容
关键词: 公务员申论热点文物捐赠 编辑:王南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