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图教育 面试热点

您当前位置:首页 > 面试热点 > 生态

国考面试热点:“环境监测造假”反映的是扭曲的政绩观

  来源: 华图教育  关键词:国家公务员面试热点,,国家公务员,国家公务员

点击领取备考干货

面试热点相关背景

空气采样器本是实时监测空气质量的,作为国家直管的长安区监测站,不经允许任何人不得入内。然而,西安市环保局长安分局主要官员出于自身政绩考量,偷配钥匙并记住密码,用棉纱堵塞采样器,致使数据异常,引起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注意。警方立案调查后,目前涉案人员已羁押在看守所。(10月25日《华商报》)

面试热点独家解析

@新京报:在去年4月“全国环境监测现场工作会”上,时任环保部副部长吴晓青曾表示,在一些地方,监测站编造、篡改监测数据的情况时有发生,严重损害了政府和环保部门的公信力,对监测系统也造成非常大的伤害。吴晓青说的“一些地方”,具体是哪些地方,又有哪些官员参与造假,公众不得而知。对这类造假,内部处理、只见批评不见点名,似乎是之前的惯例。西安的监测造假事件打破了此惯例,这无疑是个积极信号。去年1月1日新《环保法》规定,监测机构应对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对篡改、伪造或者指使篡改、伪造监测数据的要予以惩处,追究法律责任。此后,环保部还专门出台了《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判定及处理办法》。具体到西安的造假事件,尽管多名官员被警方带走调查,但这些官员均属于环保部门。整起造假事件是否只是环保部门官员自导自演,有无更高级别官员涉案?值得深究。
 
@人民网蒋萌:这是典型的“掩耳盗铃”。某些造假官员觉得只要数据“好看”,就算“政绩卓着”,不管百姓面对官方失真数据与实际“十面霾伏”时有多受伤。某些干部因为数据造假保住了乌纱帽,却严重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治霾不力加上造假欺诈,对这种干部不严惩不足以平民愤。对于西安这起监测数据造假,有关方面在惩处上动真格的,体现了法律的刚性,为公众出了一口闷气,给其他怀有造假念头者敲响警钟。考虑到治污治霾的艰巨性,这注定是一场持久战,是一场需要各方面努力与配合的攻坚战。环保数据造假,在某种程度上说明,治霾工作的压力传导出现异化,一些管理者完不成治霾任务、剑走偏锋。这究竟是因为治霾指标“定高”了,还是由于减排控污“心太软”?一些地方的环保官员曾表示,环保要看主政领导的眼色,各地配合治污常沦为相互扯皮,环保远未获得一票否决权。有鉴于此,环保数据造假,只是某些环保官员的责任吗?
 
@搜狐贾勇泽:当前,雾霾压城,环保形势不容乐观。各地纷纷出招,将环保列入官员政绩考核,各地的环保压力陡增,甚至可能威胁到乌纱帽,各级官员对此十分重视。在指标化的环保责任之下,西安市环保局长安分局官员出于自身政绩考量,用棉纱堵塞采样器,致使数据异常,引起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注意。他的做法也被媒体戏称为给采样器“戴口罩”。
 
不得不说,该官员为了政绩和乌纱可谓是费尽心思,无所不用其极。但给采样器“戴口罩”的做法是典型的弄虚作假,堪称现实版的掩耳盗铃,此种行为是对环保职业的一种亵渎,更是对国家和人民不负责任的表现。“以前没有类似的违法处理,环保系统内的官员也就不知道所犯错误的严重性”,可见我们的官员对此仍心存侥幸,由于没有惩处先例可循,希望能够逃脱罪责。而在媒体和公众的监督之下,对于此类任性无知的官员必须严厉惩处,绝不姑息。
 
环保局和监测站的官员要处理,这是治标;如果不治本,类似的情况还会出现。要知道,环境污染不是环保局造成的,是地方政府长期以来一味追求GDP累积起来的,现在环保局官员造假也是被逼出来的。唯GDP论,导致地方政府没有办法停止发展的脚步,为了招商引资,承接污染企业的进入也成为了发展经济的无奈选择。
 
因此,解决环保问题不只需要环保部门的持续监管,还需要地方政府官员改变唯GDP的政绩观。在发展中,要更加注重可持续性和环境保护,不能只为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环保和民生方面的考量。因此,地方政府要更多关注民生问题,要知道政绩好坏主要还是来自民意民愿,而非冰冷的数字。只要在发展中让民众更多的参与,让他们享有更多幸福感和获得感,政绩和口碑也就是水到渠成。
 
@光明网胡印斌:准确、真实的环保数据是决策的基础,这个道理相信大家都明白。也正是为了确保数据的有效性,国家才会在各地设置一些直管监测站。这一制度的初衷,其实也是防范地方保护,避免数据被地方官员因为种种考量而肆意修改。只是,这样的制度设计,依然还是会被“设计”,不能不说,治理各种人为的“雾霾”,远比治理大自然的雾霾更困难。
 
也因此,为了确保数据真实,以及由此做出的决策更接近科学,有必要检讨目前的政绩评价机制,环境问责是必要的,但要从经济社会运行的实际出发,不能将大气污染的责任完全压到环保部门身上,而是要综合考虑方方面面的工作。比如,从城市规划、产业布局、科学决策做起,实施源头治理,而不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到头来只抓住几个环保官员问责。
 
还有,对于具体造假个案,不能再稀里糊涂地将责任都推到几个具体修改数据的人头上,而是要追究背后的浓重背景,一查到底,找到真正的压力来源。这样,既可以防范其后花样翻新的造假行为,也可以进一步理清责任的边界,不至于有人甩锅有人背锅。
 
为什么公众总是抱怨官方的环保数据与感官不匹配?除了认识科学与否之外,不排除数据的真实性确实存在问题。毕竟,环境问题关乎民众健康,有关部门应该进一步扩大公众参与,拓宽数据的来源,有技术条件与能力的社会组织、第三方机构等不妨也可纳入权威部门数据采集的渠道,这样,有比较才会有鉴别,也才会不至于让数据总是远离公众的体感,进而才可能采取正确、有效的治理办法。
 
@长江网:如果说,钥匙是偷配的,那么说明监测站的安全工作是出了问题的,监测站管理人员的责任是需要严格追究的。如果说,是有人提供了钥匙,让环保局长去配了一把,这就需要全面打击,是什么让他们同流合污了。在同流合污的背后有没有利益的交换?
 
怪不得我们总是有一种感觉:往往环保部门公布的治理数据,老百姓感受的却是不同的。有的企业污水横流,环保部门的检测却显示合格。环保部门告诉我们说空气质量是优良的,我们却咳嗽不断。原来,问题出在了环保部门的“监守自盗”上。
 
环保局长需要一个什么样的人来担当?需要的是真心关注环境的人,需要的是真心执法的人,需要的是把环境质量当成金山银山的人。当环保局长也造假的时候,我们的层层监管体系为何就没有过滤掉这样一位祸害环境的环保局长?无疑,在环保局长人员选拔的环节是出了问题的。你不能让一位道德不好的人当公安局长,你不能让一位思想不好的人当妇联主任,你更不能让一位不珍惜环境的人当环保局长。
 
鉴于环保事业的重要性,我们应该建立一个零容忍的制度门槛,凡是在环保执法中交换利益的,弄虚作假的,都应该驱逐出这个队伍,无论问题大小,都不要这样的工作人员,这应该成为一个底线。
 
“用面纱堵塞采样器”,我们还需要追问的是,在掩盖空气污染数据的背后,这个环保局长真的只是为了保护自己吗?是不是也保护了本该取缔和整治的污染企业?数据造假的环保局长真够脏的。
 
华图解析:雾霾天气的出现,导致公众对空气质量十分敏感,也格外关注官方发布的空气质量监测数据。这就需要官方在采集和监测空气质量时,做到绝对真实准确。然而此时却有人因为害怕空气污染被处罚,竟然想到了给空气采样器戴口罩的“馊主意”,企图通过弄虚作假逃避责任。殊不知,这不仅是一种掩耳盗铃的行为,还严重损害着空气质量监测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这种弄虚作假的行为比空气污染更可怕,更可恨。
 
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环保局长要弄虚作假呢?”说到底,还是出于政绩的考虑,因为,很多地方政府部门都建立了严格的环境质量问责机制,对环境末位的官员制定有处罚规定,一旦空气等环境质量出现问题,相关官员就会被问责,甚至遭受处罚,正是基于这种情形,所以,他们大着胆子弄虚作假,这种“掩耳盗铃”的行为严重侵害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给党和政府形象抹黑。
 
空气质量关系公众生命健康,也关系着国家环境安全。监测空气质量,采集数据,是环境治理的基础和前提,唯有采集到准确的数据,才能制定相关的科学治理措施,所以,不禁要要对数据造假的防范,还应该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治理,唯有如此,才能确保公众自由地“深呼吸”。与此同时,还需要我们的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时刻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不为私心所扰,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惑。心存敬畏之心,不搞沽名钓誉的政绩工程,面子工程,以实干精神干事创业,才会让我们的政风行风得到根本好转。除此之外,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拿出切实可行的考评办法,对搞形式主义造成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损失与浪费的,要依法依纪从严处理,从根本上抑制为政绩造假之风。
已阅读28% 查看剩余内容
编辑:华图教育

为你推荐

  • 推荐
  • 教育
  • 政治
  • 经济
  • 文化
  • 社会

延展阅读

高分经验更多>

下一篇

国考面试热点:空气采样器戴“口罩”折射错误政绩观

空气采样器本是实时监测空气质量的,作为国家直管的西安市长安区监测站,不经允许任何人不得入内。然而,西安市环保局长安分局主要官员出于自身政绩考量,偷配钥匙并记住密码,用棉纱堵塞采样器,致使数据异常,引起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注意。警方立案调查后,目前涉案人员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