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图教育 面试热点

您当前位置:首页 > 面试热点 > 教育

国考面试热点:高校操场收费,“便民之困”须靠制度

  来源: 华图教育  关键词:国家公务员面试热点,,国家公务员,国家公务员

点击领取备考干货

面试热点相关背景

近日,有媒体报道了“上海理工大学体育场收费事件”,该校体育场只在特定时间段向社会公众开放,而且部分时段收费,校外人员持预付费卡进入操场,每小时15元。 一时间,大学体育设施应不应该对外开放、应该如何开放,成为网上热议的话题。 

面试热点独家解析

@北京青年报孙维国:一面是大学公共资源浪费,一面是公众的相应需求得不到满足,两者之间如何对接,是许多大学面对的共同现实命题。破解这一命题,唯一之法就是开放大学操场、图书馆等公共资源,使其得到高效利用。

高效利用大学操场、图书馆等公共资源,关键不在收费,而是怎样管理。或者说,收费只是手段,目的是通过收费,更好地管理操场、图书馆等公共资源,使开放有序进行。既不影响大学日常教学和校园秩序,又能让公众便捷享受大学的公共资源。

比如,设立一个专门管理机构,负责管理开放后大学操场、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可以由大学相关部门、社会志愿人员、地方人大代表等参与。有一个专门管理机构,有具体的管理人员,针对开放后出现的问题,不断改进管理方法,就能实现有序开放,便利于民。

展开而言,如大学操场、图书馆这样的公共资源在企事业单位也有不少,这些公共资源很多都没有得到高效利用,便利于民。这些公共资源如何高效利用,也是一个亟待破解的现实命题。

@光明网郝昆:对于此事的判断,其实涉及两个层面。一是,大学体育设施应不应该对外开放;二是,从实际情况看,到底有没有条件无偿开放?对前一个问题,有专家说了,公共资源的性质判定和是否有偿使用,是一个重要命题,但目前尚缺制度性的安排。而一般人坚持大学校园体育场地应该无偿开放,乃立足的是大学本身的公益性,和预设的对大学的开放定位,这似乎也没错。只不过,大学的公益性与开放,是否一定要由无偿使用大学资源来体现,又成了一个问题。

再来看第二个问题。按照一些大学方面的说法,之所以对体育场地收费是为了控制管理成本,这包括体育场地的维护成本,也涉及到对人流的控制,以满足学生的正常使用需求。就此而言,似乎也无从辩驳。更何况,这个收费也是分时段的,并非无条件有偿对外。当然,到底该怎么收、收多少等问题还是可以讨论。至少,收费的目的应是真正为了保证校内体育场地得到最大化利用,而非用于创收。这就要求,学校方面必须在平衡好大学校园的公益性和管理成本上多想办法。

此类事件中,相较于高校对于体育场地收费的开放、封闭之争,其实真正值得关注的问题是,日益增长的社会体育健身需求,如何得到充分满足。毕竟,市民之所以对于学校的体育场地有着如此大的依赖,归根结底,还是因为除了学校之外,便利又免费的体育锻炼场地,实在少之又少。

在全民健身计划的推动与号召下,当前不少中小学乃至大学校园的体育健身设施都逐步向社会开放,以缓解当前社会体育资源紧缺的局面。从理想状况来看,这确实是一个不错的办法,既提高了一些学校体育设施的利用率,也大大便利了民众的健身,可谓一举多得。但现实来看,校园体育场地向社会开放,显然不只是打开校门这么简单,其背后所牵涉到的管理成本、秩序维护乃至安全保障等诸多问题,都有赖配套制度的系统解决。

这方面杭州就作出了示范。2014年起,在安全上,杭州所有开放的学校都购买了“公共责任险”,并明确了社区的管理责任;在管理成本的消化上,杭州市体育局从每年的体育彩票收入中切出300万补贴,教育局也从场馆建设维护经费中切出一块。同时,体育局还购买服务,用于设备维护、软件的升级等。如此一来,学校开放的积极性自然能够提高。

如果说开放学校体育场地是对社会体育资源存量的挖潜,那么,在城市的规划建设中,提升社会体育场地的总量供给,才是更必不可少的增量努力,而这更考验政府部门在体育资源投入上的意愿与能力。若仅仅是把社会的健身需求转移给学校,既难以满足需要,也容易制造像大学体育场地要不要收费这类争议与问题。当然,所有的公共性体育场地都能够以最大的善意对外开放,不仅包括各类学校,也包括政府企事业单位,仍是值得期待和憧憬的幸事。

@华声在线卢萧:在寸土寸金的大上海,上海理工大学地处市区,校园内有35栋历史保护建筑,近千棵百年香樟树,优美的环境、免费的资源几乎成为周边市民的生活必须品。市民蜂拥而至不仅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更为严重的是还有居民公然在校园操场遛狗、抖空竹、跳广场舞,为了争夺球场,市民和学生发生肢体冲突的事件时有发生。学生关于大爷光膀子在操场跑步、小狗随地大小便、食堂馒头被大妈抢光了的投诉日愈繁多,为了确保体育教学的顺利实施,学校操场每天确保免费开放时间,其他时段全部实行收费。从学校的角度来讲,收费仅仅是为了限流,每小时15元的费用对设施维护、管理成本而言显然没有盈利的目的。大学操场分时段收费也并非首例,可以说学校收费是在维护师生的权益,满足师生的诉求。

从学校周边居民角度来看,国家倡导全民健身,但是社区的拥挤、公园的容量、马路上的车水马龙都让锻炼成为奢谈,由于中小学校园基本上不对外开放,大学作为最后一块免费的蛋糕却要度市民说“不”,市民的心情也可以理解。市民锻炼需要空间,需要场所这是社会公共资源匮乏造成的。但是社会生病显然不该让大学来吃药。

首先,大学不是社会公共场所。公共场所是供公众从事社会生活的各种场所。但大学无论公立还是私立,都具有法人性质,其校园属于其场所。管理者有权利制定场所的管理办法,包括人员限制等。大学校园开放不具有强制性,学校首先要考虑其功能定位,在其能力范围内对周边居民开放。

其次,不能用道德绑架大学的生存。大学的生存不仅需要自由的学术空间,更需要师生活动的物理空间。大学对外开放是对大学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但是这个最大化不能越过大学生存的底线。用大学无限制的开放来维持大学的光芒,显然是“道德绑架”。大学管理条例在法律范畴允许之内,就应该被接纳和理解,要求大学的管理条例以损害自身生存为代价事实上是侵犯了大学的权利,从这个角度来看,满足周边市民的需求并非大学的道德义务。

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城市发展过快,出现的城市负面效应较多,尤其是城市城市人口过度增长,导致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机构严重不足。市民缺乏免费的锻炼场地需要政府统筹协调,需要社会各界合力治理,需要在城市发展中加强规划,不能让“过度城市化”带来的社会问题让大学来承担。

华图解析:随着健康生活理念深入人心,体育运动和健身锻炼已经成为很多人的生活方式。不少小区里仅有的几个健身器材已无法满足人们的健身需求,而健身房的收费又太高,普通居民玩不起,于是齐备的大学体育设施运动场地就成了周边居民运动最合适的选择。这可不可避免的给学校管理带来了一些难题,比如无序开放导致外校人员与本校学生发生冲突,或有的老人在锻炼期间身体突发状况等,学校从维护管理角度出发,希望用收费挡住附近锻炼的居民。

但这样做显然让人感到学校的势利寡恩,管理上有难题,就通过收费方式解决,显然和大学身份不相符。而且高校将附近居民拒之门外,这是只从本单位的得失看问题,而忘记了接纳附近居民进行健身活动,是高校对附近居民应尽的义务,也是对社会应负的责任。当今社会大力提倡“以团结互助为荣”,高校应该具备关爱附近居民的高尚情操。无疑,高校关爱附近居民,接纳附近居民进行健身活动,是中华民族“睦邻友好”传统的表现,而将附近居民拒之门外,则是不近人情、不讲道德的行为。

说实话,大学操场收费之争中,学校和周围居民都有无奈。不管是从哪个角度讲,都有其自身的问题所在,由此可见,想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矛盾,还需公共服务部门“兜底”:要么增加设施,要么承担大学开放操场的成本。否者,受到损失的,不光是高校附近的居民健身者,更是将附近居民拒之门的高校的声誉和形象。 

已阅读28% 查看剩余内容
编辑:华图教育

为你推荐

  • 推荐
  • 教育
  • 政治
  • 经济
  • 文化
  • 社会

延展阅读

高分经验更多>

下一篇

国考面试热点:24岁以下网民是网络阅读主力

年轻人还爱看书吗?阅读口味是什么样的?日前,一点资讯联合新华书店总店共同发布的《2016年度阅读兴趣报告》显示,2016年平台阅读人群整体呈现年轻化,男女性阅读比例趋于平衡,24岁以下的网民更爱阅读。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