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图教育 面试热点

您当前位置:首页 > 面试热点 > 就业

公务员面试热点:8年考公务员62次,“唯公务员论”的病得治

  来源: 华图教育  关键词:面试热点,公务员,8年考公务员62次,公务员面试热点

点击领取备考干货

面试热点相关背景

“公务员是我的信仰”。河南青年孙海岩8年花费八 九万考公务员62次。因为以笔试第一的成绩入围浙北某市法检部门岗位面试,于是他撕粹了第63张准考证。8月1日,孙海岩把他的经历分享到了一个公务员考试论坛,迅速成为热帖。(8月17日南方网)

面试热点独家解析

@红网易国祥:不否认当初人品正、口才好、乡亲赞的驻村乡干部张峰成为孙海岩的偶像,其中包含着价值选择,是一种可贵的“初心”,但2011年,孙好不容易当上了保定安新县的公务员,工作一年多就辞职,他“坦率地说,浙江经济发达收入相对较高。浙江的这个岗位年收入预计超过十万。”跟许多年轻人一样,当上公务员已经不是他的目的而是手段。

用一种手段掩饰真实的目的本身没有必要,更不能把手段当成信仰。这对于一个无数次参加笔试面试的考生,不能不说是政治理论基础与行政伦理修为的瑕疵。在体制内一次次地得陇望蜀、不停地考试创下的纪录,恰好说明一个人对自己的定位、对机会的把握、对职业认知与规划是缺乏理性的。对曾经供职单位的忠诚度,对亲人感受的体谅,都因为对所谓“信仰”的固执而显得相当不圆满。

今年七一央视《开讲啦》节目中,有位大学生党员这样表白自己的信仰:“当你面对一些特殊的复杂的情况,甚至面临困难的时候,你仍然保持着希望、保持着善良、保持着客观公正、保持着智慧。”信仰不是某个符号,更不是哪种职业,而是核心价值选择。如果这位“考霸”不定位好自己的信仰,即使他不再“公考”,还将会以其他方式折腾自己。一个善于识人用人的单位一定会对这样的考生保持审慎观察的态度。

@新华日报叶传龙:诚然,现代社会每个人都有选择理想职业的权力,只是这种选择需要顾及社会现实和个人实际,要考虑到个人的兴趣爱好、职业特长、劳动强度、收入报酬等综合因素,一味地瞄准公务员职业,非公务员不干,则反映出职业选择上的不成熟和不理性。

频繁参加考试增加了社会成本和个人的投入。据悉,当事人参加考试8年来共花费了八九万元,其中大部分是父母所出。毕业后没能为家庭减轻负担,反倒要家里继续供养,于心何忍?即便家里能承担得起这些费用,8年62场考试,把大好的时光花在了赶考路上,这笔时间账又该如何计算,人的一生究竟有几个风华正茂的8年?在8年62场考试中,当事人也被录取过,如特岗教师和某县公务员,但因为职业和收入问题,他多次弃职再考,此举很像“猴子掰玉米”--最好的目标永远是下一个。从中也不难看出,当事人的求职心态存在问题,这山望着那山高。所谓的“信仰”已如浮云,真正支撑他的是“含金量高”的饭碗,考上公务员无非是追求工作轻松、稳定、福利好,看来他是为“死也要死在体制内”做了一回活广告。

《儒林外史》中的范进从20岁开始参加科举考试,直到54岁才得以考中,孙海岩考试年限没有范进长,考试次数已远远超过他,尤其是获悉考了浙江某地第一名之后手撕另一场考试准考证的举动,与范进中举后在集市上狂奔,拍手大叫“好了,我中了”何其相像。其实,体制内外本无好坏之分,无论在什么岗位,都能为人民服务。随着收入分配阳光化,公务员热也开始降温。此时的8年62场考试,更像是一株畸形而病态的标本,给求职者提供了一例反面典型。

@中国网曹瑞晓: “公务员”考试是历年来队伍庞大的大军,是许多人眼中的“香饽饽”,但是这几年来公考也有些“降温”,可是也有人说孙海岩的行为是对社会资源的浪费,是社会“病态”产生的结果,但是我觉得我们每一个人的价值取向都应当被尊重,“公务员考试”是他的信仰,这是他坚持八年的不竭动力,我们无需分析他应当是被理解还是嘲笑,我们当代年轻人更需关注他背后的这八年付出的劳动和汗水,和他一直以来坚持的“梦想的力量”。

“互联网+”呼啸而来,这是一个多元化的时代,每个人都生活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每个人都有自由表达的权力,但是每个人的价值选择也都应当被尊重,我们很难说这些评论都没有道理,但我仍然觉得,当一个新闻公布于人们的实现之前,这个人就被放到“镁光灯”下一般,人们会过度放大,当人们拿着“放大镜”来看待这件事情时,就会容易片面。但是我们应该清楚地看到孙海岩的事情只是个例,如果说整个社会都呈现出这样的价值取向,那这社会应当是“病态”的社会了。这是一种小概率事件,人们通过小概率事件来得出的结论就很难经得起推敲,不能过度放大。

由于公考体制的改革,公务员群体的“灰色收入”也逐渐被挤压,公务员辞职的现象也是屡见不鲜,有的官员选择回乡务农,有的官员则选择“下海经商”,如果说孙海岩的八年坚持换来的是公众对公务员群体的一种“病态”,那么这岂不是自相矛盾。孙海岩出生在豫南某国家级贫困县一个小乡村,小时候,驻村乡干部张峰经常住在他家。年轻的张峰为乡亲们讲政策、断纠纷、跑手续,每天忙得不可开交。幼小的孙海岩似懂非懂,却把人品正、口才好、乡亲赞的张峰当成了偶像。他才立志考上公务员,正是这种“偶像”的榜样力量,才推动他八年来的坚持,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孙海岩,可能会在今后的公务员工作中真正为民造福,这不应该赢得公众掌声吗?

不要用“放大镜”过度解读孙海岩八年连续62次公考时间,在这个多元化的价值背景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追求,这八年来的坚持何尝不是“不忘初心”的另一种解读呢?总之这只是一个个例,我们更应当关注的是榜样的力量下八年来坚持用汗水换来的收获的喜悦,回归初心。

@东方网毛雅红: “恒心”与“毅力”是非常宝贵的品质,当然是值得被称颂被弘扬的,而从这件事中,笔者恰恰以为当事人最缺的就是这两样东西。一个人的精力有限,当执着于一件事时,对其他事情的关注必然会下降。就报道来看,他每一两年就换个工作,这期间又途经多地公考,说得难听点就是“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心思不在这儿,可想而知他的工作态度是怎样的?工作的积极性是怎样的?工作成果又是怎样的?再加上他这么频繁的报考,甚至过了笔试又不去面试,是否也是一种资源浪费?

他说想当公务员是因为幼时受到了一位人品正、口才好、乡亲赞村干部的感染,那位村干部为乡亲们讲政策、断纠纷、跑手续,每天忙得不可开交,让他埋下了深深的公务员情节。看看他经历过就职过的这些职位,不论编制是不是公务员,所体现的职业精神导向都是“利他”主义的,也就是为人民服务这一点,与公务员的精神是不谋而合的。笔者以为,在这一认知上他又出现了偏差。“公务员”这个职位不应该成为一种信仰,公务员“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求真务实、开拓创新,顾全大局、团结协作”的精神才值得奉为信仰,才是有价值的追求。

最后,笔者想说,其实社会才是人才最大的历练场,如果真希望能为老百姓干实事,无论是在什么岗位上都能发光发热,都值得受人尊敬,实在没必要在“考公务员”这件事上死磕,这不是个人生存之福,也不是社会发展之福。

@陈立民:就择业来说,有人追逐高薪,可能会频频跳槽,有人渴望稳定,可能会不思进取,这都是常见的现象,为何孙海岩的举动会被人诟病、引起争议,说到底还是因为“公务员”这三个字好似一针兴奋剂,触及到人们内心敏感的角落。就像个别公务员辞职的案例,会被解读成“公务员离职潮”,道理是一样的。如今公务员职业早已不再神秘,特别是基层公务员,说到底也只是一份普通的工作,没有传说中的光鲜亮丽,更不是什么社会特权阶层,此中甘苦和冷暖只有身在其中才自知。加班加点、收入不高可能是一种常态,而身份敏感、责任重大却是不争的事实。

公务员这个职业也像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来,城里的人想出去。或许孙海岩们在拼尽全力挤进这座围城后,发现这份工作并不如想象中的那么美好,会产生失望情绪,回归正常心态;城外的人在慢慢了解城里的状况后,也学会了“冷思考”,淡然处之。在长期的选择和被选择之后,留下的是真正适合的人,公务员队伍会更加纯洁,更能担负起使命和重任。

所以,有“公务员梦想”并无不可,也不必苛责。随着公务员改革和社会制度的日益完善,越来越多的人能够理性看待公务员职业和公务员群体,公务员的诱惑力在慢慢减少,而责任却在逐渐增加,这正是社会的一大进步。

华图解析:最近两年报考公务员考试的人数略有下降,但是公考的热度依旧没有多大变化。一是,公务员职业的优势,稳定且有保障;二是大众的“官本位”思想,赋予了公务员神圣的色彩。孙海岩坚持8年的公考路,想必也逃不过这两个原因。

对于孙海岩这种“公务员梦想”,虽然很多人觉得是出于一种生存的无奈和对体制的渴望,但,不得不说,这又何错之有呢?从这位“公考狂人”联想到“高考钉子户”,他们同样偏执,有自己的“梦想”,不论初衷如何,这既没有违反法律,也没有损害他人,于情于理也是不应该受到苛责的。

有人认为人的一生就应该“折腾”这样才能活得精彩,可也有人认为吊死在一棵树上活得狭窄。不管是那种方式,都是一种人生经历,所以,对于孙海岩的经历我们更多的理性看待,正所谓人各有志,对于别人的人生我们没有指手画脚的权力。但是,他的“信仰”不应过多的影响我们的生活,这样的“信仰”也不值得推崇。只能说,随着公务员改革和社会制度的日益完善,越来越多的人能够理性看待公务员职业和公务员群体,公务员的诱惑力在慢慢减少,而责任却在逐渐增加,这正是社会的一大进步。

已阅读28% 查看剩余内容
编辑:华图教育

为你推荐

  • 推荐
  • 教育
  • 政治
  • 经济
  • 文化
  • 社会

延展阅读

高分经验更多>

下一篇

公务员面试热点:毕业生“慢就业”现象,真的就不好吗

11月,校园招聘迎来高峰期。有数据表明,201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在770万以上,加上出国留学归国人员以及处于待业的往届毕业生,预估届时将有1000万人竞争有限的工作岗位。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2016年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仍然不乐观。在大学生群体当中,近两年“待定族”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