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图教育 面试热点

您当前位置:首页 > 面试热点 > 社会

公务员面试热点:莫让“不让座”成为道德绑架的借口

  来源: 华图教育  关键词:公务员面试热点,面试热点,道德绑架,太累不让座

点击领取备考干货

面试热点相关背景

近日,有网友发帖称,上海地铁上有一年轻男子以上班太累为由,拒绝给抱小孩的妇女让座,还抢夺拍摄视频的乘客的手机。随后,该男子回应称,原本是想让座的,但乘客再三指责让他很气愤,因此赌气不让。(澎湃新闻网7月5日)

面试热点独家解析

@中国青年报宋潇:生活中“道德绑架”的事例有很多,但近年来“反道德绑架”的呼声更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原因就在于,道德绑架的事例有很多,反道德绑架的行为,目前尚未“名正言顺”。正因如此,当发生男子拒绝让座的事件时,许多人的“反道德绑架”情绪就找到了一个宣泄口,纷纷选择怒怼一旁的乘客和抱小孩的妇女。因为讨厌道德绑架,就用反道德绑架的方式,给被人贴标签,或者说是怒怼他人,也是一种矫枉过正。

必须强调的是,道德绑架确实不可取,可过分的“反道德绑架”和它却并没有本质差别。在公共空间中,可以呼吁坚守道德标准,但不能搞绑架,也不能因为自己“情有可原”,就可以骂骂咧咧甚至大打出手。如果只看到自己的权利边界,而不顾他人的真实感受,引发冲突在所难免。

让座从来就没有什么理所当然,只有你愿不愿意,或者说是自不自觉,而拒绝让座也不该那么理直气壮,即便不喜欢道德绑架,那也不至于将其视为自己“不让座”的理由。相比于“反道德绑架”,更和谐、有效的方式是相互包容和理解,每个人都会有需要照顾的时候,当他人确实需要坐一坐、歇一歇的时候,请自觉地让出座位并示意:来,到我这里来!

@钱江晚报李勤余:年轻男子给出的理由是自己做了一天志愿者,也很累。毋宁说,这是一种典型的道德困境。妇女和年轻男子都有占据座位的理由,对此作出任何简单化的评判都是不妥当的。但是,有几个细节值得我们注意。首先,至少在视频中,很难看出这位男子的身体有异样。他一开始是否有让座的打算,别人更是无从得知。因此,包括热心阿姨在内的旁人在当时处于不知情的状况之下。就此指责阿姨进行道德绑架,未免太过武断。其次,年轻男子未能与他人理性、坦诚地交流,面对指责的过激反应也并不值得提倡。他在视频中面带笑容,并声称:“难道我要和她讲道理吗?”还有现场目击者称,当时该男子突然抢了对面姑娘的手机。他被几个男士按倒之后说了一串外语,有人在其中听到了骂人的话。平心而论,如此行为非但不能化解道德困境,反而激化了矛盾。

可见,事情本不至于掀起波澜。如果年轻男子能够采取更为稳妥的应对方式,也就不会被卷入舆论的漩涡。由此我们不禁要问,这位男子究竟为何要“赌气”?这股“气”又从何而来?

按照该男子的说法,他本想让座,但受不了其他乘客的再三指责,以至于打定主意不再挪窝。显然,这股“气”就是典型的逆反心理。毋宁说,这种逆反心理不仅属于其个人,也有形成社会普遍意识的趋势。正如上文所言,道德观多元化使得人们对一些习以为常的道德标准产生了质疑。比如,老人就值得我尊重吗?孩子就值得我爱护吗?拿这位年轻男子来说,他所无法忍受的是,别人凭什么对我讲道理?极端怀疑主义,必然滑向虚无主义。如果道德标准不复存在,人们就能为所欲为。因为,大家总是能为自己不恰当的行为找到恰当的辩护理由。可是,这究竟是道德解放,还是道德堕落?

所以,某些道德标准是不能被模糊的。比如说,弱者当然应该得到适当的照顾。即使热心阿姨与其他乘客对年轻男子的指责让他感到冤枉,保护弱者的道德标准仍值得尊重。该男子可以解释,可以为自己辩护,但“赌气”的行为只能显示出其内心深处的骄娇二气。在如今这个日新月异、高速发展的社会中,保守僵化的卫道行为固然不再值得提倡,但一些高尚的品德无论如何不应该被舍弃。

@华商网殷国安:照理说,对于怀抱幼儿的女乘客,其他乘客应该主动让座,那位大妈劝说男子让座并没错。但请注意,给需要帮助的人让座只是一项道德要求,即使在制度层面也只是“倡导”,任何人无权胁迫、强制一方给另一方让座——除非一方坐的是“老弱病残专座”,才可以理直气壮地依据制度强制要求让座。这就是说,男子可以不让座,最多说明他道德水平不高。

那么,人们虽然不能强迫让座,能不能对拒绝让座者进行批评或道德谴责?从道理上说是可以的:你有权不让座,公众也有权发表自己的评论。问题是,一旦把批评公开或当面说出来,就需要一个前提条件,你必须弄清楚对方不让座的原因,如果对方不让座是有原因的,你批评人家道德有问题就可能不准确,由此可能引发矛盾。

这样看来,防止因让座发生纠纷需要厘清两个问题:一是要明白让座是倡导,不能强制和胁迫;二是即使想批评不让座者,也应该弄清楚有无特殊隐情,而不要轻易乱下“道德水平不高”的结论。如果对方确有隐情又不愿说明,那么其他乘客也不必要居高临下,动辄以道德判官的姿态来审判、评价别人的道德。

@东北新闻网夏天: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其实,美德和义务是有一定的区别的。给老弱病残让座是一种美德,却不是义务。那种靠强制得来的“尊老爱幼”又会不会变了味?

公交车是公共场所,每位乘客享受的都是有偿公共服务,因此不存在任何法律上的必须让座的约束。它显然是一种道德约束,而道德也有公德和私德之分,诸如上车买票,不吸烟等,遵守这些“社会公德”,是每一个公民的义务,倘若违反了这种“公德”,不但应受到谴责,有关部门还可以对之进行处罚。而让座就属“私德”范围,一个公民遵守“公德”是天经地义的,而一个人的行为放射出“私德”的光辉,则意味着他并不是在尽应尽的社会义务,而意味着他是个有爱心、愿意为社会为他人服务的人。但是并不是说不让座就是人品有问题,对于文明的行为要用同样文明的行为来促进。美德是发自内心的、自觉回报社会尊让他人的一种心理意识。不让座固然值得谴责,那是道德层面上的。而因为不让座就对其破口大骂甚至大打出手却是违法的,是涉侵犯别人的人身权益的,若连这个道理也不明白,再好的美德也会糟蹋了。

@长江网苏红:像这类因“让座”而发生争执或者冲突的情形,几乎每次都是由于一方不主动、另一方强硬要求而产生,有时是一些言语上的摩擦,有时直接上升成暴力的人身攻击。从提倡让座开始,传达和宣扬的是主动和自愿意识,传达的是爱心和暖心,然而有一些人却过分解读了这种倡导,认为一定要给老年人让座、一定要给抱小孩的妇女让座,把倡导当成了理所应当、必须执行的命令,如果说不,那么就是错误的,那么就给你钉上“不道德”的标签,然后谴责你甚至殴打你。

让座与否,从来都是倡导自愿,让座可以体现你的爱心,不让座也无可厚非,并不能以此来评判一个人道德水平的高低,况且每个人都有其不让座的理由,或者是身体不舒服或者是没有注意,确实需要座位的人可以主动询问,大部份时候都会有人让座的,如果没人让座,也不必耿耿于怀。

让座与否,从来都不是站在道德的制高点,要求别人怎么做,对别人“道德绑架”、强迫别人,这种“道德绑架”式的让座才是不文明的行为,背离了倡导自愿的原则;公共文明,需要的是每个人从自身出发,约束自己的行为,不给他人和社会造成困扰,力所能及的给他人以帮助,这样整个社会才会更和谐,“不让座”事件才会少发生。

华图解析: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公交、地铁“让座”的事情,有坐“大腿”的、有谩骂的、甚至还有“扇耳光”的等等,可以说为了“让座”,老人们也是使出了浑身解数,然而,这次事件却和以往不同,男子一开始是准备让座的,但因为自己工作了一天感到很累,而一旁乘客的指责,加重了他的“逆反心理”,从而赌气不让座,甚至在旁边乘客想把他的行径拍下的是时候,还出现抢夺乘客手机的行径,从而让事件又一次刷新了“道德绑架”的底线。

大家都知道,让座是美德,但不让座不代表道德沦丧。如果仅仅因为不让座没能彰显助人的美德,就对不让座的行为进行舆论谴责,这是将权利与义务混淆,更是滥用道德,也正是这种对道德的滥用,才导致部分人认为“别人让座天经地义”、“我是弱势群体,我就该得到座位”。熟不知,让座其实是将自己的权益让渡给别人,不让也一点错没有。

说是在的,“该不该让座”这道题没有标准答案,我们可以呼吁道德,但不能搞道德绑架。不能因为自己所谓的“优势”,就可以骂骂咧咧甚至大打出手,强迫人让座,要知道,有人给你让座,你应该心存感激,这才是美德,这才是文明。

已阅读28% 查看剩余内容
编辑:华图教育

为你推荐

  • 推荐
  • 教育
  • 政治
  • 经济
  • 文化
  • 社会

延展阅读

高分经验更多>

下一篇

国考面试热点:贾跃亭教训,情怀靠不住,最终靠产品(钱江晚报)

整整一天,贾跃亭和乐视成了刷屏的话题,无论是之前宣誓一样的公开信《贾跃亭——我会负责到底》,还是营销号炮制的“文学创作”《爆炸:孙正义宣布软银集团出资200亿美元全力投资贾跃亭》,都没有最终的消息令人震动:贾跃亭辞去乐视网董事长职务,退出乐视网董事会,从此不再在乐视网担任任何职务。随即,乐视超级汽车又宣布,贾跃亭将正式出任乐视汽车生态全球董事长一职,与之前的公开信承诺内容相一致。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