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四川省(下半年)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

给定材料:

材料1:

 据国家统计局调查,2004年全国进城务工和在乡镇企业就业的农民工总数超过2亿,其中进城务工人员1.2亿左右,广泛分布在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和乡镇企业就业,并成为城市中外来流动人口的主要来源。

材料2:

国务院研究室的调研报告显示,农民工在我国第二产业从业人员中占58%,在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中占52%,已成为支撑我国工业化发展的重要力量。2004年,农民工的月平均收入为780元,月平均生活消费支出290元,平均全年节余3000元左右。农民工群体每年带回家的数以千计的现金,成为购买农业生产资料和改善生活条件的重要来源。外出务工也使农民增长了非农产业生产经营的本领,转变了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据专家估计,目前每100个外来务工农民就有4个走上回乡创业道路。据世界银行的估计,在1988~1995年7年间,我国GDP增长的9.4个百分点中,农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生产率较高的工业、服务业,贡献了其中1个百分点;农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生产率较高的非国有部门,贡献了0.5个百分点。

材料3:

近年来,农民工犯罪问题一直呈现居高不下的局面。统计显示,2002年至2005年,某法院刑庭判决有罪案犯1189人,其中农民工为243人,农民工犯罪人数占犯罪总数的20.4%。农民工犯罪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中青年居多。上述某法院所判的243名农民工犯罪人员中,平均年龄为29岁,其中30岁以下的204人,占总人数的83.95%。二是文化水平普遍偏低。上述243人中,文盲14人,小学文化75人,初中文化154人。三是法律意识不强。四是就业情况不稳定的比例高。上述243人中,没有工作的为189人。五是犯罪类型以侵财性案件为主。

材料4:

一些用人单位不按国家有关劳动合同的规定要求与农民工建立劳动关系,要么不签合同,要么采取口头约定或者签订“生死合同”等形式来规避法律责任,减轻自己的义务。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4年在全国40个城市的专项调查显示:农民工劳动合同的签订率仅占12.5%,因劳动合同问题引发的上访占全部上访比例的18%。

四川省金堂县竹篙镇农民彭勇,2002年在都江堰市一个建筑工地打工时被工地上的钻机砸伤,造成左腿瘫痪,丧失劳动能力。但是,由于彭勇没有和建筑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单位拒绝支付任何费用。现在一家5口人仅靠他86岁的老父亲每月400元的退休金苦苦支撑。

材料5:

由于户籍限制,外来工子女进入公立学校需要交纳数千元的借读费,这远远超出他们的承受能力。大多数民工子弟只能进入收费较低的打工子弟学校就读。经费的不足导致此类学校师资水平普遍较低,教育条件非常简陋。2006年8月,北京市海淀区教委一纸通知取缔了该区的30多所打工子弟学校,原因多是“未办理办学许可证,条件不合格,违法办学”,1.5万多名农民工子弟需要寻找新学校上学,他们中的多数将面临辍学。

在南昌打工的罗贤洪向记者讲述儿子入学问题时感慨良多,他告诉记者,在城里读书真难,儿子一进校就得交齐六年的借读费。面对头痛的借读费问题,他曾与亲朋好友商量了很久,到底是在城里读书还是回农村?最终,为了孩子能够在城里受到好的教育,自己还是咬咬牙,把六年借读费交齐,将儿子送进了城里的学校。

材料6:

大量外来人口的涌入,给流入地带来了就业、居住、劳动保障、医疗卫生、义务教育等一系列问题,同时由于外来人口数量多、文化素质低、流动性强、难以融入流入地等,给外来人口的管理增加了难度。所以,各地普遍存在外来工管理难的问题。由于城乡二元制的存在,管理部门并没有给予外来农民工相同的国民待遇,而是在许多地方歧视他们,使他们有文化排斥感,难以融入流入地。政府管理的不重视、不到位,使得农民工合法权益保障机制和相应救济手段不完善,恶化了农民工的生存环境,从而诱发各种问题,这样又加大了管理的难度。

材料7:

2005年12月13日9时30分许,北京同仁医院急诊走廊,来京找工作的37岁齐齐哈尔人王建民因无钱治病,在呼救中死去。王建民是在北京火车站腹痛呕血的,120救护车曾两次把他从火车站送到该院。第一次入院时他的朋友替他垫钱打了一针止痛针,花了一元八角。这是他得到的唯一治疗。同仁医院急诊室主任称之前为王检查“没有生命危险”,因此“医院不便给患者垫钱”。据目击者称,王建民前晚在同仁医院急诊一楼男厕所门口死去,这里离最近的抢救室不到10米。

材料8:

2006年3月27日,《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发布。文中指出,农民工问题事关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维护农民工权益是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解决农民工问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任务。该意见强调,要在全社会形成关心农民工的良好氛围;社会各方面都要树立理解、尊重、保护农民工的意识,开展多种形式关心帮助农民工的公益活动;提出了涉及农民工工资、就业、技能培训、劳动保护、社会保障、公共管理和服务、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土地承包权益等各方面的政策措施。针对侵犯农民工合法权益问题突出的情况,公安部门与有关部门组织开展了清理整顿劳动力市场秩序专项行动,共追发、补发拖欠农民工工资3800余万元,退赔求职者求职费用1363万余元。江苏、北京等11省、直辖市公安机关建立了流动人口管理协调会晤机制,积极开展警务合作。

材料9:

2004年6月,浙江诸暨市警方提出“外地警察协管外来人口”的思路,并与贵州、江西两地警方协商。同年10月,贵州两名民警来到店口,11月江西永丰将警务合作扩展为政务合作,不仅派出一名警察,而且还派了两位负责劳动就业和计划生育的干部到店口来参与配套管理。自从“老乡民警”、“老乡干部”来了以后,诸暨市没有发生过一起大的外来人员群体性的闹事事件,以至于该模式在浙江其他地区渐有流行之势。不难发现,因为老乡与老乡语言相通、风俗相同,这就为“老乡管老乡”提供了先天性的地域资源;而同在异乡,老乡是“自己人”,自己人就会帮自己人说话,这就为“老乡管老乡”奠定了心理优势。2005年12月底,中央政治局委员、公安部长周永康在浙江省诸暨市聘请“老乡干部”管理外来人口的有关材料上作出批示,要求提出工作意见,之后又连续批示要求总结提炼有关经验,经过试点后推广。

材料10: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杨建华认为,“店口经验”很好地挖掘了“老乡”这个传统人际资源,用以为现代社会管理服务。这种管理模式有利于节约管理成本,提高社会管理的效率,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但从长远来看,外来人口还是要倡导融入流入地社会,那时“老乡警察”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但是,在现阶段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店口经验”值得肯定,具有特定的价值。

上海社科院研究员卢汉龙认为,从根本上看,这一模式还是没有跳出单纯靠政府行政手段办事的范畴。政府应该引导工会妇联、社工机构等群众团体介入管理,或者引导移民社区建立类似“同乡会”式的自治团体,通过政府与这些民间团体的沟通协调来完成社会治理。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林尚立教授认为,这一模式也折射出我国社会治理资源不足的软肋。分割治理是权宜之计,只能作为社会管理的补充而不是主体,“治理一体化”才是社会发展的趋势。

材料11:

年终岁尾,外来农民工要为讨回自己的血汗钱而奔波。然而,许多农民工东奔西走不仅没有讨到工资,反而屡遭恶意欠薪者的殴打,甚至打伤致死。贵州农民工刘智力等人向记者倾诉,从去年9月开始至今,他们每月只能领到300元生活费,而剩余工资至今仍被拖欠没有结清。为此,他们多次找开发商,可是开发商说工钱已经付给承建商了,而承建商又说付给工程队了,可是工程队总说没有拿到钱。讨薪过程就像被“踢皮球”至今仍没有结果。四川籍农民工郭小川说,该工地现有来自四川、湖南、湖北、贵州等地的150多名农民工被拖欠工钱,拖欠额度从几千元到上万元不等。前几天,他们已向劳动监察部门举报,但至今没有回音。苦苦讨薪的农民工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尽快处理此事。据全国总工会的资料显示,2003年全国农民工被拖欠工资可能在1000亿元左右。当前拖欠工资的现象主要发生在建筑施工和餐饮服务等企业,其中建筑施工企业占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的70%,也由此经常导致违法犯罪事件发生。

材料12:

据《新京报》报道,聚集了近1000万大量外来工的广东东莞,最近将借鉴“老乡管老乡”模式,聘请外地干部来东莞管理外来工。试点消息传出,引来种种议论,各方说法不一。据报道,东莞已经成立了一个调查小组,在小范围内针对“老乡管老乡”模式作了一个初步的调查。调查反馈回来的信息让东莞警方难以衡量利弊,难以下决心推出这项措施。

广东东莞新科电子厂的一名外来工对记者说,如果“老乡干部”能够帮我们解决办暂住证不多收费、子女上学不再多交费用、生孩子不用为了省钱而到游医那里去担惊受怕……我们就真心希望“老乡干部”能来,而且盼望他们快点到来;如果只是为了可以进一步约束我们,接受所谓的乡规民约,或再规定出众多的无用政策,那我们宁愿他们不要来。

材料13:

2003年7月22日起,沈阳市取消对外来人口办理暂住证,改为免费申报暂住登记制度,在全国率先推出对外来人口“市民化管理,亲情化服务和人性化执法”的零收费管理模式。同时郑重承诺:外来人员申报暂住登记后将与沈阳市民享受同样的人身权利;公安人员要改变过去那种针对外来人口的“扰民式”的清查和盘查;不得随意违法采取任何强制措施,限制外来人员的人身自由。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行政法教授杨顺表示,取消暂住证,最本质的意义在于它对于法律上权利主体的明确化,“它实现了平等地对待每个国民,而破除了区域的限制,真正体现了国民价值、利益的平等化”。沈阳取消暂住证后,有不少人担心会有大批外来人口涌向城市,可能增加城市压力。暂住证取消后,外来人口如何管理也是关键所在。

第1题

概括阅读资料的主要内容。

要求:

全面、准确,条理清楚,限200字内。

审题要点:

这是一道综合式概括题,“概括阅读材料的主要内容”,类似于总结段落大意,可以按照综合式概括题的四要素“问题-影响-原因-对策”来梳理材料逻辑,并结合材料具体内容有所取舍。题目要求中,全面是答题要点全面,不要遗漏,要尽可能多的去材料找答题要点;准确提醒考生表达要来源于材料;条理清晰也就是有逻辑、层次清晰。字数限制在200字以内,必须对这3900字的材料高度压缩,提炼关键词、关键句,总结段落大意。

解题思路:

梳理全部材料,总结每段的段落大意,按照问题表现、影响、原因、对策的线索,找出关键词和关键句,然后组织语言即可。每段的段落大意我们在总体分析中已经提到了,这里不再赘述。

参考解析: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农民工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但也面临农民工犯罪问题、劳动合同问题、农民工子女入学难问题、农民工看病难问题、外来工管理难问题、工资拖欠问题等等。这些问题的原因有:1.城乡二元制存在;2.政府管理不重视、不到位,农民工合法权益保障机制和救济手段不完善。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有:1.政府出台文件,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2.“老乡民警”模式;3.取消暂住证。

第2题

结合阅读资料,从维护外来人口权益的角度,就“如何解决外来人口面临的诸多困难、改善其就业生活环境”提出对策建议,并进行论证。

要求:

既可以提出多种对策并逐项论证,也可以提出一种对策深入论证。观点明确,论证充分,条理清晰,语言通畅,标题自拟,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限1000字内。

审题要点:

审题干。题干非常明确,给考生定位了从维护外来人口权益的角度着手,这是写作的主题;就“如何解决外来人口面临的诸多困难、改善其就业生活环境”提出对策建议,文章写作重点在提对策,偏向于策论文,并且要求对对策建议进行论证。审要求。第一个要求是“既可以提出多种对策并逐项论证,也可以提出一种对策深入论证”,给考生指明写作方式,让考生提出多种对策建议或对一种对策进行深入论证。如果从提出多种对策建议着手,考生需要对“如何解决外来人口面临的困难”非常了解,提出一些具体的、建设性的建议,如果从对一种对策进行深入论证着手,需要考生提出一个宏观、深入的对策,并且详细论证。具体写哪一种,根据考生自身的驾驭能力;第二个要求是“观点明确”,即站在政府部门立场,旗帜鲜明的支持政府工作;第三个要求是“论证充分”,即采用多种论证方式,对每个对策的论证详实、有力;第四个要求是“条理清晰”指文章逻辑结构清晰、明确;第五个要求是“有针对性和可行性”,即提出针对问题的、可操作的对策建议,而不是泛泛提对策。

解题思路:

通过审题,我们确定文章写作主题是维护外来人口权益,标题可以自行拟定,只要与主题相关即可,考生一般不会跑题、偏题。找到文章写作的主题,我们再进一步确定文章写作结构。我们可以按照提出农民工权益受侵害的问题——分析农民工权益受侵害的原因——提出维护农民工权益的措施的结构布局,可侧重提对策,如何维护农民工权益。

参考解析:

同在蓝天下 共享一片天——关爱农民工,切实维护其合法权益曾几何时,农民工兄弟背井离乡,穿梭于城市角角落落,用勤劳的双手铸造了耸入云霄的钢筋大厦、铺就了平坦宽阔的大道,让城市居民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然而同在一片蓝天下,农民工自身的生活却没有得到最基本的保障, 侵犯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事情屡见报端,从“殴打虐待农民工”到“拖欠农民工资”,从“农民工子女上学难”到“农民工看病难”,一系列的问题严重挫伤了农民工的积极性,造成了社会的不稳定和不和谐,在倡导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关爱农民工,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势在必行。农民工主要来自内地农村,文化素质不高,一些用人单位为了逃避责任不与他们签订劳动合同,拖欠他们的工资,致使他们的权益无法保障;同时,政府对农民工的就业、劳动保障、医疗卫生、义务教育等方面缺乏重视,使得农民工合法权益保障机制和相应救济手段不完善,无法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2006年国务院发布《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将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提上日程,把它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任务来抓,因此,必须采取多种措施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必须建立农民工合法权益保障机制。农民工受自身传统习惯和法律意识的局限,又身处异地,工作和生活区域流动性大,在权益受侵害时,一般不会向政府求助。因此,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要积极推举农民工优秀分子加入工会、政协会、人代会等组织,代表农民群体发出自己的声音,代替农民工维权。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必须完善政府公共服务。政府是农民工管理和权益保护的主体。政府应逐步把农民工的就业服务、社会保障、住房、子女教育等需求纳入城市公共服务的范围,并设立专门的农民工管理与服务机构,指导农民工的就业、提供无偿法律援助、妥善解决农民工子女上学难等问题,使外来务工人员切实感到政府的关心和重视。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必须加强农民工技能培训。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只有不断对农民工进行技能培训,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建立完善政府主导、企业支持、个人自愿、社会参与的培训机制,充分发挥劳动力培训中心、职业技能培训基地等专门培训机构的主渠道作用,通过培训不断提高农民工职业技能。同在蓝天下,共享一片天,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