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

您当前位置:公务员考试网 > 时事评论 > 请百姓投票“雨污分流”有更高意义

请百姓投票“雨污分流”有更高意义

2013-12-11 10:28:32 公务员考试网 http://www.huatu.com/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摘要:由“民意沸腾”入手解决一些民生问题或纠正我们执政中的偏差失误,应立即成为当下政治和社会生态中的常态和规矩。

  11日下午,通过南京人大官网、官博挂出的“南京雨污分流还搞不搞”的在线民意调查将揭晓。百姓对此的投票、建议和意见都将由南京人大汇总,供南京市政府做决策时参考。

  这次雨污分流的民意调查虽然做得比较晚,但做了总比不做好,为以后类似城市规划的事先讨论摸索出经验。

  我们对这种做法高看一眼,是因为这类民意调查还有更高的意义,值得推广。

  意义之一是表明政府真心地建设阳光政务,让民生重大决策流程公开化,不遮不挡,做最细的解释,最大程度地打破政府与公民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使得公共权力真正服务于公共利益。这就要求从根本上改变“官本位”,使政府决策始终放在公民眼皮底下,供大家说三道四,评头论足。由“民意沸腾”入手解决一些民生问题或纠正我们执政中的偏差失误,应立即成为我们当下政治和社会生态中的常态和规矩。

  二是强调执政者要极大地鼓励公民和社会组织对于民生的广泛参与,建立多种公民意见表达和决策参与的平台,不要再搞“一致鼓掌通过”和“个个兴高采烈”了。事实上,现在世界上比较优秀的城市,大都有很好的人民性。这些城市在建设规划上,发动民众参与,反反复复、不厌其烦地开展广泛深入的调查和征集意见。这样不仅把人民的意愿、看法、憧憬、建议吸收到规划指导思想中来,更可通过这些调查逐步建立起关心城市发展的“民智”人群、机构和制度。城市规划和管理办法,应该大多数都来自人民的意愿和建议,不能用“经过专家多番论证”来搪塞敷衍。

  三是让民主与民生相互促进,特别是,一些领导不要以为自己把握“全局”或“站得高看得远”而藐视或忽视民意,更不能因“话难听”就堵塞言路。通过民主与民生相互促进,一方面可鼓励提升公民民主意识和权利意识,同时,可减少以至渐渐杜绝政府对民生项目的“一言堂”,这不仅有利民生,也推动民主建设。此类政府管理与群众自治的结合是对基层民主善治的探索和实践,包括政府官员在内的人们以平等的身份,通过民主协商方式来学习如何更好相处和互助。

  目前要特别注意的是,进一步提高这类调查的有效性,更能反映民意,也科学合理。例如,目前常用的做法是先拿出“经专家反复研究”的施工方案论证,把一大堆图纸、文件与法规,放在来自普通市民、基层和非专业的代表面前,让其“评议”和“投票”;或是摆出一大堆深奥的理论和学界头衔。这种强烈的信息不对称,甚至有些“专业逼人”或“学术逼人”的做法,使百姓基本没有博弈的能力,也很难有有力的话语权,常常不是意气用事,就是随波逐流,日久也必然没了参议的热情和兴趣。这种民意调查就会流于形式,甚至被用于包装或利用。还会引起社会矛盾。政府和人大如真诚地希望得到不同意见的民意,就应要求专业人士用浅显易懂和生动活泼的科普语言,原原本本和详详细细地介绍雨污分流这类城市规划的利弊,让更多的人能插上嘴说上话。现在看来,这方面做的还不够。这不仅在城市规划上,还有转基因食品、绿评和雾霾治理等等方面,如要了解民意,就应先让大多数人明白政府要做什么,有什么道理、对百姓及后代有什么好处和坏处,说这事时,都要用大多数都懂的“语言”和道理。

  最后,还要对民意调查的结果要有敬畏,如果说了也白说,谁还愿意说?

  另一方面,群众的民主议政水平也要提高。现在,对某件事,“围观”的人不少,而花点时间正儿八经议政的人并不多。所以,我们要鼓励并提供条件促进群众提升议政水平。比如,南京一批“市民规划师”就很懂行,提出的意见有水准,背后原因就是他们得到规划部门的鼓励和扶持。

相关内容推荐

(编辑:admin)
华图教育:huatuv
想考上公务员的人都关注了我们!
立即关注

10万+
阅读量
150w+
粉丝
1000+
点赞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