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图教育 面试热点

您当前位置:首页 > 面试热点 > 社会

2018联考面试热点解析:流行朋友圈设置“三天可见”

  来源: 未知  关键词:2018联考面试热点,朋友圈设置三天可见

点击领取备考干货

面试热点相关背景

最近有调查显示,越来越多的人在朋友圈设置“三天可见”,缩小朋友圈记录的查看范围。原因无非是朋友圈里并非全都是朋友,有时候一起开会,初次见面、甚至没有见过面的人都会加微信。麻烦的是,有些因为各种原因加的好友,会带来一系列的麻烦,比如隐私泄露、上当受骗等,这些年来,类似的事情很多,经常能在各种媒体上看到。

自微信开启“三天朋友圈可见”功能后,也有不少人成了朋友圈里的“小透明”,他们用实际行动支持着这一功能——把自己3天之前的生活隐藏起来,只向外界展示最近3天的内容。当然,如果最近3天没发新内容,朋友圈里只有一条冷冰冰的横线,拦住所有的好奇和疑惑。

面试热点独家解析

朋友圈出现“三天可见”功能之后,争议一直不断,支持者认为理应保护隐私,而反对者认为会导致“友尽”。那么这个朋友圈流行设置“三天可见”你怎么看待呢?

设置“三天可见”,等于给开放的朋友圈加了一个限制。

因为从心理上来说,很多人渴望记录生活,却又不希望将自己完全展现在他人面前;渴望交流诉说,但又不愿将自己的心情向所有人广播;渴望营造积极的社交网络,却又害怕别人无限接近自己的生活圈子……这些心理反映到朋友圈中,就有了“分组可见”“分组不可见”“仅三天可见”等种种操作。技术的好处,在于它解决了很多现实交往中无法避免的尴尬,也帮助我们不断调适着自己与他人交往的方式和距离。

分析设置三天可见的原因:技术解决了心理上的矛盾,调试了自己和他人交流的方式和距离。

当观察他人生活的欲望,遭遇了“谢绝参观”的标识,虽然免不了一阵失落,但细细想来,这似乎恰恰隐喻着今天朋友圈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朋友圈已经从最初个人的一方天地,变成了如今人群芜杂的公共场域。每个人的微信好友里,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仅一面之缘的人、时刻准备向你推销的人,或者随时对你“求转发”“求投票”的人……当朋友圈不再只是纯粹的情感交流地,当朋友圈过多掺杂了利益交换、人情负担,当“朋友圈里无朋友”,自然也就让人失去了敞开心扉的动力。

由三天限制深入到朋友圈性质变化,即单纯的情感交流多了一些利益和人情因素。

今天我们关于朋友圈的种种讨论,对待朋友圈的种种态度,无论是喜欢也好,逃离也罢,都可能是因为,我们赋予了朋友圈太多的期待和意义。朋友圈是我们维系人际交往的一种方式,但却不是唯一方式。如果过度依赖线上的窗口来塑造一个人、认识一个人,可能潜藏着很大危险。因此我们要走出自我封闭,在现实中更多的跟人交流。这样不仅能够相对全面客观的沟通和认识朋友,也能避免当前的各种社会心理问题,比如抑郁、清晰低落等。因为,现实世界,才是最真实的。

“三天朋友圈可见”的本质是在网络和现实生活趋于合流的前提下进行自我保护的方式。毕竟,几乎没人希望自己成为橱窗里展示的“模特”,成为并未深交的“朋友”评头论足的对象。其实,深谙现代人心理的法国思想家福柯早已提醒世人,现代社会在某种意义上被构造成一种“全景监狱”,这也是西方现代性的一大症候,是结构性的问题,并非个人力量可以改变。

huatu微评论:朋友圈的“展示”本身是很复杂的,不同人会选择不同维度的呈现方式:有人性格张扬外向,喜欢炫示自己,或者的确有一些值得炫示的资本,或财富或才华,或者是高颜值和曼妙的身材,哪怕是在网上插科打诨的能力,都会被一些人当成展现自身魅力的渠道,而朋友圈自然就是最好的展示窗口。

生活本身并无太多值得炫示之处,或出于现实的考虑,或与低调的性格有关,他们不愿意让外人看到自己生活更真实和全面的信息。他们会认为朋友圈是真的“朋友圈”,只有真正的朋友才能分享自己生活里的苦乐悲欣,其他人只是“外人”。本着“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的想法,他们设置“三天可见”是一种自我保护的行为,这是合情合理的

已阅读28% 查看剩余内容
编辑:华图教育

为你推荐

  • 推荐
  • 教育
  • 政治
  • 经济
  • 文化
  • 社会

延展阅读

高分经验更多>

下一篇

2018吉林公务员面试热点:杭州控烟令修改 让人大跌眼镜

杭州一则还未出台的控烟条例,引起了很多人关注。杭州控烟令修改,在其修改对照文本中,其中一条新内容是列举出9大公共场所允许设置室内吸烟区或者吸烟室。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