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图教育 面试热点

您当前位置:首页 > 面试热点 > 经济

2017公考面试热点:“贫困户不懂感恩” 根子还是在干部

  来源: 华图教育  关键词:2017公考面试热点,,国家公务员,国家公务员

点击领取备考干货

面试热点相关背景

有“网红县委书记”之称的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湖北巴东县委书记陈行甲,日前在一篇署名文章中表示,在扶贫过程中,有些贫困户不懂感恩,反而出现了无理取闹的心态:“我是穷人我怕谁”“我是小老百姓我怕谁”。对此,陈行甲要求加强对群众的自强感恩教育。(11月8日 新京报) 

面试热点独家解析

@南京日报北方:虽然自古以来,就有“升米恩、斗米仇”的说法,但做为全国优秀县委书记,陈行甲公开指称“有些贫困户不懂感恩”,却明显不妥。一者,县委书记代表自己,也代表政府,此言论从情感上让人难以接受。二者,县委书记也好,政府也罢,不是为了让贫困户感恩才去扶贫。将感恩教育当成扶贫的工作内容,是对精准扶贫的误读,是对“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误读。

当然,贫困户受到帮助之后,是需要感恩。但这就不是县委书记该操心的事了!

@中国青年报朱昌俊:陈行甲这封“如鲠在喉,不吐不快”的公开信,相信当是出自真心。信中所揭露的一些贫困户的心态与扶贫现象,或确实在当地存在。

但是,在现代政治理念中,政府扶贫,乃是基于基本的公共职责与公共服务的必然要求。扶贫不是对贫困户的施舍,贫困户脱贫、享有基本的生存生活条件,也是其自身的一项公民权利。若要求贫困户对政府扶贫有感恩之心,是不是意味着没有感恩之心就不配接受扶贫?显然不是。再说,若干部都怀着收获感恩的心态去扶贫,不仅是一种责任与权利关系的倒置,扶贫工作恐怕也难以精准化。

现实中确实不排除一些贫困户有“等靠要”的消极心态,但这正是扶贫要致力解决的真问题。陈行甲在公开信中也提到,“精准扶贫不仅是帮助贫困人口改善生存条件,让他们经济上翻身,精神上也要翻身”,但是显然,感恩是达不到这一目标的。须知,贫困户产生消极心态,固然与个体的精神状态有关,但与过去粗放式的扶贫方式也难逃干系。如大水漫灌式的扶贫,“授人以鱼”而非“授人以渔”,当然容易引发一些人产生惰性,并割裂政府脱贫帮扶与贫困户自主脱贫的联系。

有必要正视的一点是,政府扶贫本不该预设贫困户都具有高道德水平和上进心。而且,一些看似个体层面的消极心理之形成,与区域性的生存条件、权利状况息息相关。要纾解“精神贫困”本就非一夕之功,对贫困户“怒其不争”,并不解决问题。针对千差万别的贫困户状况,予以有效帮扶,也是扶贫工作的难点。

至于扶贫工作中出现一些干部比贫困户更着急的现象,也要反思扶贫的工作方式与干部的考核制度设计问题。工作方法对了,激励机制恰当了,就不会因个别情况否定官员的扶贫绩效,也难以让一些贫困户“我掐着你玩”的心态得逞。

扶贫进入攻坚阶段,剩下的都是“硬骨头”。艰难之一表现在,一些地区的贫困不是仅仅通过个体努力和地区的协同发展就能脱贫,而是必须有赖于外界从资源投入到权利赋予的精准满足。若仍过于强调贫困户自身原因,强调贫困户应有感恩心态,就有可能形成“贫困就是穷人的错”的治理幻觉。

如何调动和激发贫困户自身的脱贫积极性,确实考验着精准扶贫在现实中的实施智慧。只强调感恩,显然无法实现扶贫目标。

@中国网扬清风:其实,“网红”书记陈行甲还是指出当下一些贫困户的心理状态的,这是客观存在的现象,对其批贫困户不懂感恩,网民大可不必感到诧异!可以说,少数贫困户“不感恩”根子还是在干部!

不要说各地大量通报的基层扶贫领域出现的“蝇贪”“蚊贪”,也不要说一些基层扶贫干部为了完成扶贫目标任务,大搞数字脱贫,虚假脱贫等形式主义的东西,影响了老百姓对扶贫工作和扶贫干部的观感,单单就是一些真正想要助老百姓脱贫的干部,他们不管贫困户的感受和需要,一股脑地把各项扶贫资金撒给贫困户们,硬生生提高了贫困户们当前的收入,就势必造成贫困户“不劳而获”的心理,事事伸手要“资助”的惯性。

这种情况并不是抹黑贫困户。之前有地方政府也争着戴“贫困”帽子,还不是为了国家政策、资金等方面的好处,何况是一般老百姓呢?笔者也曾负责单位的扶贫资助工作,也时常碰到一些贫困户跑来问,去年领了几百资助金,为啥今年没有呢?甚至为此还到单位闹,认为领取资助金是理所当然!

要祛除此种现象,当然还得干部认真做好扶贫干部,尤其是运用好扶贫资金,不能只是把现金一发了事。扶贫工作是为了帮助贫困户长期脱贫,而不是只看眼前这几年。这就需要做好“扶贫先扶志”和“授之以渔”两方面的工作。

扶贫先扶志,要让贫困户树立脱贫信心。物质上的贫困贫一时,精神上的贫困贫一世。人穷最怕志短,在以往的扶贫帮困中,人们往往比较注重物质等有形的东西,忽略了精神层面的帮扶。实际上,扶贫要先扶志,致富要先治心。信心是胜利的法宝,也是最好的财富。帮助困难群众脱贫致富,首先要为他们带去信心,牢固树立战胜困难、走出贫困的信念。

“授之以渔”更重要。扶持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增强自主脱贫能力。同时,还需突出智力扶贫,大力开展职业教育技能培训,帮助贫困家庭劳动力掌握生存致富技能,真正实现扶志与扶智相结合,实现从“输血”向“造血”的根本转变。

因此,扶贫干部任重而道远,2020年全面脱贫奔小康的伟大目标任务,还需干部们摆正心态,呕心沥血,千方百计,努力为之!

华图解析:虽然说,陈行甲在公开信中所揭露的一些贫困户的心态与扶贫现象,或确实在当地存在。但是,在现代政治理念中,政府扶贫,乃是基于基本的公共职责与公共服务的必然要求。扶贫不是对贫困户的施舍,贫困户脱贫、享有基本的生存生活条件,也是其自身的一项公民权利。若要求贫困户对政府扶贫有感恩之心,是不是意味着没有感恩之心就不配接受扶贫?显然不是。再说,若干部都怀着收获感恩的心态去扶贫,不仅是一种责任与权利关系的倒置,扶贫工作恐怕也难以精准化。

而且,在扶贫深入推进的过程中,仍有些地方的纯粹为了应付上级差事,玩的是数字扶贫;有些地方扶贫,只是简单发放钱款和物资。扶贫不办实事,“授鱼不授渔”没有长远的长算,老百姓岂能不生怨,要让群众感恩戴德唯有回到扶贫的初衷上来,让群众脱贫解困,共同致富,有更多的获得感。

说实话,与其加强群众“感恩教育”,不妨反过头来思考一下,自己到底为贫困群众办了多少实实在在的事情,为贫困群众解决了多少困难问题。如果在平时能够多与群众沟通,准确掌握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就能对症下药把好事办到群众的心坎里。如果只是一厢情愿地做,而没找准贫困户真正需要什么,“不懂感恩”自然就在情理之中了。 

已阅读28% 查看剩余内容
编辑:华图教育

为你推荐

  • 推荐
  • 教育
  • 政治
  • 经济
  • 文化
  • 社会

延展阅读

高分经验更多>

下一篇

国家公务员面试热点:对“职业打假人”要公正评价其社会角色

11月16日,被认为关乎职业打假人“职业”拐点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送审稿)》,在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官方网站上公布,并公开征求意见。其中第二条--“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以牟利为目的而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行为不适用本条例”,引发热议。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