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图教育 面试热点

您当前位置:首页 > 面试热点 > 社会

公务员面试热点:不要忽视“橙色书包”的积极意义

  来源: 华图教育  关键词:公务员面试热点,面试热点,橙色书包

点击领取备考干货

面试热点相关背景

近日,多位明星、大V通过微博转发一则消息,提醒开车的朋友注意礼让背橙色书包的小朋友,“因为他们患有听力障碍”。“橙色书包”是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发起的一项旨在“进一步唤起全社会对听障儿童出行安全的关注,减少因听力障碍造成的儿童交通意外伤害”的活动,目前已向全国1万名儿童送出“橙色书包”。(见9月20日《新京报》)

面试热点独家解析

@新京报姚遥:目前有条件就学的听障儿童,通常都解决了完全没有听力的问题,并不是像普通人想象的那样,他们听不见任何声音。因此,他们需要特殊醒目标签提醒司机的必要性并不足。其次,大量听障儿童即便解决突破听力问题,也未必能在普通公立小学顺利入学,这一障碍并没有实质性的解决。若连学都上不了,他们背“橙色书包”意义也会存疑。还有很多听障儿童的家长担心,背“橙色书包”会带来过度的标签化。带着显着的标签走在大街上,社会大众即便是朴素热情的关爱,实际上也会加重儿童的自卑。听障儿童的康复,也需要让他们回到“正常孩子”中,而非将其隔离出来。这不是说要无视身体条件差异,而是要尽量避免制造外在的区隔。橙色书包因为瞄准短期目标,贴近生活好理解而被热捧。但从听障儿童的真实需求和长远发展而言,橙色书包是个很多地方亟待完善的项目。公益项目的设立,最好能从受益人的核心利益出发,瞄准终极问题,在严密逻辑的支持下提出解决方案,并推进方案的落实。

@人民网蒋萌:什么是残障人群的主要关切与待解问题,应去征询残障人群与其家人的意见,而不是由缺乏体会者凭着自己的感觉去做。这既是体现尊重,也是为了有的放矢。如果工作不到位,一片好心可能遭遇“水土不服”,带来人力与资源的浪费。社会的关注度与资源是宝贵的,倘若好事没有做到点上,会挫伤做事的人的积极性,也会对受助对象没有太大益处,这是善良的人们不愿看到的。公益与慈善是个技术活,要求组织者了解客观实际,具有专业性与严谨性。“橙色书包”活动遭遇一些质疑,发起的基金会应该反思潜在的欠妥,考虑更为切实的服务,这是公益活动走向成熟的要求。另一方面,明星效应助推公益活动有积极的一面,但也要避免过度娱乐化掩盖事物本身。这一点,在“冰桶挑战”中已露出端倪。在信息爆炸的当下,公众也要有更多的理性与思辨意识,既不要听风就是雨、好似打鸡血般参与一些事,又不要因为个别不良事件而对公益慈善灰心丧气。公益活动需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走。

@工人日报斯涵涵:在我看来,要验证“橙色书包”的效用,不妨坚持几个基本原则。首先是自愿原则。听障儿童过马路时处于更危险的状态,相对于其他因素而言,生命是第一位的,这是听基会送出“橙色书包”的初衷。但有听障儿童的家长反映,自己和孩子都不希望暴露缺陷。因此在实行此计划时,不妨对孩子及其监护人认真阐明内容,由他们自己选择接受与否,由此检测计划的可行性,而不是想当然地将关爱加到孩子身上。其次是因地制宜。“橙色书包”固然醒目,但发放时也要对地区加以选择。车流量的大小、人们的文明程度、监控设备是否完善等因素,决定了对听障儿童进行身份辨识的必要性。只有考虑这些因素后有针对性地发放,才能让活动本身发挥更多正向作用,防止为听障儿童带来不必要的伤害。其三是多向长远看。让残疾人士克服困难、回归社会,获得普通公民一样的尊严和幸福,是我们关爱残疾人的终极目的。对听障儿童而言,是无差别融入社会更重要,还是得到他人特别关照更重要?在解决出行安全方面,所有公民谨遵交规、文明出行,才是最长久的保障。

近年来,我国残疾人事业得到长足发展,“橙色书包”呼吁全社会关爱听障儿童,是一种创新和进步。此番争议,其实也是对当下关爱残疾人的事业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理解“出行安全”与“过度关怀”,背上“橙色书包”是否就是“被打上听障标记”,有关部门还须听取多方意见,尤其不能忽视听障儿童的心声。只有充分尊重个体意愿,在关爱与平等、眼前与长远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注重细节、讲究方法、不断完善,才能让残疾儿童充分体会到社会的温暖和进步,让类似公益计划真正散发出扶弱助残、平等友爱的人性之光。

@金羊网朱昌俊:应该说,任何公益行动都没有免于舆论质疑的权利,舆论的讨论乃至质疑,其实也是令公益行动趋向更好的一种重要外部监督形式。但在“橙色书包”问题上,还是不必一看见“特殊对待”就想到歧视,从而全盘否定。首先,给听障儿童配备专门书包,或确实难免令一些孩子产生“自己与其他人不一样”的感受,但这其实并非是因为书包的不同而突显的,而是从家长到老师,都有必要让孩子以正常的心态接受的事实。也只有让他们能够正视自身的特点,才能真正帮助他们正常融入社会。其次,“橙色书包”行动的最大作用,与其说是提醒“开车的朋友”,不如说是以一种具有一定视觉冲击的方式唤起整个社会对听障儿童群体的关注。确实,正如一些意见所指出的,对听障儿童的关爱,还是要从更根本的问题着手,比如他们在正常入学、治疗及以后在就业、结婚等方面的平权。但要知道,在社会意义上,对任何一个群体的关照,都需要建立在社会对该群体的充分了解和认知基础之上,从而形成共识最终促成具体的行动。而这方面,即如相关公益人士指出的,“其实很多时候不是做不好,而是大多数人没有意识到这一个群体”,也就是说,当这一群体长期处于公共视线之外,甚至意识不到他们的存在,所谓帮助与平权,也就无从谈起。

而“橙色书包”行动,正是致力于唤起社会对听障儿童的关注。就这个角度来说,它实质上是在完成一种信息的传递和关爱的动员。当然,“橙色书包”计划,不应该仅仅是向听障儿童发放一个书包这么简单,还包括给予孩子与家长一定的心理建设,同时最大程度避免其在落实的过程中异化为一种标签。从长远看,还应适度引导该行动所产生的社会注意力,在更高更全面的维度上,促成对听障儿童群体更有效的关爱与帮扶。而作为一种仍处于尝试与试验当中的公益行动,社会还是应该给予更多的包容,不必急于否认其价值。

@山东商报孙曙峦:必须承认,“橙色书包”的初衷非常良好,希望借助橙色书包这一醒目的标志,来唤醒整个社会对听障儿童的关爱与呵护。但问题在于,这种区别,很容易使得听障儿童受到特殊对待,甚至受到歧视。其次,“橙色书包”也容易导致听障儿童的自卑心理。要想保护听障儿童的出行安全,根本之道在于教育他们遵守交通规则,做到“红灯停、绿灯行,过马路要走斑马线”。最重要的是,关爱听障儿童的最好方式,不过是以平常的眼光看待他们,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不动声色地施以援手。

网友评论:
 





已阅读28% 查看剩余内容
编辑:华图教育

为你推荐

  • 推荐
  • 教育
  • 政治
  • 经济
  • 文化
  • 社会

延展阅读

高分经验更多>

下一篇

公务员面试热点:“葛宇路”折射道路命名公共服务不足

近日,一则《如何在北京拥有一条以自己命名的路》的文章在网络上引发热传。文章中称,一位名叫葛宇路的学生从2013年起寻找地图上的空白路段,并贴上自制的“葛宇路”路牌。随后,高德地图等地图收录这条道路,这条本来无名的道路竟以“葛宇路”这个人名来命名。(7月12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