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图教育 面试热点

您当前位置:首页 > 面试热点 > 教育

国家公务员面试热点:中学销毁学生手机,教育行为太“任性”

  来源: 华图教育  关键词:国家公务员面试热点,公务员面试热点,中学销毁学生手机

点击领取备考干货

面试热点相关背景

今年9月,河南南阳,某中学举行手机销毁大会,几十部从学生手中没收来的手机被扔进水桶,用锤子猛砸砸烂。8日,学校工作人员回应称,带手机到学校不交给老师,一旦被发现就要销毁,“家长都很配合,一切都是为学生好。”(10月10日中华网)

面试热点独家解析

@重庆商报刘凤羽: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配备了手机,这固然是时代进步的体现,但手机影响学习的副作用也越来越让负有管理责任的校方头疼。即便如此,动辄砸毁学生私人财产手机的教育管理方式,也实在荒唐——首先,校方涉嫌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以违法的方式惩治违纪,真培养得出守法守纪的合格公民?就算校方不违法,用如此粗暴的方式处理违纪,也有违教育本真。

社会的开放多元,让现在的中小学生较之前辈,无论思维方式还是处事方法,都不可同日而语,这确实带来学校管理的难题,于是,为防早恋就规定男女生交往肢体距离、为防干扰学习就不准学生用手机之类简单的管理方法就应运而生。只是,现实中两点之间未必直线最短,学校教育需要春风化雨,简单的方法有时就成了粗暴无理乃至无能的代名词,只可能适得其反。砸毁学生手机这类荒唐办法必须纠正。

当然,叫停荒唐手段,并非鼓励学生为所欲为,而是敦促校方找到更好的教育管理办法。

@红网陈家沛:一般具有可操作性的做法是,禁止学生将手机带到学校。或者,虽然并不将手机看成洪水猛兽,允许学生带手机进学校,但上课的时候,是绝不能使用手机的,对于违反者,首先要将手机收起来,或者交给家长,或者放学之后再还给学生,同时对其进行批评教育,情形严重,影响恶劣的还要给予处分。这其中,上课期间代学生管理好手机是常用的做法。而这所学校的这种做法,不仅显得另类,关键是完全乱了套。不准学生在课堂玩手机,不就是避免乱套么?为什么方法却是用更大的乱套来禁止学生的小乱套?销毁学生手机,谁给了学校权力?无论是“家长都很配合”,还是“一切都是为学生好”是多么真实,都无法回答这个问题。

学校在制定自己的规矩时,忘记了自己制定规矩也不能随心所欲,也不能只考虑出发点,不能违反更大的规矩——法律法规。学生是学校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手机等私人财产也变成了学校的,可以被校方随意处置。学校这样做,恰恰忽视了这个特别不能忽视的问题。如此做,既让学校面临违法的风险,同时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机构,如此“言传身教”,如何能对学生产生正面影响?学生及社会又会如何看待与评价?

社会正常运行的前提就是大家都讲规矩,按规则出牌。但制定规矩时又必须坚持一个原则,那就是小规矩服从大规矩,不能用小规矩去坏大规矩。

而之所以这样的事层出不穷,除学校与学生相比处于明显的强势地位,还因为职能部门对此采取了一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错误做法。如果没有职能部门的叫停,没有哪所学校会主动纠错。

@千龙网付晓波:学校又一次站在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校方应该十分苦恼:现在的孩子打不能打、骂不能骂,处理违反校规现象稍有不慎就会遭到大众谴责,我们应该怎么办?家长就没有责任吗?社会就没有责任吗?

诚然,教育下一代,是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责任,将学校放在风口浪尖,可能有些委屈。但是,正如学生常说的一句话“在学校的时间比在家的时间都长”,学校是学生时代的教育主体,对学生的性格、品质、意志、情感、态度形成,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学校应当多多采取合理合法的方式,引导孩子主动放下手机,不再沉迷,将主要精力放到学习上来。

着名心理学家郝滨老师曾说过:“家庭教育是人生整个教育的基础和起点”。家庭教育是大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既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是对人的一生影响最深的一种教育,它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着一个人人生目标的实现。父母是家庭的第一教师,试想,孩子写作业,家长玩手机;孩子需陪同,家长在玩手机;家庭聚会,家长在玩手机……此情此景,在我们周边还少吗?家长还是需要言传身教,以实际行动来影响孩子,放下手机,陪陪孩子,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扔水桶、砸手机等破坏性挽救行为,不能只是学校责任,每个人都应作出深刻反思,共同努力来助力孩子摆脱“手机沉迷”,教育孩子走上正确的道路。

@荆楚网刘帝:毋庸讳言,很多学生带手机上学是为了聊天、玩游戏、看视频,的确影响学习。但是简单粗暴的销毁,就能让学生远离手机和网络的诱惑?这难道不是掩耳盗铃?况且销毁手机很有可能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叛逆期,如此强硬的、不分青红皂白的“禁机令”,难免让一些学生产生厌烦情绪,进而与老师、家长“对着干”,那岂不是得不偿失?学校常教育孩子暴力不能解决问题,如今为何要动用“暴力”教育学生?

学校本就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教授知识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育人。如果一“禁”了之,教育的意义何在?粗暴销毁手机的时候,学校是否考虑过会在学生的心里埋下暴力解决问题的种子?作为学校,应当教育学生合理利用手机,教会学生劳逸结合,而不是为了成绩“不择手段”,更不能将学生与手机、网络隔绝;应当教育学生“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而不是把价值千元的手机随意销毁。销毁的不只是手机,还是现代科技成果和学生父母的辛劳。

学校是教人成长成才的地方,学校肩负的教育使命决定了做任何事都不能“任性”。我们常要求家长要以身作则,而学校和老师更要言传身教。让中学生远离手机和网络带来的不良诱惑的确很难,禁止、销毁只能是治标不治本。抵制不良诱惑,让手机和网络成为中学生成长的助推器考验着教育者的智慧,亦需要家长的配合。

@中青在线黄帅:对中学生来说,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都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缺失了任何一方,科学的教育就无从谈起。如果孩子听话,或者家长管教有方,也不至于让校方销毁手机,或者即使这样做,也会引起家长的普遍不满。

曾有老师跟我说过,现在的小孩不服管,甚至有人说,“不利用威权打压他们的野性,学校就翻了天了”。如果教育有方,则极少出现这种情况,甚至会鼓励学生利用手机来查阅资料,进行自主学习,学生和家长也能积极配合,形成了教育的良性循环。

所以,表面上看销毁手机一事,只是校方管理的问题,但深层问题也包括生源素质及其背后的家庭因素。在一些经济较落后、教育不发达的地方,教育管理的人性化恐怕要让位与功利的目的,此类不合理现象并不少见,这又岂是简单的教育管理问题呢?

华图微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此,很多家长也给孩子配备了手机,目的是为了方便了与家长、同学之间的联系,但由于手机功能的拓展以及学生的自控能力薄弱,学生在校园内使用手机的弊端已显得十分突出。但是,学校采取“锤子砸!扔水桶!”的方式,虽然表面上遏制了学生私带手机的行为,但也可能会激发起学生的叛逆情绪,与此同时也浪费了家长买手机的钱,反而不利于学生成长。想要杜绝孩子私带手机入校带来的危害,需要家长与老师的共同努力,通过正确的教育方式引导,让他们自身理解并克制自己的行为,才是真正的解决方式。

已阅读28% 查看剩余内容
编辑:华图教育

为你推荐

  • 推荐
  • 教育
  • 政治
  • 经济
  • 文化
  • 社会

延展阅读

高分经验更多>

下一篇

国家公务员面试热点:豫章书院事件,最该教育的是父母“病态”的思想

近日,江西南昌豫章书院修身教育专修学校因关小黑屋、罚戒尺、打“龙鞭”……被学生在网络上口诛笔伐,引发舆论广泛关注。记者从当地宣传部获悉,相关部门已经核准该校的注销申请。然而,11月5日豫章书院举行媒体开放日,部分自称学生家长的人却在校门口拉起横幅,呼吁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