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考试

您当前位置:公务员考试网 >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 资料 > 言语理解与表达 > 2017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大全:结论后的主题句5

2017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大全:结论后的主题句5道真题边学边测

2016-07-21 14:31:30 公务员考试网 华图教育微信公众号 华图在线app下载 文章来源:网络综合

  • 资料分析题型
  • 资料分析公式
  • 数资易错点
  • 数量关系公式
  • 常识百年党史
  • 全年时政热点

*资料包涵盖但不限于以上内容

扫码领福利

保存小程序码至
手机进行扫码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发布2017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大全:结论后的主题句5道真题边学边测,下面是关于2017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大全:结论后的主题句5道真题边学边测这一问题的具体分析,更多2017国家公务员考试考试答题技巧,请点击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结论后的主题句】

  主题句常常出现在表示结论关系的关联词之后,如“因此”、“所以”、“因而”、“可见”、“看来”、“总之”、“言而总之”、“综上所述”、“概而言之”等。通常一段话结束后都要用结论性的语句总结归纳,从而达到重申重点的目的。而考生在阅读文段的过程中就要有意识地去寻找结论型的表述语句,往往就是该文段的主题句。

  真题点击

  【例1】(2008年国考)在古典传统里,和谐的反面是千篇一律:“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所以和谐的一个条件是对于多样性的认同。中国人甚至在孔子之前就有了对于和谐的经典认识与体现。中国古代的音乐艺术很发达,特别是一些中国乐器,像钟、磬、瑟等各种完全不同的乐器按照一定的韵律奏出动听的音乐,但如果只有一种乐器就会非常单调。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是()。

  A.和谐源于中国古典音乐 B. 差异是和谐的必要条件

  C. 中国人很早产生了和谐观念 D. 音乐是对和谐的经典认识和体现

  【答案】B

  【解析】该题是一道典型的主旨概括题。文段前两句首先说明什么是“和谐”,即“和谐的反面是千篇一律:‘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从而得出一个结论即“所以和谐的一个条件是对于多样性的认同”。接着列举中国古代音乐和乐器的材料来证明前文的结论。因此可以明确本文的主题句在表示结论的“所以”之后,综合观点即“差异是和谐的一个必要条件”。因此B项为正确答案。

  【纠错】有些考生会误选D项,错在没有明确文段的主题。全文是在讨论“和谐”问题,而D项仅从例证的“音乐”谈起,并非文段的讨论主题,其目的是为了证明前文的结论,因此排除。

  【例2】(2007年国考)即使社会努力提供了机会均等的制度,人们还是会在初次分配中形成收入差距。由于在市场经济中资本也要取得报酬,拥有资本的人还可以通过拥有资本来获取报酬,就更加拉大了初次分配中的收入差距,所以当采用市场经济体制后,为了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就必须通过由国家主导的再分配过程来缩小初次分配中所形成的差距,否则,就会由于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形成社会阶层的过度分化和冲突,导致生产过剩的矛盾。

  这段文字主要谈论的是()。

  A.收入均衡难以实现 B. 再分配过程必不可少

  C. 分配差距源于制度 D. 收入分配体制必须改革

  【答案】B

  【解析】该题是一道典型的主旨概括题。原文首句使用了让步关系的复句提出存在着收入差距;接着用因果复句提出存在收入差距的原因,接下来用“所以”这一结论性引导词引出该文的主题句,即“所以当采用市场经济体制后,为了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就必须通过由国家主导的再分配过程来缩小初次分配中所形成的差距”来强调如何解决收入差距的问题即“再分配过程”的调节,显然解决问题一句为主题句。因此本文就是在强调“再分配过程必不可少”。B项为原文主题句的同义替换。

  名师点拨

  例2文段的整体思路值得考生思考:

  首句:提出问题——存在收入差距;

  第二句:分析问题——为何存在收入差距;

  第三句:解决问题——引入再分配过程来弥补收入差距;

  尾句:反面论证——不解决而引发的危害。

  在处理整个文段时考生可以通过寻找关联词语的形式入手,也可以根据文章的行文脉络进行把握。在整个论述过程中,解决问题必然是文段的重点,因此由“所以”这一结论性引导词引出。此外当考生看到由“否则”引导的反面论证时也要马上反应出其作用是为了证明之前观点的正确性和性,从而再次确认文段主题句的位置所在。

  【例3】(2006年国考)作为整体,中国在世界上举足轻重;但作为个人,不少中国人还觉得自己一无所有。国家之强和个人之弱使一些人心理失衡,觉得自己活得还是像在半殖民地时代受人家欺负的受害者。正因如此,我们更需要对自己生存的状态有理性的认识,克服狭隘的“受害者情绪”。否则,崛起的中国将难以担当与自己的国际地位相称的责任。

  这段话谈论的核心意思是()。

  A.中国急需提高国民的个人地位 B. 中国人需要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

  C. 中国人为什么有“受害者情结” D. 崛起的中国要承担相应的国际地位

  【答案】B

  【解析】一道典型的主旨概括题。文中首句提出很多中国人的心态现状,第二句进行了解释说明为何会有这种心态。接着用“正因如此”引出作者的观点,即解决措施的主题句“我们更需要对自己生存的状态有理性的认识,克服狭隘的‘受害者情绪’”。换言之作者是在呼吁中国人应该克服受害者情结。由此可知作者意在强调中国人需要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故B项正确。

  名师点拨

  例3尾句中出现“否则”二字,又一次运用反面论证来突出之前观点的重要性,因此反面论证法有其真正的实用性与操作性,考生一定要重点掌握,深入到考试作答的思维方式中。

  【例4】(2005年国考)夏天少数人为贪图凉爽,早餐以冷饮代替豆浆和牛奶,这种做法在短时间内不会对身体产生影响,但长期如此会伤害“胃气”。在早晨,身体各系统器官还未走出睡眠状态,过多食用冰冷的食物,会使体内各个系统出现挛缩及血流不顺的现象。所以早饭时应首先食用热稀饭、热豆浆等热食,然后再吃蔬菜、面包、水果和点心等。

  这段文字主要谈的是()。

  A.夏天吃早餐的重要性 B. 夏天早餐喝冷饮的危害

  C. 夏天早餐应吃什么食物 D. 夏天吃早餐的注意事项

  【答案】D

  【解析】一道典型的主旨概括题。题干首先分析了早餐吃冷饮的害处,接着分析害处何在,最后用“所以”引导出了文段的主题句“早饭时应首先食用热稀饭、热豆浆等热食,然后再吃蔬菜、面包、水果和点心等”。因此文段的主题句即“所以”引导的最后一句。根据阅读可以发现该句不仅说明夏天早餐应该吃什么,还强调吃的顺序,“首先……然后……”,隐含着一个表示先后次序的承接关系,因此最后的主题句是在讨论“夏天吃早餐的注意事项”,正确答案为D项。

  【纠错】有些考生会受到C项的干扰,虽然C项也属于解决问题的语句,然而C项最大的不足就在于没有体现出吃早餐“首先……然后……”的顺序关系,因此予以排除。

  名师点拨

  例4不仅考查了考生寻找文段主题句的能力,还涉及了一个新的复句类型,即承接复句。因此掌握承接复句的内涵及分句之间的关系,对于考生准确作答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

  承接复句指各个分句依次叙述连续发生的几个动作或事情,各分句的先后次序是一定的,不能颠倒。关联词语有“(首先)……然后……”、“……便……”、“……就……”、“……于是……”等。考生在掌握承接复句时,最重要的就是掌握这种类型分句之间固定的语序,不可颠倒。

  【例5】(2003年国考)做一件事,往往有利也有弊,只有利而无弊的事情几乎是没有的。《淮南子·人间训》云:“众人皆知利利而病病,唯圣人知病之为利,利之为病也。”看来古人已经注意到利弊的辩证关系。

  这段文字主要谈的是()。

  A.现实生活中的事情都由利与弊组成 B. 要善于分析,争取做到利大于弊

  C. 利与弊不是绝对的,是可以转化的 D. 我们应当努力争取做到有利无弊

  【答案】C

  【解析】一道典型的主旨概括题,关键在于寻找到文段的关联词语。文段首句提出利弊共存,接着举例说明问题,意思是众人都知道利就是利,弊就是弊,只有圣人明白弊就是利,利就是弊的道理。尾句用表示结论性的引导词“看来”引出结论,即对上述例子进行总结,提出利弊的辩证关系。因此该文段的主题句应该是“看来”引导的最后一句。C项的表述就是在阐述这种辩证关系,为原句含义的同义替换,因此C项为正确答案。

  【纠错】 A项表述流于表面,只提到了利弊共存,没提到利弊的辩证关系。B项表述不当,文段并非图利除弊,而是要说明二者之间的转化关系,因此予以排除。D项表述过于绝对也应排除。

  名师点拨

  考生在作答主旨概括题时,要注意一些不引人注意的关联词语,如在表达结论时的“可见”、“看来”等词往往被人忽略,再如表示弱转折关系的“其实”、“实际上”、“事实上”、“只是”等词,也常为考生忽略,而这恰恰就是考查的要点和解题的关键。因此以上的关联词语要熟知熟记,活学活用。

  上述例题均属于结论后出现的主题句。其中几道题目难度较高,不仅仅要对主题句进行把握,还要观察进一步解释说明语句的含义对主题句进行的补充说明。因此考生在做这类较为复杂的题目时可以在确定主题句的位置之后,观察一下其后的语句,从而更为准确地把握主题句的中心内容。

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预约

↓↓↓↓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相关推荐↓↓↓↓
国考
备考策略
国考
问答百科
各部委
职位分析
万人
模考大赛

相关内容推荐
  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税务系统行测备考
  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海关行测备考
  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海事局行测备考
  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铁路公安行测备考
  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气象局行测备考
  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统计局行测备考

(编辑:admin)
活动推荐
热门课程
联系方式

贴心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识别二维码添加客服
关注我们:后台留言
精品内容抢先看,专业客服答疑

贴心微博客服

微信客服:识别二维码添加客服
验证信息:国考
有问题找图图,答疑解惑小帮手

图书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立即咨询
华图教育:huatuv
想考上公务员的人都关注了我们!
立即关注

10万+
阅读量
150w+
粉丝
1000+
点赞数

国家公务员考试汇总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 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 国家公务员考试专业分类目录 国家公务员考试职位表 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入口 国家公务员考试报考条件 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费用 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人数 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确认 国家公务员考试准考证打印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 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 国家公务员考试考试时间 国家公务员考试考试流程 国家公务员考试考试科目 国家公务员考试答题须知 国家公务员考试考场规则 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解析 国家公务员考试成绩查询 国家公务员考试分数线 国家公务员面试公告 国家公务员面试名单 国家公务员考试资格复审 国家公务员考试调剂名单 国家公务员面试技巧 国家公务员面试礼仪 国家公务员结构化面试 国家公务员无领导小组讨论 国家公务员考试体检考察 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公示

招考信息

招考公告 考试大纲 招考职位 面试公告 成绩查询 录用公示 官方通知 考试日程

报考指导

新手入门 公告解读 大纲解读 职位分析 报考数据分析 报名指导 职位职能介绍 历年考情 数据汇总 政策解读

国家公务员考试备考资料

公共基础知识 专业课辅导 名师指导 每日一练 方法技巧 经验分享

行测

常识判断 言语理解 数量关系 判断推理 资料分析

申论

归纳概括 综合分析 贯彻执行 提出对策 文章写作 综合指导 申论热点

面试

面试指南 结构化面试 无领导小组 面试技巧攻略 面试热点

国家公务员考试试题

行测真题 申论真题 面试真题 行测模拟 申论模拟 面试模拟 公共基础知识 命中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