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图教育 面试热点

您当前位置:首页 > 面试热点 > 就业

公考面试热点:机器人拒录,比歧视更糟

  来源: 华图教育  关键词:公考面试热点,机器人拒录

点击领取备考干货

面试热点相关背景

    一个在导师、家长眼中及朋友圈表现非常优秀、活跃的女生,在参加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江西省分行的校园招聘中,通过笔试、面试后,却被第三方机构ATA(全美在线)判定在情绪上存在高风险,委托方江西省分行以此拒录。 (4月11日央视网)

面试热点独家解析

    @钱江晚报高路:这套系统是否真的科学,值得打个问号。人总是处于不断的变化中,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焦虑,人的情绪还很容易受外界影响,这个时候,你去测,情绪自控能力自然差,依据一纸测评,就得出高风险的结论,是不是太草率了点。人还有自我修复的能力,情绪的调节能力,不能不考虑这一层因素。人性的复杂性连人类自己都无法精确测评,何况是机器?这其实已经是人工智能领域最尖端的话题了,到目前为止,我们并没能看到机器人这种可能性。盲目引进这种性格测评,就可能造成对别人的伤害,尤其是在就业这样的事关人生、个人命运的大事上,更应该慎重。这就决定了,机器人测评只能是参考,既然笔试、面试关都过了,说明业务能力、基础素养是没有问题的,用人单位如果对性格有比较高的要求,不妨去学校找老师同学实地了解一下,这样得出的结论更客观公正。像基因测序、性格测评这一类的东西,其实暗含很高的破坏规则的风险。基因测序,可能发现某些人身上具有高风险的致病基因,那怎么办,将这些人也拒之门外?性格测评就如同在找一个人心理上的犯罪基因,是文明社会的大忌。这些看起来很炫目的现代科技,很容易把人分成三六九等,一些人的前途就可能被判了死刑,有很大的危害性。社会不能不对这种能力作出限制。
 
    @人民网蒋萌:情绪高风险,可能还算文雅说法。情绪是由精神决定的,“判定”情绪高风险、控制不住情绪,想必是说被检测者有潜在的精神障碍,这算不算“被精神病”?被一个搞不清“权威性”几何的第三方机构贴上这样的标签,该女生没病也会被弄出病——如果她当时就发火了,恰恰“印证”了她控制不住情绪;倘若她反应平静,考官们又觉得被指有问题却无动于衷“果然”不正常。无论这个女生怎么表现,都会被认定她“有问题”的人视为异常。更糟糕的是“宁可信其有”,要是其他单位知道该女生被测评为情绪高风险,会不会冒险录用她?在“没风险”与“高风险”的求职者之间,用人单位倾向选择谁?这种测评的科学性没得到论证,被测评者却犹如“黄泥掉进裤裆里”。智商打分、性格测评、基因测序,这些东西固然有值得研究的内容,可一旦被滥用误用,杀伤力也是恐怖的——让一些人背负上“骨子里”、洗脱不掉的“原罪”。无论它们被包装得如何高大上,终归脱离不了“血统论”的歧视。为什么科学也讲伦理道德?为什么搞科研要通过伦理委员会的审核?道理就在这里。当下,一些不成熟的、存在很多不确定性的技术,被搞不清什么来头的机构匆匆商业化、推向市场。一些追新潮的单位将前者引入,奉为圭臬。对此,社会应予以警觉。鼓励创新,支持探索,也要有底线、设边界。
 
    @齐鲁网李昊:在这起校招“拒录”风波中,银行有着不可推脱的责任。首先,小鑫参加银行校招,笔试和面试都顺利通过,她自认为对答如流,信心满满,也正因此放弃了江西省省考的机会。但是面试都过了,本以为下一步是体检并入职,小鑫等到的却是一纸回绝。在小鑫询问银行时,工作人员才向她吐露实情。作为招聘方,是否应及时告知应聘者情感测试的风险以及未被录取的实情?没有具体的评测依据就作出结论,这对应聘者真的公平?
 
    其次,将机器人投入到校园招聘中作为评判机器还值得商榷。使用机器人测试也许可以减少或避免主观因素影响,可是人的情感瞬息万变,在测试时应聘者也许会因为压力而表现出紧张等负面情绪可能与平时不符,仅靠机器人在短短十几分钟内真的可以评判一个人的性格是否适合岗位?而且,将情感性格测试放在首轮是否更加合理?在一般校园招聘中,情感性格测试一般都是在网申之后笔试之前进行测试,或者在笔试中进行测试,这样在进入面试环节时就已经筛选掉性格情绪不合格的应聘者,为双方都节省了时间,大大提高了招聘的效率。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江西分行在校招中引入机器人进行情绪评测,仅凭报告结果便将小鑫“拒录”这样的做法,不可谓不草率。作为一家国企单位,的确还需要在校招流程和细节上有待完善。如果机器人真的可以评判人的情绪和性格,左右校园招聘结果,那么企业何须招“人才”呢?
 
    @济南日报郝倩:事实上,近些年的招录考试是越来越严的。以公务员考试、事业编考试为例,面试全程录像录音,如有违纪违规将取消资格、全部成绩无效处理等,很大程度上遏止了萝卜招聘的歪风邪气。尤其是《刑法(修正案九)》正式实施后,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作弊甚至足以入刑,更是极大地震慑了“关系户”。
 
    当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这股歪风邪气不是那么容易绝迹的,“量身订制”“因人画像”的惯性在个别地区、行业仍有残渣余孽。尤其是一些福利待遇较好的垄断行业,在没有明确的、全国统一的制度规范以前,仍然让人非常有想象空间。
 
    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不少人对女研究生被拒绝录取背后的想象,很大程度上可能出自固有印象和惯性思维,可以说是机器人替过去招聘黑幕的恶劣不公“背了锅”。只要公平、公正、公开的招聘清风继续扫荡全国、全社会,更多地区、更多行业的萝卜招聘利益链被打碎,这样的想象自然会消散。
 
    @东方网作王军荣:据了解,所谓的“机器人”测试,是由ATA(全美公司)出具的情绪检测报告。检测系统来源于英国,在国内应用有近10年,现每年对招聘单位进行检测的人数百万左右。检测环节根据招聘单位需要,采用不同的模块,事先设置题目,由机器出具评估结果,虽然相对比较科学、权威,但不排除有误判,因此,检测只是类心理测试,招聘方不能将测试结果作为唯一依据。报告也说明,对考生的评估,建议与EPI测评、评价中心技术等方法组合,进行综合考虑,全面评价。可以这么说,“机器人”测试可能有误判,即便没有误判,其结果也只能当作参考。可事实上,却是被当作重要的依据,且给予拒录。这是不科学的,也让人怀疑是不是存在猫腻。而这位被“机器人”测试出情绪风险等级高,难以适应快节奏的工作的考生,在校期间,数次荣获校级奖学金;并多次获得学校本专业领域竞赛奖,同时在江西财大的各类文体活动中也屡获殊荣。其导师、也说其研究生入学,本身就要通过心理测试,没有发现其心理、精神状况上的问题,就是这样一位优秀的考生,考试成绩也优秀,仅仅因为“机器人”测试结果不好就将其拒之门外,恐怕谁都无法接受这样的结果。其实,拒优秀考生于门外的不是“机器人”测试,因为已经说得很明白了,就是不能作为唯一的依据。可为何招聘单位却据之拒录呢?这让人怀疑是不是有人故意这样做?
 
    为了体现招考的公平公正,即便是相信“机器人”测试,至少也应该给予一次“复检”机会,同时,也应该组织相关人员再次验证,仅仅凭一次“机器人”测试就作为淘汰的依据,这本身就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尊重人才的表现。
 
    “机器人”测试谁来测试?如何保证公平公正?这些问题没有解决之前,就不应该将其作为拒录的重要依据,且是唯一依据,这无论如何是无法让人信服的。
已阅读28% 查看剩余内容
编辑:华图教育

为你推荐

  • 推荐
  • 教育
  • 政治
  • 经济
  • 文化
  • 社会

延展阅读

高分经验更多>

下一篇

公考面试热点:手机定位考勤,莫逾越法律边界

“好像随时随地都有一双眼睛盯着你,太不自在了。”4月2日,沈阳市铁西区一家外贸公司销售经理蒋桐带着手机出去办业务,中午休息时间,移动考勤APP上通过手机定位得知她曾出现在沈阳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4月8日,她被公司通报批评并罚款200元。(4月10中国新闻网)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