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图教育 面试热点

您当前位置:首页 > 面试热点 > 社会

公务员面试热点话题:“六个钱包买房”放大买房焦虑

  来源: 华图教育  关键词:公务员面试热点话题,公务员面试热点,六个钱包买房

点击领取备考干货

面试热点相关背景

  近日,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樊纲,被自己的“六个钱包”论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年轻人漂泊异乡打拼,竟然连住有所居都保证不了?若想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竟然要掏空夫妻双方的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三代人“六个钱包”的积蓄?樊纲的发言被公开报道之后,一时引发了不少争议。

面试热点独家解析

  @中国青年报顾桥孜:青年群体从来都是网络舆论的主力,而住房则是中国青年的一项“刚需”,年轻人面对“刚需”难以满足的现实,自然会产生不满。在任何国家,购房都是一笔重大支出,而在中国这一矛盾尤为明显。一方面,买房对年轻人并不容易,另一方面,“有恒产者有恒心”的传统观念,以及房子与教育、医疗等稀缺资源挂钩的严峻现实,都给年轻人带来了强烈的购房需求。

  这种强烈的购房需求,让一些年轻人有了不计任何代价都一定要买房的观念。为了买房,父辈掏空家庭攒首付,年轻人将大部分工资用于偿还月供,这样的案例并不鲜见。前段时间热议的“隐形贫困人口”,其中也提到了为了还房贷,某些高薪白领无法储蓄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樊纲的言论不幸戳中了“利益相关”的年轻人的痛点,这才引起了这么大的争议。

  其实,当我们询问老师、朋友,自己现在是否应该买房,得到的回答很有可能与樊纲的说辞差不多。但那时我们不会愤怒,因为老师、朋友和我们一样,也是普通人,也要承受高房价带来的种种弊端。然而,当这些话从一名公众人物那里说出来的时候,人们的情绪自然就不一样了。尽管樊纲个人并非负责房地产政策调控的官员,但是,公众却难免对公众人物产生某种“管管房价”的期待。这种期待,很容易让舆论对公众人物的发言产生误解。

  事实上,中国的住房问题非常复杂,国家也一直在推动各种政策,实现“房住不炒”的终极目标。解决房价问题的“秘诀”,还是要到经济结构转型中去找。欲将房地产与中国经济体松绑,不仅需要房产税、限购等短期调控措施,更需要国家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根本上化解房地产市场过热的问题。而对普通人而言,我们需要做的,则是不轻易被断章取义的报道干扰心绪,用合理的心态面对现实压力,做出理性的个人选择。

  @澎湃新闻西坡:“六个钱包”论并没有什么“险恶用心”,它只是房地产市场长盛不衰的“先上车”理论的最新变种。“先上车”理论认为,房价永远涨,而且房价上涨速度永远快于收入上涨速度,因而先上车肯定比后上车有利,所以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车。

  不得不承认,在过去二十年绝大多数时间绝大多数地方,“先上车”理论都是正确的。每个人身边都有一些上车早而得利的人,也有一些没有及时上车而懊恼悔恨的人。在市场的教育作用下,不择手段凑首付买房俨然成了颠扑不破的真理。买房成了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的国情教育课。事情甚至演变为:对一个人好,就劝他买房;想害一个人,就劝他相信房地产有泡沫。

  但是我们同样要认清,“先上车”理论只是一种被动适应的生存智慧,它也并不是绝对的真理。当下,比房价更牢固的或许是人们对房价的非理性信仰。作为经济学家、公众人物,本不应该火上浇油。

  蹊跷的是,不到三年前,樊纲对年轻人买房还是另外一个态度。在2015年的一个电视节目上,有年轻人提问,自己是应该拿父母的钱买房,还是投资自己出国留学?樊纲是这样回答的:“你还要父母给你付首付,我们的父母真是太好了……作为教授我很有感触,国外那些人上研究生啊,博士生啊,都是自己挣钱的。自己要打工的,父母不给钱的,如果父母现在给你出钱,你现在不要买房,你要努力奋斗,才能够回报父母。”

  我们不知道到底哪一个才是真正的他,但我还是更喜欢鼓励年轻人努力奋斗的那一个。

  @新京报张丰:一套房100万,每人出5万(也是从家里拿的,幸运的是,可能只是“一个钱包”),贷款50万,而房子出租后,租金差不多可以偿还月供,这样,等房价上涨,卖掉就可以分利润了。相比于“六个钱包”,这样风险就低多了。但是,这事仍然让人五味杂陈:在上学的年纪就开始考虑未来社会的风险,这本不该是他们上学期间操心的事。

  年轻人应该有更丰富的人生,他们理应站在父母、祖父母两代人的“肩膀”之上,过一种更独立的生活,而不是被“六个钱包”所捆绑,进入狭窄的历史。

  当然,我们也应承认,一线城市也提供了足够的机会。对年轻人来说,更重要的是在移动互联网这样的时代,寻找到属于自己的机会,那比拥有房产重要得多。如果他们足够努力,成功置业,也不是多难的事。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黄金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钱包”,最终会住得越来越好。不管年轻人是租房,还是通过努力购买真正属于自己的房子,都应相信这一点。

  @北京商报陶凤:随着房地产业繁荣,房地产业在经济结构中独大,很大程度上也捆绑了宏观经济与货币政策。迫于房地产对中国经济的特殊“贡献”,收缩性与扩张性政策很难收放自如,收缩性政策经常畏首畏尾小心翼翼,而扩张性政策则总能放开拳脚,廉价货币如开闸放水一涌而出。

  畸形繁荣的房地产业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乃至治理结构中最深的焦虑。中国不是沙特,没有用不完的黑色财富,更不是迪拜,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健康的经济增长只能依赖企业创新。经济结构的房地产异化,很容易抑制企业家的制度与产品创新,使中国经济失去长期繁荣的动力。

  楼市会有一时的冷却,但更多时候是随时会变的经济新闻,而高房价下年轻人的现实处境和生存焦虑却成为挥之不去的存在。房价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甚至文化问题。大城市的高房价影响的不只是经济数据,更可能是一个个人职业选择和生活状态,并终将汇合为一代青年人的心理与命运。

  有房者大可坐享其成,无房者则陷入跌落社会底层的焦虑,如果任由这种焦虑继续,则很容易堵塞社会的晋升通道,高房价正让个人奋斗实现社会晋升的道路变得愈加逼仄,加剧社会阶层的板结。

  应当通过制度变革构建起长效机制,让房地产业恢复常态,让房子恢复居住的属性。这场改革当然千难万险,要触动巨大的既得利益。但是,无论代价多大周期多长,在经济、政治、社会等领域尽快打破房地产依赖都显得紧急而必要。

  @光明网柯锐:这些年来,城市房价整体上一路上涨。在国家房地产调控不放松的大背景下,一二线热门城市房价虽相对得到抑制,但是不少城市楼市依然“高温”,在大城市房价整体仍然高企的语境下,不用说普通年轻人的生活压力大,就是连一些财大气粗的企业都感到吃不消。早在两年前,华为公司创始人任正非在接受采访时就抱怨过深圳的高房价。他担忧,除了提高生产用地成本之外,高房价还增加了企业员工的雇用成本,严重者可能会摧毁城市的竞争力。

  实际上,华为尽管总部还在深圳,但其终端总部以及一些重要的机构近几年来已经分布到其他城市。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对成本的反应是最为敏感的,影响企业成本的因素有很多,但在当前,生产用地成本提高和高房价带来的企业员工雇用成本的增加,显然是相对最突出的。而这也可能在反向上,造成从业年轻人的实际收入受到影响。

  从这个意义上讲,“摧毁竞争力”之忧并非空穴来风。楼市火热、房价高企的利弊一言难以概述,但是高房价客观上导致的对制造业的“挤出效应”值得警惕。比如深圳市龙岗区的经济分析报告中曾提到,在楼市火爆的带动下,房地产投资额占到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的74%,制造业投资则大幅萎缩,同比下降60.4%,占比仅为5%。

  值得欣慰的是,2017年来,国家加大房地产行业宏观调控力度,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和完善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随着房地产调控的深入和加大深化住房供给变革,包括新增住房供给主体,优化供给构造满足多层次住房需求等举措的实施,一路高涨的房价有望逐步回归理性。

  网友热议:

  @次男旺鑫:年轻人你们看见了吗?人家惦记的是六个钱包,不是两个,感情得把所有人都掏空了,还得按揭

  @写真集子:两家三代人供一套房子,这是不是我们的悲哀。。。。。

  @爱喝酸奶的猴纸:哈哈,说的好像全中国的姥姥姥爷,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有退休费一样。

  @zhshen126:三代人六个钱包能凑个首付,然后再还款还到死,真是厉害了

  @NIFI浩:集全家族之力,付个首付

  @搞笑大社长:买房,不是年轻人的事,而成了一家子人的目标

  @游戏猫Play:说得好像我买得起房一样

  @信不信i由你 : 一套房,透支三代人的幸福,榨干两个人的年华,毁掉下一代的梦想!你们觉得这房买的还有意义吗?

  @十丿岁:6个.... 养老钱都给你拿来买房子?

  Monsieurs蘇:还惦记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钱包,他们养老不花钱啊

已阅读28% 查看剩余内容
编辑:华图教育

为你推荐

  • 推荐
  • 教育
  • 政治
  • 经济
  • 文化
  • 社会

延展阅读

高分经验更多>

下一篇

公务员面试热点题:国家移民管理局新政

改革开放40年来,公民出国出境难的问题早已成为历史。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公民因私出国出境旅游、探亲、商务等日趋增加。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