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图教育 面试热点

您当前位置:首页 > 面试热点 > 社会

国家公务员面试热点:遏制农村酒驾,需靠法治“刹车”

  来源: 华图教育  关键词:国家公务员面试热点,公务员面试热点,农村酒驾

点击领取备考干货

面试热点相关背景

    醉驾入刑后,全国性严打酒驾整治行动不断深入推进,目前酒驾问题已大为减少。然而,在农村地区,特别是偏远的农村地区,酒驾问题仍大量存在,严重危及交通安全。《法制日报》记者从河北省公安交管局获悉,当前该省酒驾、醉驾由城市区向外蔓延的趋势较为明显,特别是农村地区,已成为酒驾、醉驾违法的“重灾区”。近日,河北省沧州市沧县大官厅乡刘某醉酒驾驶一辆小轿车行驶在省道上,与对向驶来的一辆重型半挂货车相撞,致使夫妇双方和儿女全部遇难,酿成一场交通事故惨剧。(4月8日《法制日报》)

面试热点独家解析

    @东北新闻网王爽:城市中人们不敢酒驾,因为随时都可能有交管部门的严厉查处,醉驾入刑,违法成本高。但是在农村地区,由于地域较广、警力不足,“没人管”是常态。另外农村地区往往是家族式居住,碍于亲戚关系不好意思拒绝劝酒,劝酒风气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酒驾现象的产生。此外,“没有事”是农村地区人们对酒驾认识的真实写照。交通安全和法律法规意识淡薄让人们认为只要不是醉驾,酒后驾驶顶多就是处罚。
 
    农村地区道路较城市来讲比较狭窄,弯道多,出口多,路况较差,夜间又无路灯照明;交通工具比较繁杂,汽车、三轮车、摩托车、农用车各类机动车混行。基于以上两点,在农村地区酒驾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更大。酒驾醉驾一旦引发交通事故,大多都是车毁人亡的惨剧,不仅给自己和家庭带来不可挽回的伤害,更可能造成他人家破人亡。
 
    因此管住城市的“酒驾车”还不够,更要刹住“农村酒驾车”。治理农村酒驾现象不能生搬硬套城市经验,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交管部门应科学配置警力,与其他行政部门联合行动,破解“没人管”的困局;乡镇政府应加大安全驾驶宣传教育,让人们从思想上转变“没有事”的错误认识;村委会应充分发挥村民自治作用,通过“大喇叭”工程向村民传播安全驾驶知识,发动村民互相监督,从而预防和减少酒驾发生。
 
    幸福人家是美丽乡村的应有之义,莫让酒驾摧毁这幸福人生,要刹住这“农村酒驾车”。
 
    @中工网戴先任:农村地区交通安全意识与守法意识相较于城市更为淡薄;另外,农村有大量的农用车辆、无驾照司机、无牌无证摩托车等缺乏有效的管理,这些问题成了农村交通事故的最大肇事者;再者,农村面积大,警力不足,相关交通设备落后,这些都造成农村地区陷入一定程度的“无人管”的境况,这也让劝酒的更加使劲劝,喝酒的人更放肆喝,反正酒驾被查到的可能性小,最终造成酒驾成风,酒驾本来就是危险驾驶,因此引发的交通事故自然就不少。
 
    城市酒驾现象曾经也很严重,在酒驾入刑后,法律的严惩、执法的严格,让城市酒驾现象得到了较好遏制,但农村酒驾与城市酒驾又分处两个不同的语境,不能照搬城市经验来治理农村酒驾现象,农村缺乏城市的警力资源及完善的交通检查设备,这些都让执法者面临执法难的窘境。
 
    对于农村酒驾,就需要创新管理机制,如需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民众的守法意识、交通安全意识,对于农村盛行的劝酒风气,也要予以积极引导,进行移风易俗,让良好风气取代陈风陋习,抓好源头治理。除了管人,还要管车,交管部门要与农机部门加强合作,查处违法违规农用车、无驾照司机、无证摩托车等。再者,要能改变广大农村地区基础条件差的现状,要能加大查处力度,虽然农村地区执法难度大,但这不是放任不管的借口,要能严厉查处酒驾违法行为,加强监管,对于查处的酒驾肇事者,要予以依法惩处。广大农村地区不是法外之地,要遏制愈演愈烈的农村酒驾现象,只能靠法治来“刹车”。
 
    @北京晨报网杜学峰:农村地区成酒驾“重灾区”,究其原因,一方面,劝酒风气助长酒驾。目前在农村地区,“无酒不成宴”已成一种习俗,喝酒更成为表达礼节和情谊的象征,驾驶人经不住“劝酒”和亲朋的面子,将交通安全和法律法规抛在脑后,以至于,农村聚会饮酒的高峰期,也成为酒驾事故的多发期。另一方面,农村酒驾事故多发,且造成人员伤亡多,反映出了农村交通安全意识和守法意识的淡薄,无论是驾驶人还是家属,都存在着农村不查酒驾、路途近等侥幸心理。再者,相对于城市更多的警力资源配置和完善的交通检查设备,农村警力不足,管理者少,被监管者多,留下了许多监管空白和死角。
 
    可见,农村地区成酒驾“重灾区”,缘于农村酒文化落后,缘于农民群众法律意识贫乏,缘于执法队伍“贫困”。换言之,治理农村酒驾“重灾区”,也是扶贫要义。这就要求,县级以上交管部门,应持续开展宣传、监管、查处“三下乡”活动,并实行执法力量“上山下乡”,向农村倾斜。首先,扶贫先“扶智”。深入开展宣传教育,实现农村群众思想转变,改变“没有事”的错误认识。以文明新风逐渐取代旧习恶俗,对一些陈规陋俗和不良习气,则应该严厉禁止。
 
    同时,创新机制,多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继续扩大农村地区交警中队和派出所联勤机制,解决“没人管”的现实问题。落实好、发挥好基层组织的作用,通过组织群众自发学习,发动群众相互监督,走出一条交警指导、群众自治的新路子,从而预防和减少酒驾发生。特别是,结合农村特点,科学配置警力,采取“常查处、小集中、大整治”的方式,扫除监管盲区,力争把农村道路交通事故降到最低限度。
 
    @大众网张贵峰:农村之所以会沦为“酒驾重灾区”的背后成因,实际上并不令人费解、意外。一方面,随着人们收入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与城市一样,农村私家车的保有量和普及程度,也正在不断增长提高。但另一方面,与城市存在明显不同的又是,其一,囿于农村范围的广大和乡村道路的分散,目前农村地区的交通执法力量,相比城市,事实上又是一个短板,存在明显的警力不足问题,确实很难保证针对“农村酒驾”的常态化执法;其二,“劝酒”等不良酒席习俗,在农村实际上也往往表现得比城市更为普遍、强烈,不仅“无酒不成宴”而且“逢酒必劝”。
 
    一面是车多、酒多(喝酒、劝酒频繁发生),一面又是执法警力不足,难以充分确保“违法必究”,这样一来,农村沦为“酒驾重灾区”,在某种程度上无疑可以说,具有一定的客观必然性。
 
    这种背景下,要想充分治理“农村酒驾”现象,除了事后的“严格执法”环节,无疑还需进一步“关口”前移——在事前,便努力让广大农村居民认识到“酒驾”的违法性和危险性,进而主动自觉地守法,确保在源头上避免和减少“农村酒驾”现象的发生。在这方面,除了政府交管部门的相关普法宣传之外,原本就是作为村民自治组织的村委会,无疑可以也应当充分发挥其“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自治功能和作用,如通过制定相关“村规民约”,让“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也成为广大农村居民一个深入人心的自觉行为习惯和规范。
 
    事实上,如果村委会的自治作用能够得到充分发挥,不仅有助于在源头上有效推动村民自觉主动守法,而且另一方面,在执法环节,事实上同样也有利于提高针对“农村酒驾”的执法效率,如通过加强与交管部门的配合联动,一旦发现村民“酒驾”,村委会也可以及时进行检举,不仅能保证“违法必究”,也能大大节省交管部门的执法成本,无需担心“警力不足”问题。
 
    @马志英: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私家车也在逐步走进农村人口的家庭中,私家车在方便一家人的出行的同时,也给大家的安全出行埋下了深深的隐患。在农村,人们的交通安全意识和守法意识淡薄,存在着农村不查酒驾、路途近的侥幸心理,再加上农村交通工具繁杂,大货车、农用运输车、摩托车、电动车、自行车混行,就更加增大了饮酒后驾驶机动车发生事故的可能性。
 
    在城市酒驾被有力遏制的同时,我们也应加强重视农村这一酒驾的“重灾区”。结合整治城市酒驾的方法,有针对性地调整警力部署,加大对农村酒驾的查处,同时加强对农村地区的交通安全教育和法治教育,让人们意识到酒驾的危害,自觉做到“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
 
    一个个血淋淋的事故案例,在酒驾的背后慢慢的衍生。在农村,朋友团聚本是好事,不要因为酒驾而把好事变成惨剧。生活中,每一个人应严格约束自己:既然开车来,那就别喝酒;既然喝酒去,那就别开车。为了您和家人的幸福,为了他人的生命安全,即使是生活在农村,也应为了父老乡亲们的生命财产的安全,做到“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
 
    在人们杜绝酒驾的同时,各级相关部门也应结合农村交通安全的特点,科学配置警力,采取“常查处、小集中、大整治”的方式,扫除监管盲区,力争把农村道路交通事故降到最低限度,为在农村生活的父老乡亲创造一个安全良好的交通环境。
 
    华图解析:据公安部交管局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16年“醉驾入刑”五周年时,五年间,全国公安机关共查处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违法行为247.4万件,全国因酒驾醉驾导致的交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与法律实施前五年相比分别下降18%、18.3%。而就仅仅河北一省的相关数据统计,2017年以来河北省因酒后醉酒驾车引发的交通事故有40余起,造成55人死亡。其中,涉及农村道路或临近农村道路的酒后或醉酒引发的交通事故有14起,死亡22人。
 
    不可否认,在农村加大整治酒驾工作确实有难度,这里既有人的交通法规意识淡漠问题,又有路况环境复杂等问题,还存在一些地方警力有限的问题。但是,不管难度有多大,为了人民的安全,都必须采取坚决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理。
 
    因此整治农村酒驾问题,减少因酒驾造成的交通事故和各种损失已刻不容缓。一、加强对农村地区道路交通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二、大力倡导移风易俗,杜绝“劝酒”文化,同时可建立相应的奖励措施,营造“守法可得奖”的良好社会氛围。三、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力量,对疑似酒驾等违法违规的现象积极举报,经公安机关核实后如果属实,对举报人给予相应的奖励,完善监督管理体系。
已阅读28% 查看剩余内容
编辑:华图教育

为你推荐

  • 推荐
  • 教育
  • 政治
  • 经济
  • 文化
  • 社会

延展阅读

高分经验更多>

下一篇

公务员面试热点:“精神啃老”就不是“啃老”吗?

“不是只有经济上的依赖才叫啃老,还有一种是精神上的啃老。”日前,南京老龄委有关人士表示,现在啃老已经不只是表现在经济上,有的老人子女本身经济条件很好,但是这些子女整天将“我好忙呀!我的压力好大啊!”挂在嘴边,带着孩子来父母家吃现成饭,把孩子丢给老人,自己享清闲。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