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01-9999

    阅读以下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1)每个人都有巨大的潜能。

    (2)纵观学业有成、事业有成的人,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不断开发自己大脑的潜能。

    (3)反过来,许多学习后进的人,决不是没有潜能,而是不相信自己有潜能,经受一两次失败,就总是怀疑自己笨,不断强化“自己脑子笨”的意念。久而久之,觉得自己脑子笨的那根神经工作能力越来越强,形成习惯,一事当前先想自己笨,先想自己不行,不给那些潜在的能力、脑神经以工作的机会。于是,潜能当然被埋没了。

    (4)有的人埋怨社会埋没人才,细想起来,自我埋没掉的人才要比社会埋没掉的人才多得多。

    (5)要开发自己大脑的潜能,开发大脑的智力资源,第一要紧的,就是坚信自己有巨大的潜能。

    (6)每个人的大脑皮层舒展开来,都在 2500cm2左右,每个人都有140亿个左右的脑细胞。倘若每个脑细胞有工作一秒钟的机会便死亡,一个人一生中有效工作时间才28800万秒,即使夜以继日,星期假日都用来工作,也不过10亿秒。许多生理解剖学家和心理学家都认为,最杰出的科学家,也只不过用了大脑资源的十分之一。我们这样的普通人,浪费的脑潜能就更多了。

    (7)1964年前苏联《今日生活》载文:在正常情况下工作的人,一般只使用了其思维能力的很小一部分。如果我们迫使我们的大脑达到其一半的工作能力,我们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学会40种语言,也可将一本大百科全书背得滚瓜烂熟,还能够学完数十所大学的课程。这种对人类潜能的推数现在已为人们所接受。

    (8)前捷克斯洛伐克有位叫米兰•米凯什的语言奇才,他精通40国语言,共懂116种语言。立陶宛有一位叫拉比•伊莱贾的人,只读一遍就能记住的书竟有200册之多。

    (9)许多人到了暮年,忽然发现自己有着从来未被发现的这样或那样的能力。美国著名艺术家摩西老母在她的晚年才发现自己有惊人的艺术天才。美国学者往往把她当作范例解释这类现象,并称之为“摩西老母效应”。与之相提并论的还有“短路理论”:如果人不去唤醒自身的潜在能力,这些能力就会转化或自我毁灭。

    (10)人脑的潜能如地下的煤矿、油矿,如果自己不相信地下有矿,只是着眼于砍伐地表的柴草,当然会感觉资源贫瘠,柴草越砍越少。如果坚信自己大脑深处,潜在着巨大的资源立足于往深处开采,那当然会有不尽潜能滚滚来的感觉。

    (11)每个人都要坚信自己有巨大的潜能,每个人确实都有巨大的潜能,不要紧盯着地表那点野草,大家都信心百倍地向大脑深处去开采巨大的潜能吧。

    96.第(3)段末尾说潜能当然被埋没了,根据文意,对“被埋没”的原因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有些人不相信自己有潜能,经不住失败的考验

    B.有些人总是怀疑自己笨,总觉得自己不行

    C.有些人“自己脑子笨”,没有潜能,无法开发

    D.人的潜能会转化,也会自我毁灭

    97.第(4)段中作者说“自我埋没掉的人才要比社会埋没掉的人才多得多”,根据文意对人才“自我埋没掉”的原因归纳正确的一项是( )。

    A.“自我埋没掉的人才”不相信自己有巨大的潜能,因而也“不去挖掘自己巨大的潜能”

    B.自我埋没掉的人才经受一两次失败,就总怀疑自己笨

    C.自我埋没掉的人才“一事当前先想自己笨”

    D.自我埋没掉的人才到了暮年“忽然发现自己从来未被发现的这样或那样的能力”

    98.给第(9)段的“摩西老母效应”所作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人发现并利用自己的某种潜能,并且获得很大成功

    B.人在晚年发现利用自己的艺术天才,并获得巨大成就

    C.人到晚年发现利用自己的某种潜能,并且取得巨大成就

    D.人发现并利用自己的某种潜能,并获得巨大的成就

    99.下面的论述不可能从原文中推出的一项是( )。

    A.每个人的大脑都拥有丰富的脑力资源

    B.拉比•伊莱贾记住的书有200多册,他却仍然有绝大部分的脑力资源没有被开发

    C.只有坚信自己大脑有巨大的潜能,才能充分开发大脑的智力资源

    D.人到了暮年还不去唤醒自身潜在能力,这些能力就会转化或自我毁灭

    100.下面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学习后进的人永远不会发现自己的巨大潜能并加以利用

    B.正常情况下工作的人们浪费了大量潜藏于大脑深处的各种能力

    C.杰出的科学家或学者充分唤醒并开发了自己大部分的脑力资源

    D.米兰•米凯什仅仅利用了一小半自己的脑力资源就成了“语言奇才”,这说明他的脑潜能很好地发挥到了一半的工作能力

    阅读以下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人间鲁迅

    一个人由此得生,也可以由此得死的时代是大时代。大时代总要产生巨人。

    鲁迅是巨人。他不是帝王,不是将军,他无须挥舞权杖。作为旧世界的逆子贰臣,惟以他的人格和思想,召引了大群年轻的奴隶。他把对于民族和人类的热爱埋得那么深沉,乃至他的目光,几乎只让人望见直逼现实的愤怒火焰。数千年的僵尸政治,“东方文明”,专制、强暴、虚伪,保守和蒙昧,都是他攻击的目标,他教奴隶们如何反抗,如何“钻网”,如何进行韧性的战斗。他虽然注意实力的保存,却不惮牺牲自己,必要时照例地单身鏖战。

    在一生中,他呐喊过也彷徨过,甚至横站着作战的晚年仍然背负着难耐的寂寞,但是从来耻于屈服和停顿,中国的思想文化界没有一个人像他一样赢来众多的“私敌”,没有一个像他一样招致密集的刀箭,因此也就没有一个人像他一样获得更为辉煌的战绩。他所凭借的仅仅是一支“金不换”,便在看不见的但却是无比险恶的战场里,建树了超人一等的殊勋。

    在他身后,自然要出现大大小小的纪念会、石雕、铜像以及传记。可悲哀的是:当再度被赋予形体的时候,这个始终屹立于人间的猛士,却不止一次地经过有意无意的铺垫与厚饰,成了奥林匹斯山上的宙斯。

    平凡的伟大才是真正的伟大。鲁迅是“人之子”,人所具有的他都具有。正因为他耳闻了愚妄的欢呼和悲惨的呼号目睹了淋漓的鲜血和升腾的地火,深味了人间的一切苦辛,在他的著作中,古老而艰深的象形文字,才会变得那么平易,那么新鲜,那么富于生命的活力。

    这样一个毕生以文字从事搏战的人,他的形象,其实早经文字本身表达无疑了。世间的纪念物,丝亳也不能为他增添或减损什么,无非是后人的一种感念而已。如果他所激发的,不是对真理的渴求,不是奔赴生活的勇气和变革现实的热情,而是宗教式的膜拜,那么不如说:我们什么都不需要!

    历史人物之所以伟大,正在于我们可以因他而深刻地意识到自身的存在;在存在方式的选择中间,我们根本不愿拒绝他的灵魂的参与。鲁迅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没有把黄金世界轻易预约给人类,却以燃烧般的生命,成为千千万万追求者的精神的火光。

    真正的巨人活在时间的深度里。应当相信,历史终会把最有分量的东西保留下来。

    注:奥林匹斯,希腊东北部的一座高山。古代希腊人视之为神山,希腊神话中的诸神都住在山顶。宙斯,希腊神话中的主神,第三任神王,是奥林匹斯山的统治者。

    101.文中与“横站着作战的晚年仍然背负着难耐的寂寞”相照应的短语是( )。

    A.不惮牺牲自己    B.单身鏖战    C.韧性的战斗    D.逆子贰臣

    102.第三段所说的“铺垫与厚饰”,在文中指的是( )。

    A.平凡的伟大            B.超人一等的殊勋

    C.过分夸大鲁迅的伟大    D.大大小小的纪念物、石雕、铜像以及传记

    103.作者不主张对鲁迅作“铺垫与厚饰”的原因是( )。

    A.世间的纪念物无非是后人的一种感念而已

    B.铺垫与厚饰所激发的不是对真理的渴求

    C.我们不需要宗教式的膜拜

    D.鲁迅的作品早已表达了鲁迅的形象

    104.本文认为,鲁迅的伟大之处在于 ( )。

    A.他使我们深刻意识到了自身的存在并且根据他的精神选择

    B.他没有把黄金世界轻易预约给人类

    C.巨人活在时间的深度里

    D.他成为千千万万追求者的精神的火光

    105.下面对文章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在所有对鲁迅的纪念中,作者只赞成那能够激发对真理的渴求,奔赴生活的勇气与变革的热情的纪念

    B.题目“人间鲁迅”是说鲁迅是人而不是神,不应该在他身上加上“铺垫与厚饰”,只有把鲁迅看作人,才能更显他的伟大

    C.正因为鲁迅获得了辉煌的战绩、建树了超人一等的殊勋,所以他赢来了众多的私敌、密集的刀箭

    D.鲁迅的文章平易、新鲜、富有生命的活力,是因为他在文章中写进了恶人的凶狂、辛酸、悲惨和反抗

(责任编辑:admin)
无法在这个位置找到: jiangxi/ajaxfeedback.htm

经典图书

  • 国考新大纲系列
  • 名师模块教材
  • 面试教材系列
  • 公务员省考教材
  • 华图教你赢系列
  • 热门分站
  • 热门地市
  • 热门考试
  • 热门信息
  • 热门推荐
2015省公务员考试高分课程体系
2015年地方公务员考试高分备考特训营
  • 申论
  • 行测
  • 面试
  • 历年真题
  • 模拟试题
  • 时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