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

您当前位置:公务员考试网 > 时事评论 > 时事评论:电信诈骗案频发症结在哪

时事评论:电信诈骗案频发症结在哪

2015-09-22 10:29:32 公务员考试网 http://www.huatu.com/ 文章来源:湖南在线

  长沙34岁男子陈某因轻信“涉嫌洗黑钱”诈骗电话,在两天内被骗走280余万元。9月份以来长沙警方已接到此类报警70余起,这是长沙今年来发生的单起被骗金额最高的电话诈骗案件。(详见本报今日A03版)

  电信诈骗不自今日始,但愈演愈烈,对社会危害极大。据公安部统计,2014年全国发案40余万起,群众损失107亿元,比2013年的30余万起、损失100亿元,分别上升33%、7%。而长沙警方的最新披露,说明电信诈骗依然猖獗,相关部门似乎缺乏惩治良策。固然,新技术的日新月异带来的防范难是一个重要因素,但电信诈骗的主要渠道与平台,显然难逃其责。

  众所周知,电信诈骗主要通过通信网络和银行线路两个渠道来实施。通信网络包括电信与网络,“猜猜我是谁”“我是你领导”等,甚至通过电视频道播放的“有奖竞猜”,已是小儿科,因为它们涉案金额少,容易破案。如今危害最烈的,是伪装公检法机关、利用境外改号软件实施的跨境跨地区诈骗。揪着“电信诈骗”5年不放的全国人大代表陈伟才透露,涉案超过10万元的个案基本都是该类所为,并且90%骗款都被此类诈骗收入囊中。而最猛烈的一击,在于来电显示。据悉,只要通过境外改号软件,就能做到“想显示什么号码,就显示什么号码”。

  电话、短信、微信、木马……为祸人间,肆无忌惮。问题真的无解吗?未必。遏制通信网络功能异化最基本且有效的措施,一是严格推行手机号码实名制,二是研制高新技术,形成技术壁垒加以防范。令人遗憾的是,日进数亿的各大通信运营商,对于前者敷衍塞责,对于后者,则几乎是束手无策。让人情何以堪!

  至于银行线路方面,电信诈骗最终能得逞,“得益”于泛滥的银行卡买卖市场。陈伟才讲述了一个完整的案例:郑州某公司财务经理张女士,被改号为中山市公安局的电话诈骗,分两次将个人和公司的资金3866万元转给了“安全账户”。作案者使用了3607张银行卡,涉及大陆17家银行。无奈的是,公安机关要冻结涉案账户,需凭法律原件到开户行或北京的总行才能办理,等办理好了,账户内的资金已被取光。

  显然,从源头上根治电信诈骗,如在立法层面上严厉打击买卖银行卡行为,银行对涉案账户开设“绿色通道”,理应摆上有关部门和机构的议事日程。

相关内容推荐

(编辑:moyun)
华图教育:huatuv
想考上公务员的人都关注了我们!
立即关注

10万+
阅读量
150w+
粉丝
1000+
点赞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