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图教育 面试热点

您当前位置:首页 > 面试热点 > 教育

2017国考面试热点:广州小学生踢假球,该道歉的是谁?

  来源: 华图教育  关键词:2017国家公务员面试热点,,国家公务员,国家公务员

点击领取备考干货

面试热点相关背景

近日,在广州市一场普通的U11年龄段的比赛中,出现了球员将球踢向自己球门为对方进球的奇景。“小学生打假球”事件一经曝光,立即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关注,十来岁的孩子为什么要将球踢向自己的球门?记者进行了追踪,发现这场比分为25:2的比赛,让一个球队在净胜球上实现了反超,最终夺冠。(10月10日人民网)

面试热点独家解析

@新京报刘雪松:10岁多点的孩子,足球竞技的门道都还没摸到,假球已经踢得恬不知耻,体育的精神已经踩在脚下,不禁让人感慨,中国的大人踢足球没出息是有道理的,看看这些踢假球的孩子,就可以想象未来。在广州举办的这项U11青少年足球比赛,整个就处在一个缺乏公平竞争的赛制当中。tikitaka队往自家球门里踢假球,是因为先前输给青苗队后,曾经向组委会投诉对方28号队员“货不对板”,而这名球员正是青苗从恒大足校召回的球员;组委会对球员的年龄也没有设限。由此可见,受害的青苗队,本身在队员年龄上就不是一个“纯洁”的队伍,他们同样也是施害方。在这样的赛制中,不仅容易催生假球,即便没人假踢,它最终的成绩也是不公平、不真实的。孩子踢假球不是天生具有的,而是因为成人世界的操纵与渗透。孩子们没有天生的踢球技能,同样也没有天生的踢假球意识,他们的假,是包括赛制漏洞在内的规则,被教练、领队、赞助商甚至家长等成人的功利化所利用,一点一点催生出来的。

@人民网蒋萌:这场业余的不能再业余的儿童足球赛,却受到了媒体的关注报道,引发了包括中国足协在内的重视,是因为小球员往“自家门”里射的赤裸已不能再赤裸,25:2的比分假的不能再假。这种非利益攸关性的关注说明,社会仍具有基本的是非观与底线性的耻感。表面上看,是孩子“突破”了社会容忍的底线;但从深层着眼,作为成人的一面镜子,孩子们在比赛中“大放水”,何尝不体现出某些成人的丑陋意志与授意引导?在社会树立诚信、强调精神、激励奋进的今天,某些人居然连儿童足球赛都不放过,耍鬼把戏、教唆作假、公然献丑,社会能否视而不见?这并非小题大做,而是在人们习惯抨击环境弊端、体制机制问题之时,不能忽视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有普通人参与的“小丑”。事实上,某些群体性的逐步“沦陷”,恰恰是因为“以善小而不为,以恶小而为之”。很多坚守需要从自身做起,杜绝“假、丑、恶”更应从娃娃抓起。

@光明网谢伟锋:由小学生参加的U11年龄段比赛,最终祭出了如此高规格的处罚,可谓是极其罕见。更罕见的是,把球踢向自己家球门,以此创造出“25:2”的悬殊比分,这样在成人世界都难以完成的“高难度假球”,竟活生生地被一群十岁左右的孩子给炮制出来。虽然,这只是小学生级别的竞技,但把此称为中国足球的丑闻,也不为过。

中国足球从来不缺乏丑闻,尤其是“打假球”所引来的风波,更是无出其右。从惩治假球而引发的足球反腐风暴中,金哨陆俊锒铛入狱,足协高官纷纷落马,祁宏、申思等足球骄子偶像坍塌。打假球几乎让中国足球推到重来。如今,中国足球好不容易捱过寒冬期,步入到烈火烹油的市场繁荣,但冷不丁窜出来的“小学生打假球”事件,着实会让人打个“冷战”。

这个“冷战”,既是不堪回首于过去的黑色记忆,更是不敢相信丑闻主角“击鼓传花”到了天真的孩子身上。“小学生打假球”的导火索,或是因组委会方面对赛事组织的不严谨,也或是家长自己的意气用事。但,种种积累出来的负能量,最后是通过孩子们释放出来。因为打假球,一只原本铁定夺冠的小学生足球队被硬生生地挤下颁奖台。纯洁的世界崩塌,让失落的孩子发出了“足球怎么能是这么踢的”的不解和追问。痛心的是,谁都无法给他们一个遣怀的回答。

中国足球已输在了起跑线上,连续6届无缘世少赛,连续5届无缘世青赛,这些耻辱记录都在延续。再联想到中国青少年足球“测骨龄”的造假丑闻,其作弊方法花样百出,而这些结果则是后患无穷。中国足球难以摆脱“假”的怪圈,真乃时也命也。现在看,不管任何级别的造假,对始作俑者的彻查严处,只能算是亡羊补牢,但愿为期不晚。

@东方网罗志华:不起眼的小赛事之所以引发大关注,这是因为,打假球的虽是场上的小学生,但指使他们的,却是场下的大人。小孩子可以不懂事,可以任性,但大人不应该如此,作为教练及孩子周围的其他相关人员,对于打假球的危害不会不知,明知有害却放任或鼓励孩子们打假球,这让人难以接受。

更重要的是,当前足球改革已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各项改革举措正加紧实施,包括打假球等在内的不良行为得到了治理。而另一方面,足球从娃娃抓紧、足球进课堂将成为现实,中小学生当中俨然已掀起了一股不小的足球热。在此背景下,突然出现的小学生打假球事件就显得格外惹眼,格外不合时宜。假如类似歪风蔓延开来成了气候,足球改革的成果势必因此打折。

孩子是足球的未来,许多足球场上的事放在大人面前还算小事,但放到孩子面前,就成了大事。这场球赛就是如此,它影响的不仅仅是一场赛事,而是一座城市某个年龄段孩子的足球风气,孩子们的可塑性和模仿能力很强,假如这股风气不及时刹住,很难预料会造成多大的影响,势必在许多孩子的心里埋下打假球的“种子”,等他们长大成人后这些“种子”就会生根发芽。

对于许多关心足球的人而言,他们可以接受十次失败,但不能接受一次假球;同样道理,他们可以接受反复输球的现实,但不能失去对未来的信心、对下一代的希望。而孩子们打假球正好触及到了这些痛点,民众关注这事,是因为他们不能失去未来。对于足球教育而言,风气正才会技术高,发展足球理应以德为先,即使没有能力将较高球技传给孩子,也至少应慎防将不良做法下传。

华图解析:一般情况下,像小学生之间的,且是广州市几家足球俱乐部自发组织的邀请赛,这样一场足球赛,很难引起社会的关注。然而,此次 “小学生打假球”事件经媒体曝光后,社会关注的程度,已远超球赛本身的价值,这一现象令人始料未及,而这背后隐喻的现状更是让人感到尴尬至极,也把公民教育问题推上了风口浪尖。

公民教育力求塑造一个具有独立完整人格的现代社会人,就是要使每个人成为自主的、负责的、具有行为能力和创造力的人,从而拥有民主法制观念,公平正义理念。而在踢假球这件事酝酿发酵的过程中,我们看到公平理念似乎完全缺位了,比赛成为手段而非目的,不仅对球员年龄放宽限制,而且是由家长而非教练带队,这也埋下了最终踢假球的祸根。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讲,在孩子人生中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的家长,更应该向孩子展示正面的示范作用,怎么能让小学生在入门阶段就连基本的体育精神和规则都不要了呢?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当下公民教育的薄弱和缺失,家长和孩子都在一种集体无意识中丧失了对社会秩序的维护,令本该一尘不染的青少年足球赛蒙上了灰尘。

说实话,一场比赛的得失并不重要,只要我们认真对待每一次比赛,让自己的努力不付诸东流,让对手倾尽全力,这样的胜利才更加真贵,意义才更加非凡才,同时也是对自己和对手的尊重。而这场小学生的足球赛,25:2的比分输掉的不仅仅是比赛,还输掉了孩子的纯洁,输掉了体育精神,甚至输掉了体育的未来。

已阅读28% 查看剩余内容
编辑:华图教育

为你推荐

  • 推荐
  • 教育
  • 政治
  • 经济
  • 文化
  • 社会

延展阅读

高分经验更多>

下一篇

2017国考面试热点:未成年伤人喊无罪,是谁给了他无罪的权利

出生于1998年的胡某从云南到浙江义乌打工,在打工期间结识了“小宝”等几位朋友,还交了一个漂亮的女朋友。因朋友惦记自己女友,未成年的胡某与朋友约架,结果致对方多人受伤,自己逃至外地。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其在斗殴过程中,居然口口声声喊:“未成年杀人无罪”。(《劳动报》12月6日)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