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工作者考试

各地
招考

您当前位置:社区工作者考试频道 > 社会工作者 > 备考资料 > 申论辅导 > 2020社工申论热点:基层社会治理

2020社工申论热点:基层社会治理

2020-08-07 13:40:05 社区工作者考试 http://www.huatu.com/shehui/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导读】华图社区工作者考试频道同步华图教育发布:2020社工申论热点:基层社会治理,华图教育为大家整理了申论备考相关知识供广大考生复习,更多备考技巧请持续关注华图教育。,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

【政策背景】

2019年10月3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保持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安全

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

(一)完善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有效机制。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完善信访制度,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努力将矛盾化解在基层。

(二)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坚持专群结合、群防群治,提高社会治安立体化、法治化、专业化、智能化水平,形成问题联治、工作联动、平安联创的工作机制,提高预测预警预防各类风险能力,增强社会治安防控的整体性、协同性、精准性。

(三)健全公共安全体制机制。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和管理制度,建立公共安全隐患排查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构建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管理体制,优化国家应急管理能力体系建设,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加强和改进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制度,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四)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完善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制度化渠道。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健全社区管理和服务机制,推行网格化管理和服务,发挥群团组织、社会组织作用,发挥行业协会商会自律功能,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基础。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把更多资源下沉到基层,更好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注重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加强边疆治理,推进兴边富民。

2020年1月12日,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着力推动共建共治共享。继续深化党建引领“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改革,优化接诉即办工作机制,以落实“七有”“五性”监测评价指标体系为主线,发挥12345市民服务热线和网格化城市管理平台作用,建立“热线+网格”为民服务模式,推动主动治理、未诉先办。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考察工作时强调,建设和管理好首都,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要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以北京市民最关心的问题为导向,要健全制度、完善政策,不断提高民生保障和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北京要进一步做好城市发展和管理工作,在建设首善之区上不断取得新的成绩。

按照总书记的指示,北京市改革创新首都基层治理体系,把12345市民热线作为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的重要抓手。在这里,群众的诉求会直接派单到属地街道或有关部门,并根据不同诉求的轻重缓急,设定2小时到15天的办理反馈时限。同时,量化“响应率”“解决率”和“满意率”,对全市333个街道乡镇每月进行排名通报。

北京市对难点问题,创新思路“吹哨”办;对重点问题,集中力量挂账办;对历史问题,源头治理立法办。北京市委主题教育中这样查找问题:“过去,我们为民办事主观上考虑多,但有些群众并未‘买账’,原因就在于他们身边的问题没得到解决。”北京鲜明提出“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坚持和完善“吹哨报到”“接诉即办”机制。2019年,12345热线共接听来电696.36万个,为市民解决操心事烦心事251.97万件,响应率达到100%。“接诉即办”入选“2019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新词语”。

【考点分析】

一、当前我国基层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

参考要点:

(一)基层社会治理理念不更新。缺乏将人民群众作为社会治理的主体的意识,以“治”为“管”,缺乏引领、协同、参与、疏导、服务等理念,仍然将“社会治理”等同于“社会管理”。

(二)基层社会治理机制不配套。只针对社会治理某一个问题或方面建立一个机制,各管各的,条是条、块是块,没有贯通起来,往基层延伸不够,基层社会治理协同不畅。

(三)基层社会治理手段不精准。手段相对粗放,运用现代科技破解难题比较薄弱,治理工作实现深度精准化还有差距;对城乡发展的伴生风险预见性不够,对社会矛盾遗留问题与新问题交织洞察不够,对新生事物的敏感性还不强、主动跟进不够。

二、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对策建议:

参考要点:

(一)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基层社会治理中具有引领性、决定性、根本性作用,必须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政治引领作用,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提高政治觉悟,坚定不移跟党走,努力推动基层社会治理走深走实。

(二)必须转变治理理念。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构筑好基层“桥头堡”,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群众自治良性互动,治理思路从“要把群众管理好”转变为“要为群众服务好”。

(三)必须树牢为民思想。切实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最大限度地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能动性、创造性。

(四)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社会治理工作从问题那里来,把防范化解社会矛盾风险作为控制性工程来抓,从最严峻的风险防起,从最突出的漏洞堵起,从最明显的短板补起,推动治理模式从事后应对向源头防范转型。

(五)必须推动依法治理。建立健全社会治理方面的法规、政策和制度,把法治权威立起来,把法律武器用起来,把法律法规底线划出来,使“规矩”先于问题,以不变应万变,决不允许用违规违法的方式来解决违规违法的问题,以科学有效合理的法治体系,为基层社会稳定做好保障工作。

(六)必须提高治理能力。加强战略谋划、系统部署、统筹推进,走好网上群众路线,构建起社会治理网上网下同心圆。抓好基础环节,摸清底数、精准施策,不断提高社会基础管理规范化、精细化水平。

【经典语句】

习近平总书记:

1.“治理和管理一字之差,体现的是系统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施策。”

2.“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关键在体制创新,核心是人,只有人与人和谐相处,社会才会安定有序。”

3.“要更加注重联动融合、开放共治,更加注重民主法治、科技创新,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提高预测预警预防各类风险能力”。

4.“创新社会治理体制,要坚持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体制机制,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

5.“要坚持问题导向,把专项治理和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结合起来”

6.“基层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实到城乡、社区。”

【范文赏析】

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

基层是社会治理的深厚基础和重要支撑,治国安邦重在基层。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治理规律认识的深化,为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了科学指引。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关乎党长期执政、国家长治久安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意义十分重大。

从根本上说,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是长远之计和固本之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这些都对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迫切需要加强和创新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这意味着社会治理是党委领导、政府负责下的社会主体共同治理,治理方式从过去自上而下的单向管理转向多方良性互动,从而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这有利于真正让人民群众成为社会治理的最广参与者、最大受益者、最终评判者,有效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保持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安全。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首要的是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基层社会治理中。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需要多个主体共同参与,但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需要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基层社会治理全过程,提高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寻求社会意愿和诉求的最大公约数,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基层群众自治的积极作用。群众自治是基层社会运行的重要方式和依托,是基层社会充满活力的重要源头。它不但有利于激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增强社会认同,还有利于减少矛盾冲突、增进社会和谐。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必须充分发挥基层群众自治的积极作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它以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和职工代表大会为主要形式。人民群众通过这些群众自治组织,依法直接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权利,广泛参与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管理。实践表明,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参与人数众多、自治领域广泛、民主实践生动,展现出旺盛的生机活力,是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有效形式。

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既要坚持党的领导,又要以人民为中心,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推动工作重心下沉,促进社会长治久安,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编辑:renzhisheng)

上一篇:2020社工申论热点:更严“禁塑令”

下一篇:没有了

图书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立即咨询
华图教育:huatuv
想考上公务员的人都关注了我们!
立即关注

10万+
阅读量
150w+
粉丝
1000+
点赞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