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图教育 面试热点

您当前位置:首页 > 面试热点 > 政治

公务员面试热点:“公务的士”是“服务”过头的表现

  来源: 华图教育  关键词:公务员面试热点,面试热点,公务员,公务的士

点击领取备考干货

面试热点相关背景

日前,福州公交出租车公司首批投入的100辆“公务的士”,将针对各用车单位不同需求,提供实时用车、会务或中长途用车、定点保障这三种服务。而除了提供公务用车定制服务,“公务的士”还可为公务员家庭用车提供服务,但乘车人员必须要出示公务员证件,才可以搭车。因私个人出行的公务员可享受8折优惠:“只针对公务员,上车前,证件证明要给我们看。”(9月25日《京华时报》)

面试热点独家解析

@新京报张贵峰:如果设置“公务的士”是合理必须的,那其他行业是否同样也应设置相应的“××专用的士”?如此一来, 充斥各种“专供”“特供”的市场服务秩序,究竟是真正公平的市场服务,还是一种异化的特权服务?众所周知,无论传统的巡游出租车,还是新兴的网约车,出租车在提供服务时“挑客”、“拒载”,都是一种法律明确禁止的行为。如据交通运输部《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规定》,出租车驾驶员“不得拒载、议价、途中甩客”。这种背景下,福州公交出租车公司设置“公务的士”,强调“必须要出示公务员证件,才可以搭车”,事实上已明显涉嫌“拒载”违法。福州公交出租汽车有限责任公司是福州市公共交通集团旗下的全资子公司,福州市公交集团是国企。如果不能实现盈利,实质上,还是由公众为当地的公务员出行买单,等于在车补之上再加一笔补贴。

@人民网蒋萌:福州车改办针对“公务的士”回应,完全属于市场行为,政府没有参与,没有给予任何投入与补贴,也没有签署任何合作协议。福州公交出租汽车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认为公车改革后公务员用车市场潜力巨大,“公务的士”是旨在开拓市场的商业行为。如此看来,这事似乎是福州公交出租公司搞的“一厢情愿式特供”。公交出租车公司凭什么认为公务员会选择“公务的士”,而不是普通出租车或网约车?是价格上有优势,还是服务上更优质,再或是“非公务员与官眷勿乘”能体现某种特权?如果“公务的士”真比普通的士更值更好,福州公交出租车公司在对公务员与官眷搞“超国民待遇”的同时,必然会广受公众质疑,是在自行放弃更广阔的“民用市场”。如果“公务的士”并不比“普通的士”更好更值,且要由公务员自掏腰包乘坐,公务员何必买“公务的士”的账?福州车改办负责人还表示,公车改革社会关注度高,企业创新服务不能借机炒作,更不应因此引起公众误解。说白了,“公务的士”不伦不类,闹不好“里外不是人”。

@京华时报:在公务用车改革的“换挡期”,一些地方都在尝试进行配套制度改革,“公务的士”等改革方式也不是第一次出现。福州“公务的士”作为一种增量改革的新尝试,具备一定的探索意义,至于效果如何,有待在实践中观察,目前不好贸然下结论。先说说民意,公众需要什么样的公务用车改革?顶层设计为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所定的基调是,“坚持社会化、市场化方向”。按公众理解,社会化、市场化改革,就要一竿子插到底,公务用车由社会来办,不再姓“公”。现在,既有传统出租车,又多了网约车,市场供应是充足的、有保障的。而在公务员层面来说,既然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全面推开,各级财政花了不少钱进行赎买,车改补贴也都陆续下发,公务员就应该像普通老百姓一样,该自己开就自己开、该坐公交就坐公交,适应新形势,进入新常态。

此次福州“公务的士”之所以引起社会关注,是因为公众对决策过程和实践结果,还是有质疑与担忧。比如,福州公交出租汽车有限责任公司是福州市公共交通集团旗下的全资子公司,而福州市公交集团是“一家具有60多年历史的国有企业”(见其官网),地方国企提供公务用车服务,如何操作才能体现公务用车改革“坚持社会化、市场化方向”?此举究竟是出于当地政府部门的行政命令,还是公交出租汽车公司主动“献媚”?是一种以经济利益为导向的市场行为,还是不计成本地满足某些人的老习惯?假如企业经营赚不到钱,是任由地方国企亏损,还是向政府要财政补贴……凡此种种担忧,需要有关方面进一步保持沟通与回应。

也就是说,公车改革事关公共利益,公众不希望看到公车改革之后,还有人手中拿着公车补贴,屁股还沾着“公车”的光;而地方国企姓“公”,国有资产应当用好,产生充分的经济及社会效益。因此,地方国有企业进入公务用车市场,要严格按照社会化、市场化的逻辑,决策、经营过程公开透明,并对经营绩效进行审计,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同时,“公务的士”要成为“阳光的士”,用信息公开满足公众知情权,为社会监督创造良好的条件。如此,“公务的士”才能与民意形成良性共振。

@新快报斯恪:无论是取消一般公务用车,还是推行货币化改革,公车改革的目的都在于去特权和降低财政负担。“公务的士”恰恰反其道而行之,以市场之名,重新恢复公车。从权力运作上说,公车改革没有回头路,任何试图变相恢复公车的行为都不能得到支持;从法规上说,巡游出租车不得挑客,对因私出行的公务员八折优惠,更构成对于普通乘客的歧视。私家车已经这么发达,网约车也蒸蒸日上,一般公务出行完全可以通过市场解决,所谓“公务的士”还是省省吧。

@长江网张传超: “公务的士”这个新鲜事物一经爆出,立即引发舆论的热议。社会舆论对此事件形成了观点鲜明的两方,一方观点认为“公务的士”是公车改革的有益探索,指出实行公车改革可能会影响公务活动,而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配置随叫随到的市场化出租车。但是,市场化出租车包括网约车也未必能够满足随时可能发生的紧急公务活动,比如临时开会、出差、救灾、处理突发事件等。而“公务的士”正好有效解决了这个问题;另一方的观点则是“公务的士”是媚权思维的变种。“公务的士”以一种特殊的标志体现,并服务特别的群体,“公务的士”变成新的特别符号。特别是公务员因私出行单趟按表打8折收费,会招致群众的不满意,这样的“公务的士”就是媚权思维的变种。

我国之前的公务用车制度在多年的实践中凸显了众多的弊端,广大干部群众对公车使用过程中滋生的各种不正之风深恶痛绝、反映强烈。而当前正在实施的公车改革正是旨在消除这些弊端,一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是党政机关贯彻落实改进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八项规定精神的一项重要措施;二是节约开支。通过推进这项改革节约政府开支,建立节约型政府,可以把节约的财政资金更多用在刀刃上;三是通过社会化、市场化保障,合理有效配置资源。

笔者认为,“公务的士”有违中央实行公车改革的初衷。公车改革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推动党政机关改进作风、密切联系群众。长期以来,在社会上很多人心目中,公车是领导身份和社会地位的象征,是特权的标志,许多人把公车当作一种级别待遇,当作炫耀身份的本钱,在车辆配备使用中争相攀比,不断追求豪华配置和舒适标准。而当前的公务用车制度改革首先就是要改掉公车使用过程中的特权思想和封建等级观念。“公务的士”却人为地划分社会阶层,指定某一阶层及其亲属能享受高于其他社会成员的服务,使公共交通资源为某一特定群体服务,成为了变相的“公车”,这是与中央反复强调的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相悖。

公车改革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举措,公务员们放弃交通专享的特权,多坐坐公共交通工具,在工作生活中更贴近百姓,与群众打成一片,与群众心贴心,才能更好的为百姓服务,做到真正地为人民服务。放下特权取消专车接送,而去乘公交、骑自行车,这样既环保,又亲民,这才是政府进行公车改革的真正目的所在。

华图解析:顾名思义,“公务的士”就是服务机关单位的出租车。应该说,在市场竞争中遭受网约车持续挤压,而在内部的哥因份子钱过高不断“造反”的情况下,出租车公司开拓公务用车市场是一个创新之举。它既能解决车改后公务车捉襟见肘的窘迫,也能帮助出租车公司找到一条差异化运营之路。

但是,为什么“公务的士”刚推出就饱受争议,究其原因,首先,作为一项重要的改革部署,公务用车改革被寄予厚望--有利于节约行政开支、消除铺张浪费、破除“官本位”。 福州“公务的士”统一采购帕萨特1.8T行政版,对普通公务员来说,明显是超标的。“公务的士”明显有违车改初衷。其次,“公务的士”不仅为公务员办理私事提供了8折优惠服务,还可以为公务员家庭提供服务。公务员车改已经发放了补贴,再这样享受特权,无疑是公车私用的再续。

所以,福州推出的“公务的士”,不管能否发挥作用,能发挥多大的作用,都应当赶快取消,切莫再成为架在公务员与其他群体之间的一堵墙,成为恶化公务员与其他群体关系的催化剂。公务员队伍形象的改善,需要公务员们从一点一滴做起,也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密切配合。只有这样,公务员才不会成为舆论的焦点,才不会出现细小之事也能发酵成大事的现象。

已阅读28% 查看剩余内容
编辑:华图教育

为你推荐

  • 推荐
  • 教育
  • 政治
  • 经济
  • 文化
  • 社会

延展阅读

高分经验更多>

下一篇

国家公务员面试热点:福州推出“公务的士”且慢且慎之

据媒体报道,福州公交出租汽车有限责任公司推出100辆“公务的士”。首批投入的“公务的士”,将针对各用车单位的不同需求,提供实时用车、会务或中长途用车、定点保障这三种服务方式。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