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公务员考试

您当前位置:公务员考试网 > 备考 > 申论 > 申论干货词句理解题的解题技巧

申论干货词句理解题的解题技巧

2021-07-09 18:09:36 公务员考试网 华图教育微信公众号 华图在线APP下载 文章来源:青岛分院

Document

纵观2016—2021近5年(除去较为特殊的2020国考题目)真题,可以看出,理解题是每年国考的必考题目,如果算上作文题目的考查,可以说理解题目的分数占申论总分的50%,加之该题目较难,所以,可以说,公考中“得申论者的天下”这则共识,更准确的表达应该是“得‘词句理解’者得天下”。因此,为方便考生备考,本文浅谈一下词句理解题的解题方法。

一、根据题干中理解对象及设问措辞不同,确定答案的内容构成。

理解对象 设问方式 作答内容构成
词语、短语 谈谈……的意思、定义、含义、内涵;或什么是……等 只答表层含义:内涵(根本特征)+表现(外延) +示例(能说清楚词语内涵、表现,可不举例)
全面解释、理解、分析等 1.必答表层含义:内涵(根本特征)+表现(外延)+示例(能说清楚词语内涵、表现,可不举例) 2.深层含义:据材料选取与理解对象有关的原因、影响、理由、对策等
句子 谈谈……的意思、定义、含义、内涵; 1.只答表层含义:内涵(根本特征)+表现(外延) +示例(能说清楚词语内涵、表现,可不举例) 解释词语时,注意看是否拆句成词 2.总结句子总体含义或传达的意图等
全面解释、理解、分析等 1必答表层含义:内涵(根本特征)+表现(外延)+示例(能说清楚词语内涵、表现,可不举例) 解释词语时,注意看是否拆句成词 2.深层含义:据材料选取与理解对象有关的原因、影响、理由、对策等 3.总结句子总体含义或传达的意图等

二、阅读材料时,首先锁定理解对象的材料出处,根据出处确定其表层含义。接着,从头至尾阅读材料,根据题干设问,在材料中选取与理解对象有关的一些要素,如原因、影响、理由、对策等。

从语义学角度来说,每个词语或句子均有词典义(或本义)、引申义与语境义,申论中的理解题主要是回答理解对象的语境义。

词典义是一个词在社会使用中的全部含义集中起来,经过概括、抽象而归纳出来的,因而是客观、概括、静态的;而语境义则是一个词在具体的语言中与特定的语言环境相联系的具体含义,因而是具体、动态、具有命题人设定的主观色彩。

如2021年国考申论副省级试卷第3题第1问,谈谈什么是地方志编纂工作的“冷与热”。以“冷”字为例,其词典义包括:1.温度低;2.使冷(多指食物);3.不热情,不温和;4.寂静,不热闹;5.生僻,少见的;6.不受欢迎的;7.乘人不备的,暗中的,突然的:8.比喻灰心或失望;9.姓。而“冷”在材料中的语境义则是指“地方志部门是辛苦、不受欢迎的工作”。同理,热的语境义则是指“价值高、能存史、育人和资政”。

同一套试卷中,第1问中的“有形”,其语境义为“硬件基础设施”,而“无形”则含义较多,主要包括干部及村民的认知、思想与社会风气等。再根据“这些努力和奋斗所换来的,有形的会老去,无形的却能从此改变小谷村。”这句话中的“却”字所传达的重点,可知,“无形的”含义丰富,接着将其丰富含义的具体表现列举出来,最后总结这句话即可。

2022年的市地级试卷中,理解对象是一个词语“种戏”,首先根据材料语境是指“运用多种手段推广传播民间戏曲”,接着根据材料罗列各类手段的具体表现即可。

三、考生平时应注意总结理解对象的典型特点。

纵观近10年国考题目,算上写作题目,所理解的词语多是:1.抽象词(2019年的“遮蔽”;2016年的“灵魂”;2.修辞词(2017年的“城市的指纹”);3.象征词(2017年的儒之“柔”“有”、“无”2013年的“石”等);4.指代词;5专有名词(2018年的“想象力经济”、2014年的“预先失败”))等

所理解的句子则多是:1.在材料文章的结构上起重要作用的结构句,如段首总领句、段末总结句以及过渡句等。(2015年的“新技术是一种创造性的毁灭力量”)2. 表达上比较含蓄,同时又蕴涵着某些深层意义或含有一定的哲理的句子。(2017年的“我们只有通过‘水’的意象,才能最真切地体味到‘儒’之‘柔’”)3.运用修辞手法的修辞句。(2017年的“城市的水系就像城市的指纹”)4.能表达作者的情感态度或能体现作者写作意图的主旨句。(如2018年的“城市建设与管理的目的如果仅仅是为满足经济或某种美观诉求,显然是片面的,甚至是短视而危险的。”2016年的“中国的教育技术层面已经走得太快了,灵魂跟不上了”)

2024考试入面分数线
特别推荐

省考面试礼包】|【省考面试系统提升】|【省考面试图书】|【面试题库

相关内容推荐

(编辑:黎戈)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报名条件?

岗位选择?

笔试科目?

面试方式?

......

点击所需资料,扫码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