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图教育 面试热点

您当前位置:首页 > 面试热点 > 教育

公务员面试热点:高校开设“网红学院”,需谨慎

  来源: 华图教育  关键词:公务员面试热点,面试热点,网红学院

点击领取备考干货

面试热点相关背景

直播技巧、如何录小视频上热门,这些生活中的娱乐项目,现在却走进了一所高校课堂。近日,重庆工程学院开设“网红学院”一事引发关注。9月20日,重庆工程学院回应北京青年报记者称,“网红学院”既不是独立学院,也不是具体专业,而是学校与企业进行“校企共建”的一个培训项目,目前已有19名学生参与,由企业提供培训老师和实践机会,学校提供场地和设备,学生凭自愿参与,旨在解决一部分学生的就业问题。而“网红学院”合作企业则称,会对学生进行“索要礼物”等直播技巧的培训,之后与学生签约,让他们成为企业的全职主播。(9月21日《北京青年报》)

面试热点独家解析

@北京青年报蒋璟璟:根据报道,该“网红学院”由某文化公司安排教师、课程和实践机会,学校仅仅负责提供场地和设备,可说是典型的“学校搭台,企业唱戏”。而如果剥离这其中的高校场景以及校方背书的因素,公众很容易就能看清楚,这里所说的“网红学院”与市场上早就存在的一系列商业化培训并无任何区别——就本质来说,此类“培训”与大学教育教学毫无关系,而完完全全就是“花钱买服务”的交易和消费行为。

事实上,相关企业负责人明确说了,“社会人员也可以报考教学内容相同的培训班,三个月收费3980元”;而另据该“网红学院”首批学生介绍,现在上课的花费都是由学校支付的。那么,有必要追问的是,大学“花钱”让学生参加商业培训,这到底是纯属“送福利”还只是“暂时垫付”?相较于“网红学院”所引发的一系列价值理念层面的争议,潜藏内中的某些若隐若现的经济纠葛,是不是更加亟待厘清?

培训学生当网红,没有理由天然就该遭受质疑。此类课程尽管缺少明确的学科内涵、稳定的知识体系、成熟的教学标准,但这并不影响它在一定意义上是“有用”的。教授学生“直播中索礼”“使用APP”“选准角度自拍”等等,这些内容对于一个大学里的“学院”来说确实太低级了,可是对于一个市场化的“培训班”而言却显得很具体、很实用。

如果不是非要冠以“网红学院”的名头,这一“网红培训班”想必能给自己省去不少麻烦。无论在任何时候、任何语境下,全社会对高校教育和商业培训的差异化认知,总还是隐隐存在着一条难以逾越的边界。有意或无意地模糊两者之间的界限,注定会引发舆论的下意识反弹。若要培训网红就坦坦荡荡地培训网红,假借“学院”等大词刻意将之进行美化拔高,着实不智。

@现代快报伍里川:人们之所以对“网红学院”如此感冒,关键是对“网红”感冒。可是“网红”招你惹你了?

网红里,当然有不少言行不堪的。但是“网红”这个词本身就是中性偏“褒”的,它后来演变成让人读起来心情有些复杂的词,确实和某些人的丑陋表演分不开。但是网红现象客观存在,不是说两声“看不上”就能抹杀的。而网红时代,也在经历一场优胜劣汰。

以高校的师资力量,介入网红的“培育”,很可能会激发“良性网红”的成长。不必讳言,在高校,学生分层也很明显。有些人凭着优异的成绩可以很快崭露头角,但有些人只能选择特别的方式存在。当网红,一定会是一些学生的心愿,否则就不会有人报名进入“网红学院”。要是各类学生都能凭借自己的努力外加校方的帮助活出精彩,那也算是对得起学生家长了。

别对“网红”另眼相看,也别对“网红学院”平添偏见。平常心看待,可能更“怡情”。这个月中旬,中国第一座网红小镇坐落于武汉。在这个小镇,接下来将陆续建设100个各具特色的偶像主播直播间、超过20个各具特色的网红设计师工作室、超过10个二次元产业相关互动式店面以及年培训量2000人的“网红生产车间”和年接待能力超过30000人的“粉丝俱乐部”。

在各种特色小镇纷纷推出的今天,出现一个网红小镇,也是很自然的事。把网红事业由个体延展到群体,把网红经济做出规模,这是一种巨大的转变。当然,这也意味着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世俗挑剔的眼光,也是随时存在的。但无论如何,“干就完了”,这是最简明的态度。我们处在一个变化的时代,不能用旧思维研判新事物,允许创新,允许探索,允许试错,这才是应有的态度。愿“网红学院”引起的争论,尽快平息。

@长江日报宋潇:网红虽然受到社会关注,但是在主流文化中,依然给人一种负面、消极的刻板印象。这是因为,许多网红的走红过程都与野蛮生长、低俗、整容等词汇联系在一起,这也说明,网红要想成为一种被大众接受的职业,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学校培训,未必能将学生打造成真正的网红,真正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当前的网红产业,并没有很多人想象得那么繁荣。即便咪蒙等网红已经摸索出了一条清晰的变现路径,但他们的成功离不开幕后的庞大策划团队。如果学生经过长时间的培训,最后发现梦想只是一个美丽的泡沫,那被耽误的青春又该由谁负责?

不难看出,“网红学院”实际上就和某些“造星工程”差不多,美其名曰专业培训,只不过是迎合了社会上某种急功近利的浮躁情绪,变着法地在给自己脸上贴金。名义上是培训班,实际上就是为公司打造的网红孵化基地,更像是一种商业化的变体。

更何况,高校开设专业,本身就需要遵循一个规范的程序和评估过程,既要考虑制度规范,也要权衡社会道德规范。即便网红实现“职业化”,高校也仍然需要遵循一定的办学理念和育人宗旨。否则,所谓的“网红学院”,只能是一个炒作出来的话题。

@南京日报刘大山:从课程设置看,“网红学院”是学校与企业进行“校企共建”的一个培训项目。它根本不是学院,也不是专业,甚至连选修课都算不上,不过就是一个速成的就业培训班,和社会上的厨师培训、插花培训差不多。专家说“网红学院”不具备学科内涵、不够严肃,事实上的确如此,对于这样一个对接市场的创新尝试,没必要寄望过高,也不必求全责备。

“网红学院”可以有,但就像厨师班和插花班一样,既然面对市场,就要追求实效,不忽悠不耍花腔。对学生,重点提升他们的个人能力、专业素养、学习方法以及正确的职业观;对市场,批量输出高质量的网络直播人才,提升整个行业的发展水平;对学校,则摸索建立相关的专业教育体系,为“网红学院”沉淀成真正的专业打下基础。如此一来将是多赢的局面,学生、学校和市场都会从中受益。

需要警惕的是,社会培训机构和学员过于急功近利,将重点放在炒作和迎合市场上,而不是个人素质和能力的养成。要知道,虽然载体不同、技术不同,但网络主播与传统的电台主播、电视主播没有本质区别,拼到最后,比的还是人的内涵底蕴。一些看似新颖的直播技巧、录制技术,也许一两个月就会被更新迭代、不再稀罕;至于如何取悦粉丝、索要礼物,如何推销产品,更是旁门左道,落入下乘。这样做的结果,只能让学生被“网红”的标签俘虏,变得功利和浮躁。

创业创新的大潮中,高校作为观念和思想的先锋阵地,理应让子弹多飞一会儿。对“网红学院”这样的新生事物,在开放包容的基础上,把握好发展方向并不断修正完善,使其成为专业教育的有益补充,甚至逐渐融入专业教育体系,才是大学教育的应有之义。

@中国网朱连斋:时下,对“网红”这个词大家并不陌生,尤其成为“网红达人”,大家的评语往往是众说纷纭,褒贬不一。没有想到这个“网红”热词走进高校,成为校企联办的培训科目之一,校方的回答是满足于学生的就业,主要是面向毕业班的学生。在笔者看来,校方的出发点无可厚非,提前给即将毕业的学生就业充电进行铺垫,也是用心良苦。但是感觉到考虑不够周密,随意性的因素多。毕竟时下的“网红”达人,不是通过高校门槛培育出来的,而是一些文化传媒公司刻意打造出来的,他们拼的不是学历层次的高低,多数拼的是青春颜值,有些网红只是“昙花一现”,不可能靠“网红”伴随一生。再看看学生披露的“网红”课程表,还要进行“索要礼物”的技巧培训,这样的培训条目,是不是违背高校的办学理念和育人宗旨?

其实,高校在专业设置上虽有自主权,但不能滥用自主权,不从专业目录当中选取专业,而是打着便于学生好就业,开设培训科目,搞一些奇葩的专业,教育主管部门是不鼓励的,社会是不认可的。就目前而言,“网红”还不能称为一种职业,仅是一种新兴现象,它没有相关的学科内涵,不能够成为一个学院或专业的基础。在8月30日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相关负责人就表示:有的学校开出“奇葩”专业,这些专业设置时应该要经过论证,并且经过相应的认可程序,不能任意为之。

由此来看,高校专业的设置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是有科学性的,我们不能误人子弟。像这家高校开设的“网红学院”,大有不够严肃、不够理性之举。是一种追随潮流的表现,与开设“明星专业”没有什么两样,不是我们高校教学管理应有的“正确姿势”。

华图解析:近年来,网络直播异军突起,据统计,目前国内各类型网络直播平台已经突破300家,用户规模高达3亿,直播App的日活跃用户数达2400万,市场规模超过百亿。另有调查显示,有54%的应届高校毕业生将“最向往的新兴职业”投给了主播/网红。对于高校来说,不应对这一现象无动于衷。

但是,我们也不可否认,现在“网红”多以年轻貌美的时尚达人为形象代表,以红人的品味和眼光为主导,进行选款和视觉推广,在社交媒体上聚集人气,依托庞大的粉丝群体进行定向营销,从而将粉丝转化为购买力。说白了,无论是通过各种低俗和刷嗲卖萌获得粉丝打赏,还是施展各种“美人计”进行定向营销将粉丝转化为购买力,无不是在用各种忽悠手段来误导消费。更有一些人利用假慈善事件,骗取人们的关注度,也更导致和加剧了舆论的反感。

其实,网红经济要想发展,需要网红本身有着更多的文化自觉和文化担当,传递更多的正能量,舆论就会消除对“网红”的偏见,自然,高校开设“网红学院”也会有更多底气。

已阅读28% 查看剩余内容
编辑:华图教育

为你推荐

  • 推荐
  • 教育
  • 政治
  • 经济
  • 文化
  • 社会

延展阅读

高分经验更多>

下一篇

公务员面试热点:“宿舍不让挂窗帘”,粗暴的管理方式该改改了

有网友近日发微博吐槽称,广西南宁市第二十六中学五象校区拆除宿舍所有窗帘,不允许学生对窗口做任何遮挡,导致整个宿舍变得一览无余。该校区秩序队队长黄锦华23日回应称,拆除的窗帘仅为靠走廊部分,此举有利于学生管理,规范学生作息,保障学生安全。(9月24日《新文化报》)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