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福建(秋季)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

给定材料:

材料1:

非典在人们心中投下的阴影渐渐淡去,有关非典的血的教训也很快被一些健忘者抛诸脑后,随时随地乱吐痰之类的陋习死灰复燃。为此,有识之士忠告国人,切勿“好了伤疤忘了疼”。这话,并非危言耸听。法国启蒙主义思想家伏尔泰说过:“习惯是一枚巨大的飞轮,往往卷土重来。”请看,某报记者日前对某地汽车站售票大厅的现场目击:一青男青年信步走来,蓦然驻足,狠狠拧了两把鼻涕,手往地上使劲的甩了甩,然后就着裤子擦了擦;一女青年捧着一把瓜子,昂昂然踱着方步,边磕边踱,一声又一声脆响,瓜子壳纷纷落地上;一中年男子正在排队,忽然转头,“噗”地一口痰直射墙上了,发现记者正在注视他,神情尴尬的笑笑,连声说:“旧习难改,旧习难改......”

材料2:

据权威部门透露,从明年起,福建省将每年6月24日定为全省“公共卫生日”。有关人士说,此举旨在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营造整洁舒适的公共环境卫生。

材料3:

防疫专家提醒人们,凡是“脏、乱、差”的场所,往往都是窝藏老鼠、招引苍蝇、孳生蚊虫、隐伏蟑螂的“乐园”。仅这“四害”身上,就携带着数百种细菌、病毒和寄生虫,可能传播包括鼠疫、疟疾、霍乱、伤寒、登革热在内的数十种流行病。防疫专家还指出,正是随地乱吐乱扔之类的卫生陋习,造就了“脏、乱、差”场所,为许多可怕的疾病提供了流行的土壤。换言之,良好的公共卫生习惯,正是防治各种传染、保障生命健康的前提。

材料4:

非典时期,一则流传很广、颇为经典的手机短信如是说:没有人理会你的哭泣、痛苦与欢颜,如果你为此发愁,那么,请当众咳嗽一声,担保你令万众瞩目。

材料5:

那场4去年年底、刚刚平息的非典之灾,令国人心有余悸。作为意外的清醒剂,它以数百生命为代价,让国人对自身的卫生陋习进行反思。像随地吐痰扔垃圾,面朝路人刷马桶,不掩口鼻打喷嚏,旁若无人猛咳嗽,纵容孩子当街便溺......这些本属于个人卫生习惯,早已习以为常、微不足道的“小节”,如今成了街谈巷议的热点,成了众矢之的。

材料6:

有人说,中国开始了一场“整治陋习运动”。据报道,北京数千名环卫工人巡逻于大街小巷,监视着乱扔乱吐者;广州街头密布摄像机,随时录下乱吐乱扔者的丑行;厦门市市容监察大队在全市公共场所,发起“向随地吐痰者宣战”的专项整治行动,从5月13日至6月11日,纠正教育2763人次,处罚1942人次。

材料7:

在非典病毒的来源被归咎于野生动物之后,许多城市的野味馆顿时“门前冷落车马稀”。普通餐馆的菜单上,也取消了有关野味的名录。那些收购来的蛇呢,一不小心就逃逸,给附近居民造成安全隐患。据说,一些城市的警方已经组成捕蛇队,四处搜捕逃亡之蛇。

材料8:

对许多城市来说,随地吐痰都是管理上的“老大难”问题。早在1984年,上海市就出台规章,宣布乱吐痰行为违法,处以每次0.2元罚款;1988年,上海市流行甲肝,对乱吐痰的罚金提到每次10元;2002年4月起,罚金再次提高,提到每次50元;今年4月25日起,罚金提高到每次200元。香港队吐痰者的处罚更重,从今年4月起,开始以法院传票方式控告随地吐痰者,并处以每次1000港元的罚款。从上海和香港队乱吐痰者的罚金“含金量”之大,可知重典整治公民卫生陋习已是法治社会的必然趋势。新加坡等国整治国民卫生陋习的经验早已表面,文明有时是“重罚”出来的。

材料9:

常言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那么,重罚之下是否必出“良民”呢?从实际情况看,答案似乎是否定的。在风景秀丽的度假区里,有人随地吐痰,让管理员逮了个正着,罚款50元。他毫不申辩,大大方方掏出100元,又吐了第二口,潇潇洒洒扬长而去。

材料10:

日本人少有吐痰乱扔的习惯。据考察,这与日本人从小被施以“不要给别人添麻烦”的教育有关。在日本人眼里,随地乱吐乱扔,无异乎给别人增添麻烦,造成伤害。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这样一句话:“从小就养成这样或那样的习惯,这不是一件小事,它非常重要,比一切都重要。”社会学家也认为,习惯的力量是一种强大的法则,这个法则决定人类的言行举止。

材料11:

 “中华环保世纪行”的成员们,最近在不少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发现,有人在景区内兴办养畜场,致使景区内粪便横流,污水四溢,臭气熏天。

材料12:

有人对随地乱吐乱扔、不掩口鼻打喷嚏之类行为辩护,说完全属于个人习惯,充其量不过是个人教养问题,根本谈不上“道德问题”。在开放社会里,公民的生活习惯属于个人自由,是受法律保障的。有人反驳说,非典教训我们,“病从口入”与“病从口出”二者都是不可忽视的。过去强调把好自身“进口关”,那是对个人自身负责的小德;如今强调把牢自身“出口关”,才是对他人、对社会负责的大德。创造良好的公共卫生环境,是全社会共同的健康保障。讲究卫生,既是个人需要,更是社会责任,是起码的社会公德......看来,针对随地乱吐乱扔、不掩口鼻打喷嚏之类现象,至今仍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材料13:

保持环境整洁带来舒适与方便,任何人想必都感触甚深。这首先是为了自己。有人很注意个人卫生,居家井井有条、一尘不染,出门衣冠楚楚、风度翩翩。就是这样一个似乎举止优雅的任,在公共场合也免不了乱吐痰乱丢垃圾。为何?原来,他信奉的是:“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材料14:

根据社会学原理,每个人都有后天培养的特殊习惯,因而成为与他人有所不同的个体。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我们不能正确对待彼此间的习惯差异,就不可避免产生矛盾冲突。一个成熟的人,要学会尊重彼此间的习惯差异,千万不要以自己的好恶来品评他人,更不要强求他人按自己的习惯来生活、行事。由此推理,随地乱吐乱扔、不掩口鼻打喷嚏之类行为,属于个人特殊习惯,既无可厚非,更不能强制改变。

材料15:

最近,张小姐很为一件小事忧心忡忡。那天,她上商场选购化妆品。依照习惯,她要先试用一番。恰好有一位顾客和她同时看中一款口红,那位顾客拿起试用品就往嘴唇上涂。轮到她试用了,导购小姐未作任何处理就将那支口红往她唇上涂。防疫专家认为,张小姐的忧虑不是多疑的。口、鼻、眼等都属于窗口器官,如此试用化妆品,如果顾客中有人患肝炎、痢疾、伤寒等传染病,都极有可能传播给别的试用者。看来,即便是生活“小节”,也非“拘”不可。

材料16:

在韩国小区里,管理人员一旦发现有人不按规矩乱扔垃圾,尽管左邻右舍抬头不见低头见,也一点面子不给当场批评;有时,管理人员还会将“不规矩”的垃圾拎出来,贴上纸条“示众”。

第1题

请用200-300个文字,概括给定资料反映的主要内容。少于或多于规定字数的,酌情扣分。

要求:

字数在200-300之间。

审题要点:

1.本题是一道典型的综合式概括题,需要概括的是给定资料的主要内容;2.概括材料的范围是全篇材料;3.字数限制在200到300字,要注意语言表达言简意赅,但是内容要准确全面。

解题思路:

综合式概括需要全面把握材料。通过前述阅读,可以概括出材料大意:材料一、列举非典后国人一些不良的卫生陋习;材料二、介绍了福建省将每年6月24日定为全省“公共卫生日”,旨在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营造整洁舒适的公共环境卫生;材料三、指出良好的公共卫生习惯,正是防治各种传染、保障生命健康的前提;材料四和材料五通过非典这一案例说明不良卫生陋习的危害;材料六、介绍了我国各地开始整治卫生陋习;材料七、介绍了吃野味陋习的危害;材料八和材料九通过对重罚能否治理卫生陋习进行了讨论;材料十、通过日本的案例说明教育对整治卫生陋习的作用;材料十一、介绍了景区内兴办养畜场的危害;材料十二、介绍了对于个人不良卫生习惯是否是社会公德的讨论;材料十三、指出因信奉“个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双”的理念导致个人对社会公德的忽视;材料十四、指出个人生活习惯和社会公德之间的矛盾;材料十五、指出生活中的一些不良生活习惯可能会导致疾病的传播;材料十六、通过韩国的案例说明严格管理对维护环境的重要性。材料繁杂且编排混乱,要准确把握材料,需要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对此进行整合。提出问题的段落有:材料一、材料七、材料十一和材料十五;分析问题的段落有:材料三、材料四和材料五,这些材料分析了这些不良卫生陋习的危害;材料十二、材料十三和材料十四,这些材料分析了这些不良卫生陋习的原因;解决问题的段落有:材料二、材料六、材料八、材料九、材料十和材料十六。按此逻辑,即可以概括出材料内容。

参考解析:

目前,国人存在一些不良卫生陋习。例如,普通群众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一些人嗜好野味,造成病菌在动物与人之间传播;商家在给客人试用商品的时候也没有采取相应的卫生保护措施;甚至也有人在景区兴建牲畜养殖场,污染了环境,也给广大游客造成了不便。这些现象造就了“脏、乱、差”场所,为许多可怕的疾病提供了流行的土壤,甚至造成非典这样严重的疫情。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国人忽视国民素质教育,不重视社会公德,没有认识到个人卫生习惯和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相关地方和部门采取了加强素质教育,加大处罚力度,进行广泛宣传的措施,整治陋习,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第2题

结合给定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议论文,题目自拟。

要求:

1.文中不能涉及个人姓名、特征和所在单位;2.字数1000-1200。

审题要点:

1.题干要求结合给定资料,自选角度,写一篇议论文,主题必须和材料相关,但是角度自选,可以选择不同的切入点;2.题干没有明确提出是否写对策建议性的文章,因此,可以写以分析为主的政论文,也可以写对对策为主的策论;3.题目自拟,尽量在题目中直接体现论点;4.注意细节要求,不要作文中出现个人信息。

解题思路:

题干中给出的信息较少,只是要求结合给定资料,自选角度。因此,写作之前,需要对材料全面把握。通过前面的分析,可以知道材料主要是围绕不良卫生陋习这一主题展开,因此文章写作也应该以此为主题。材料中分析了国人不良陋习的原因,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认识社会公德,因此,可以以此为切入点,写一篇分析社会公德对改变不良陋习重要性的政论文,也可以写一篇如何加强社会公德,改变不良陋习的策论文。当然,也可以从其他角度展开,如国民素质教育。

参考解析:

注重卫生公德  构建和谐社会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普通群众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但是,在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国人的精神文明建设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一些不良的卫生陋习往往如影随形。从马路上随地吐痰,到门前乱扔垃圾,从面朝路人刷马桶,到不掩口鼻打喷嚏,从旁若无人猛咳嗽,到纵容孩子当街便溺,这些常见的卫生陋习不仅污染了环境,而且传播了大量细菌,甚至会造成像非典那样严重的疫情,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和国人对社会公德的不够重视有着莫大的关系。几乎任何人都喜欢美好的生活环境,都知道保持环境整洁会带来舒适与方便。大部分的人也很注意个人卫生,居家井井有条、一尘不染,出门衣冠楚楚、风度翩翩。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似乎举止优雅的人,在公共场合也免不了乱吐痰乱丢垃圾。因为他信奉的是:“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也还有很多人认为这些生活习惯和个人教养有关,和他人无关,别人不应该干涉。这说明缺少社会公德,尤其是卫生公德是国人产生不良卫生陋习的重要原因。因此,我们要多管齐下,加强卫生公德教育,构建和谐社会。注重卫生公德,加强宣传,统一认识是前提。卫生公德是指有关卫生方面的公共道德准则,它是整个社会道德观念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人类为了维持正常生活秩序,在长期交往中逐渐形成的思想和行为的卫生规范。发动群众讲卫生,开展“整治陋习”运动,,不仅可以改变工作、学习环境,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而且可以振奋民族精神,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所以说,讲究卫生不只是为了个人,也是为了集体,为了全社会,是造福人类的一种美德。但是,我们现在很多人对卫生公德理解不清,没有认识到卫生公德的重要性。相关部门应该采取多种措施,如在主流媒体播放公益广告的方式大力宣传卫生公德,使大家充分重视。注重卫生公德,制定相关的法律规定,并且严格执法是关键。国人都羡慕新加坡的花园式生活环境,殊不知这样的环境是多年严刑峻法的结果。在韩国小区里,管理人员一旦发现有人不按规矩乱扔垃圾,尽管左邻右舍抬头不见低头见,也一点面子不给当场批评;有时,管理人员还会将“不规矩”的垃圾拎出来,贴上纸条“示众”。香港队吐痰者的处罚更重,从今年4月起,开始以法院传票方式控告随地吐痰者,并处以每次1000港元的罚款。从香港队乱吐痰者的罚金“含金量”之大,可知重典整治公民卫生陋习已是法治社会的必然趋势。卫生公德虽然看似是小事,但是却事关他人的身体健康,事关社会的和谐稳定。我们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疼”,而应该加强社会公德教育,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营造整洁舒适的公共环境卫生。相信随着全国各地对这一问题的重视和相关法律的逐步完善,这个问题一定能够得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