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支一扶

最新资讯|

面授课程网校课程图书教材|

砖题库直播职位库招考笔试面试真题|

问答良师

4006-01-9999
您当前位置:公务员考试网 > 三支一扶 > 备考 > 行测辅导 > 2017年三支一扶考试行测备考:地理常识之我国城市、

2017年三支一扶考试行测备考:地理常识之我国城市、建筑与工程类旅游

2016-12-14 14:37 三支一扶考试网 http://www.huatu.com/a/szyf/ 作者:互联网 来源:互联网

【导读】在行测常识题中,经常会遇见一些考察人物的题目。在此,三支一扶考试网特意整理了三支一扶地理常识,放在一起集中记忆,好让大家加以辨析。

城市旅游资源

一、我国城市与旅游

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悠久,又是泱泱大国。远在四千多年前的奴隶社会,就开始有城池建设。

从夏商以来直至现代,我国城市不断发展变化,既给我们留下大量的故城遗址,又有历代遗留的历史名城,还有大批的现代化都市。因此,我国城市旅游资源数量众多,蕴涵丰富。

中国还是世界上最早对城市进行统一规划的国家。成书于春秋时期的《考工记》上,最早记载了王都规划的模式。

(一)、城市模式

在世界城市建设模式中,最具代表性的有两种:一种是欧洲模式,一种是中国模式。

欧洲模式的城市特点主要有:1、圆形的城市。城市有一个明显中心,包括广场、教堂、市场、政府机构等。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各方面发展的需要,城市便由此中心逐渐向外发展,形成一个大体呈圆形的城市。2、放射状的道路。道路从圆形的城市中心广场出发,呈放射状向各方向延伸,相隔一段距离修建一条环形道路,所以鸟瞰城市,好像一个个巨大的同心圆。3、一般没有城墙。4、主要建筑材料多为石材。5、同心圆似的平面布局。

中国模式的城市特点主要有:1、方形的城市。城池平面呈方形,周长多少、城门多少要根据城市的等级而定。2、纵横交织的道路。城市道路为东西走向与南北走向,经纬交织把城市分成方形网格。3、一般有城墙和护城河。中国古代城市十分重视城防建筑。城市又称城郭,在旧时其实指的就是都邑四周用作防御的城垣,一般有两重,里面的一重称为“城”,外面的一重称为“郭”。4、主要建筑材料多为木材。5、中轴对称的平面布局。俯瞰城市好像一个巨大的棋盘,这种结构最便于将城市分片管理。

(二)、城市旅游优势

首先,一座城市的兴建,必然要尽可能选择自然环境较理想的地点。

其次,城市各种人文资源众多。

第三,很多城市具有自身的特色。

第四,城市各项旅游条件设施完备。

二、我国历史文化名城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是指具有悠久的历史,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某一方面具有独特地位,有丰富历史文化遗存或兼有风景名胜的城市。这些城市因为其丰厚的文化底蕴,或在某些方面独特的风格特征,因而具有较强的旅游吸引力,某些历史文化名城长期以来一直是旅游热点城市。

我国从1982年至1993年,分三批先后确定和公布了99座历史文化名城。这些历史文化名城中,作为旅游资源,最重要的有如下几类。

(一)、六大古都

洛阳、西安、开封、北京、南京、杭州,是我国著名的六大古都。(如果加上殷墟安阳,便成为七大古都。)

洛阳

河南省西部,黄河中游南岸。

东周、东汉、北魏、隋、唐、等九个朝代,为九朝古都。

白马寺、龙门石窟、牡丹之乡。

西安

陕西省关中平原,渭河南岸。

西汉、隋、唐等十余个朝代,前后历时千余年。

大、小雁塔、碑林、钟鼓楼。

开封

河南省豫东平原,黄河南岸。

魏国、北宋、金。

相国寺、铁塔、龙亭、禹王台。

北京

我国首都,华北平原西北边缘。

元、明、清。

故宫、明十三陵、八达岭长城、天坛、颐和园、香山、卢沟桥。

南京

江苏省西南部,长江下游南岸。

六朝、明、太平天国、中华民国,为十朝都会。

玄武湖、秦淮河、明孝陵、中山陵。

杭州

浙江省北部,钱塘江下游北岸。

吴越、南宋

西湖、六合塔、灵隐寺、岳坟岳庙。

(二)、文化名城

指人杰地灵、环境优雅、具有特色文化景观的历史名城。如以“三孔”著称的山东曲阜,以鲁迅故居著称的浙江绍兴等;有文化景观和山水景观相得益彰的苏州、杭州、济南、桂林、岳阳、昆明等;有以古城风貌或特色民居著称的如山西平遥、祁县、云南丽江等。

(三)、革命纪念地

包括自鸦片战争以来具有突出革命历史意义的历史名城。如贵州遵义、陕西延安、以及上海、武汉、南昌、广州等。

(四)、少数民族文化名城

历史上或现代的少数民族聚居地,以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著称,如新疆乌鲁木齐、西藏拉萨、日喀则、内蒙古呼和浩特、云南大理等。

(编辑:cbb)

华图教育客户端下载

今日直播

1356289人正在这里听课换一批

xxxx

2016内蒙古公职直播讲座

2016内蒙古公职直播讲座
xxxx

2016年广东公职免费讲座

2016年广东公职免费讲座
京ICP备11028696号-11 京ICP证1301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4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