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上海市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

给定材料:

材料1:

2001年11月10日,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新一轮人才流动给青年才俊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同时,也让国有单位经受了严峻考验。

齐红儿,女,36岁,1988年毕业于浙江大学英语系,毕业后任职于国家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1997年,齐红儿出任国际服务贸易处副处长,开始参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谈判工作。1998年2月,年满32岁的齐红儿被任命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谈判服务贸易领域牵头人,成为中国“入 世”谈判核心成员中唯一的女性。

2001年中国入世前夕,齐红儿突然跳槽到微软中国公司,出任“政府关系高级经理”。消息一出,一时舆论哗然。

请看以下有关材料:

材料2:

0":"

外经贸部是齐红儿付出了12年青春的地方,也是她成长的土壤。从1988年到2000年底,齐红儿在外经贸部酒下了数不清的心血和汗水;外经贸部也提拱给许多难得的机会,让她在联合国、在APEC、在世界贸易组织的历史舞台上充分锻炼和提升了自己。至今,齐红儿对外经贸部仍“深深的感激”。但是,她虽然在情感上有些不舍,最终还是离开了外经贸部。

材料3:

1":"

齐红儿说:“我离开外经贸部绝不是因为待遇低,机关里固有的沉闷和刻板与我的个性实在难以相容,这种冲突在我从事重大工作的时候可能并不尖锐,但回到平凡的工作氛围中,一定会影响到我和领导、同事之间的关系,要说对个人的进步没影响将是不可能的。”

材料4:

2":"

1989年,齐红儿到外经贸部第二年就曾提出过辞职,她觉得机关生活过于死板,和自己的性格不合。由于种种原因,辞职被拖了很长时间后不了了之。

材料5:

3":"

尽管外经贸部是个较为开明的地方,辞职不成的齐红儿仍给人留下了“不安分”的印象。不服输的她努力把自己投入到工作中去,暂时深埋离开的想法。繁忙而责任重大的工作,让她无暇细想。

材料6:

4":"

2000年9月,在最后一场艰苦的谈判结束后,为放松自己,齐红儿跑到上海去听了罗大佑演唱全。台上罗大佑唱起那些曾经多么熟悉的老歌时,齐红儿的眼睛在一瞬间湿润了,心底深处对自由的追逐在那一刻升腾。中国入世谈判即将全部结束,齐红儿觉得,到了回归自我个性的时机。

材料7:

5":"

离职前,齐红儿与国际司易小准司长、外经贸部龙永图副部长都有过长谈。2000年9月底,在日内瓦,当最后一场谈判取得圆满成功之后,齐红儿向 石厂生部长详谈了自己离开的原因。石部长告诉她:第一,表示理解;第二,希望她在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当时预计中国将于2000年底加入)后再离开;第 三,相信齐红儿的人格和道德品质,会把所有的秘密深深埋藏在心里。高层领导的信任和理解让齐红儿感动。

材料8:

6":"

齐红儿的工作涉及诸多国家机密,按规定,她被要求在外经贸部其他不涉密岗位工作一年,度过保密期后地能辞职;否则,就要以“辞退”处理。齐红儿痛苦地选择了后者,她不愿意“晃荡”一年再走。她被“辞退”的公告刊登在外经贸部机关报《国际商报》上。

材料9:

7":"

从瑞士回国后,许多知名跨国公司求贤若渴,纷纷登门拜访,他们开出了极为优厚的条件,希望齐红儿加盟,但都遭到她的拒绝。她有一条重要的原则: 绝不加入服务贸易领域的外资企业。微软中国有限公司的开价并不是最高的,但齐红儿心里踏实。她说:“软件行业已经完全开放,我去微软不会有任何嫌疑。”

材料10:

8":"

2001年1月,齐红儿办完了所有的手续,细心的她退回了部里多发给她的一个月工资和部里福利分房中给她的100多平方米的住房。

材料11:

9":"

齐红儿在微软中国的职位是“政府关系高级经理”,这是为她专设的职位。齐不否认微软的选择与她的公务员背景有关。她说:“很多人对这个职位有误会,认为就是走门子拉关系之类。其实大的跨国公司不会干违法的事。我的工作,只是与政府相关部门保持沟通,遇到不公平待遇时能有申述的机会。”

材料12:

10":"

齐红儿在微软的原则是:第一,我绝不会出卖国家秘密为自己谋取私利;第二,我也不想用过去谈判中所积累的人际关系来办事。我在微软一次也没有找过那些在谈判中和我并肩作战的信息产业部官员。我的优势在于我丰富的经验,我比别人更懂得怎样与公务员打交道。

材料13:

11":"

建立在个人道德上的阀门毕竟是靠不住的。对齐红儿的出走,外经贸部不愿多谈,但也承认,“至少留下了一个安全隐患”,“齐红儿知道得太多了。”

材料14:

12":"

她到微软不久就遇到了2001年APEC上海会议,她负责安排会议期间微软总裁比尔盖茨的访华事宜。由于在安排比尔盖茨参加APEC上海会议上的成功,齐红儿被授予“精英雇员奖”。这在微软是相当高的荣誉,对于刚加入微软不到一年的新雇员更为难得。

材料15:

13":"

齐红儿在微软的迅速走红,招致了一些嫉妨甚至个别人的刻意压制。这些与在国家机关工作的状况截然不同。在这些小小的烦恼和不快之余,她开始反思外企,反思自己走过的路:“外企有外企的好处,可以让你学到很多东西。但是,在外企,再精英的雇员也只能是雇员,你永远不可能成为主人,没有那种归属感。 而有这些东西也许是比高薪更为重要的。”

材料16:

14":"

2002年3月,齐红儿辞离微软中国,下一步目标:募集资金,创办自己的企业。

材料17:

15":"

齐红儿显然是这次人才流动的标志性人物。她不是第一人,也不会是最后一人。在亚行驻中国代表处的25个工作人员中,有11个官员,其中9人是原中国国家机关的官员,这9人分别来自央行、财政部、水利部、农业部、交通部等国家部委,包括5个处长、1个副处长,“简直可以组成一个小政府!”流动是永恒的。

第1题

有条理地概述给定材料所反映的主要内容,字数不超过250字。

要求:

审题要点:

从题干上看,属于概括题;概括对象是整个材料主要内容;篇幅控制250字以内;无答题要求。

解题思路:

通过审题可以看出,此题需要概括材料内容。答题三步走:第一步:回到材料,带着抽象问题意识,分别归纳概括每则材料内容;第二步:对概括内容分类归纳、合并删减;第三步:逻辑成文。

参考解析: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人才流动有了更大的空间,国有单位因此面临严峻考验。中国世贸谈判服务贸易领域牵头人齐红儿因其个性与机关固有的沉闷和刻板难以相容,在世贸谈判结束后辞职,又因不愿虚度一年的保密期而选择“辞退”。之后,齐红儿禀承“不加入服务贸易领域的外资企业”的原则就任微软“政府关系高级经理”一职,工作成绩卓越。因为工作中的烦恼和不快,她开始寻找归属感,最终离开微软,创办自己的企业。国有单位人才流动越来越普遍,但建立在个人道德上的阀门毕竟是靠不住的,必须规范国有单位人才流动,保障国家利益不受损害。

comment_author"":""安徽分校 宋国栋""seq_in_pastpaper"":""1""offline_checker"":""湖北分校 张玉霞""type_id"":""102""type_name"":""概括题""}"

第7题

国有单位人才外流是流失,还是流动?专家认为,对国家是流动,对单位是流失。比如齐红儿。假定你是国有单位的管理人员,请你就国有单位人才流动(流失、引进)的问题,提出应对意见。从虚、实两方面考虑,尽可能全面些。

要求:

(1)意见合理,具体可行。(2)条理清楚,语言简明。(3)字数不超过300字。

审题要点:

从题干上看:(1)题型上是对策题;(2)解决的问题是国有单位人才流动(流失、引进)的问题;(3)对策要求是虚实结合,尽可能全面。从要求上看:(1)意见合理,具体可行。对策题的一般要求;(2)条理清楚,语言简明。对策表达上的要求;(3)字数不超过300字。注意控制篇幅。

解题思路:

从审题中可以看出,答案内容以对策为主,罗列出要点即可。解决的问题是“国有单位人才流动(流失、引进)的问题”,“人才流动”包括三个层面意识:1、人才引进;2、人才管理;3,人才流失。国有单位又具有自身的特殊性。这就需要根据实际,结合经验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对策的来源有三个:一、材料中给出的建议和措施;二、根据材料中的问题、原因反推出的原因;三、结合实际情况和自身经验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材料中基本没有直接的建议和措施,问题及原因涉及不多,需要根据国有企业实际情况和自身经验,结合材料中的问题及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参考解析:

(1)实行高端人才引进计划,引入高学历、高智商的尖端人才。(2)完善人才招聘机制,引入性格测评考核办法,招募对机关单位认可度高,性格方面适合在机关工作的人才。(3)做好引进人才的管理工作,签订工作保密协议,建立诚信档案体系。(4)创新人才管理模式。尖端人才以精神激励为主,提高工作满意度,为高端人才自我价值的实现提供平台。(5)加快机关体制改革,改变沉闷、死板的工作氛围,提高工作满意度。(6)引入人才竞争机制,淘汰部分思想、能力上有问题的工作人员。(7)做好流失人才思想和信息保密工作。对故意泄露国家机密信息的流失人才,追究法律责任,保障国家信息安全。

第8题

根据上述材料,自选某一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

联系实际,观点鲜明,条理清楚,语言流畅。

审题要点:

题题干上看:(1)题型是文章写作题;(2)要求上比较开放,自选角度,自拟题目;(3)篇幅控制在1000字左右。从要求上看:(1)联系实际。文章不可空谈理论;(2)观点鲜明。形成核心论点,文章有中心;(3)条理清楚,语言流畅。表达上的要求。

解题思路:

文章写作没有固定的套路和模板,唯一的依据是写作要求。此篇文章写作要求比较宽泛,写作前形成论点,确定文章架构,展开论述即可。本人围绕“人才流失”展开,重点围绕国有企业人口流动(包括“引进”与“流失”),文章写作围绕此点展开,本文从人才“引进”与“流失”角度出发,分析其中原因,引出文章论点,人才的“去”与“留”关键在于市场,展开论证,形成文章。

参考解析:

人才的“去”与“留”关键在于市场人才的配置方式有两种基本形式,一是计划分配,二是市场配置。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容,计划配置一直是人才配置的主要方式,这种人才配置与我国长期存在的计划经济相吻合,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为保证重点行业、重点部门得到优先发展,人才的支撑是关键。随着中国加入“WTO”步伐加快,中国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入,以市场为主体的经济体制渐成雏形,中国的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逐步向市场经济过渡,并逐步形成以市场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局面,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逐渐显现。市场经济最大的特点是市场对资源的配置起到基础作用,人才的流动就是市场对人才资源配置的结果,在市场经济中,人才的“去”与“留”关键在于市场。齐红尔的工作历程正是伴随着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历程,齐红尔的流动过程,正是市场经济对资源配置的过程。齐红尔1988年毕业于浙江大学英语系,毕业后任职于国家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此时,国家刚刚拉开改革开放的序幕,人才的配置方式以计划分配为主。1997年,齐红儿出任国际服务贸易处副处长,1998年2月,年满32岁的齐红儿被任命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谈判服务贸易领域牵头人。从1988年到1998年,这十年的发展,正是中国市场经济形成、发展的过程,齐红尔的工作过程正是推动经济市场化并加入世界市场经济的过程。2001年中国入世前夕,齐红儿跳槽到微软中国公司;2002年3月,齐红儿辞离微软中国,准备自己创业。2001年以后中国的市场经济逐步走向成熟,外资企业,合资企业等不断成熟,提供更为开发、自由的工作环境,提供更为优厚的工作待遇,人才随着市场的导向不断流动。齐红尔的工作经历的变化正是市场经济对资源配置作用的结果。市场对人才的配置通过竞争机制实现的。市场经济的特点是自由、开放,人才的流动是自由、开放的,吸引人才的流入必须具有几个主要条件:一是提高符合求职人的薪资要求;二、工作内容、工作环境符合求职人的工作要求;三、提供职业发展的通道等;同样,把以上的条件反过来,那就是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由于市场充分的开发和自由,人才便在市场环境中,寻找最适合自己的企业,一旦找到,便会出现跳槽这种现象。转变用人观念,从市场的角度出发,为企业员工创造福利,进行绩效激励,提高员工的满意度是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关键。无论国有企业、外资企业,还是民营企业,市场就像一个杠杆一样撬动人才的流动,企业要留住人才,必须转变思维,站在员工的角度,通过不断机制、体制的改革,提高满意度,才是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关键。在市场经济下,人才的“去”与“留”关键在于市场。""

bestow_point_explain"":""

分四大类:

文章给分按照先定档次,再定分值的原则评定。评分档次分为四档。

一档(38—50分):文章紧扣主题,观点鲜明,分析深刻,论述充分,结构完整,语言流畅。

二档(26—37分):文章能够扣住主题,观点比较明确,分析比较深刻,说理比较充分,结构比较合理、完整,语言比较流畅;

三档(13—25分):文章能够扣住主题,观点不够明确,缺乏分析论证,结构明显不合理或不完整。语言表达不流畅;

四档(0—12分): 文章完全跑题;体裁错误;大段抄袭材料内容,简单罗列对策,思路混乱;结构严重不完整;语言表达差。

另:文章没有标题扣2分;

出现以下三种情况直接评为三类文以下:(1)文章中心偏离人才流动的这个主题;(2)没有自己的观点,简单堆砌材料;(3)卷面潦草、字迹不工整。

""comment_author"":""安徽分校 宋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