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陕西《行测》真题

第一部分 常识判断

1:单选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中国古代的五行学说认为,五行之间,相生相克,五行相克顺序是:金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木,木克金

B 佛家的六根是指色、身、香、味、触、法

C 唐玄宗时期,中国社会出现了繁荣景象,被史学家认为“贞观之治”

D 《易经》中的八卦是指乾卦、坤卦、离卦、坎卦、兑卦、震卦、艮卦、巽卦

【答案】D

【解析】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物质观。多用于哲学、中医学和占卜方面。五行指:金、木、水、火、土。认为大自然由五种要素所构成,其规律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所以A选项不正确;佛家六根是指:眼、耳、鼻、身、舌、意;所以B选项错误;“贞观之治”发生在唐太宗时期。所以C选项错误;八卦亦称经卦、单卦,三爻卦。小成之卦,《周易》所创立的八种基本符号,组成《易》的基本图象。由阳爻“---”、阴爻“--”排列而成,每三根爻组成一卦,其名称为:乾、坤、震、巽、坎、离、艮、兑。D选项正确

第二部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

2:单选题、

在许多大城市中,无家可归者和失业者流落街头似已     ,没几个驾驶者会停下来给予施舍或提供援助,一般都会     ,毫无疑问,大多数人都听过这样的告诫;一味地给这些人钱,只会养成他们懒惰、依赖的生活方式: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习以为常  熟视无睹

B 蔚然成风  视而不见

C 司空见惯  呼啸而过

D 见怪不怪  一笑而过

【答案】C

【解析】该题可通过第二个空入手,既然是“驾驶者”,那么对于路边的乞讨者“呼啸而过”最形象,也最能体现出他们无视乞讨者的样子。故本题选择C

【纠错】第一个空,“习以为常”是人对某事习以为常,用在此处语法结构不通顺,排除A;“蔚然成风”指一件事情逐渐发展盛行,形成一种良好风气,显然,无家可归和失业者流落街头的现象并不是好风气,排除B;第二空中“一笑而过”形容一种洒脱的心态,与语境不符,排除D

【释义】习以为常、熟视无睹、蔚然成风、司空见惯“习以为常”指常做某种事情或常见某种现象,成了习惯,就觉得很平常了“熟视无睹”指看见了就像没看见一样。虽然经常看见,还跟没看见一样,指对看到的事物不关心“蔚然成风”指一件事情逐渐发展盛行,形成一种良好风气“司空见惯”指形容经常看到的事物,已经不足为奇了

3:单选题、

变老大概是一种对自己的放弃:不断放弃自尊,变得_____,却毫无愧色,仍能______,渐渐溢出边界,直至失去了人应当有的轮廓,与朋友谈起那样的人,皆感慨,假如自己变成那样,真是______,如此感慨,或许因为我们还不够老,老到某个时候,对自己就会宽容,无论变成什么样,都可以接纳: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一无是处  乐在其中  无地自容

B 面目全非  自圆其说  生不如死

C 一无是处  坦然自若  生不如死

D 面目全非  怡然自得  无地自容

【答案】B

【解析】由文段可知,变老是一种放弃自尊的过程,“一无是处”较之“面目全非”程度更深,而且“面目全非”能够体现人“变老”前后存在的差别,更为合适,排除A、C;再看第二空,空格处的词语应比“毫无愧色”程度更深,与“怡然自得”表现的愉快和满足相比,“自圆其说”更能体现对变老这种现象的妥协,排除D。故正确答案为B

【释义】一无是处、面目全非、自圆其说、怡然自得“一无是处”指没有一点用处“面目全非”指样子完全不同了。形容改变得不成样子“自圆其说”指说话的人能使自己的论点或谎话没有漏洞“怡然自得”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坦然自若”指态度安详,一如常态

4:单选题、

靠机制吸引人,而不是靠补贴吸引人,这是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在思维惯性上的_____,靠补贴的搞工程式吸引人才的最大弊端是已经先入为主地假设谁是人才,因此,你不能补贴所有人,不能给人们提供______才能的社会氛围。梁文道在他所著的《常识》中写道,新加坡就很能够吸收人才了,但比起美国还是_____。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鸿沟  激发  略逊一筹

B 差异  发挥  望尘莫及

C 差别  触发  稍逊一筹

D 区别  发挥  相去甚远

【答案】A

【解析】第一句话“靠机制吸引人,而不是靠补贴吸引人”使用了“而不是”这个反相并列词,实际上说明二者的差别是非常大的,填入“鸿沟”最能体现出这种差别;第二个空由于只给假定好的有才能的人补贴,所以不会促使其他的人充分发现自己的潜能,填入“激发”合适,第三个空格想要说明的是新加坡还是比不上美国,应填入“略逊一筹”,答案选A

【释义】望尘莫及、相去甚远“望尘莫及”意为落后很多“相去甚远”意为差别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