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考试

您当前位置:公务员考试网 >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 资料 > 言语理解与表达 > 2014年省考行测言语题技巧;八观点援引法

2014年省考行测言语题技巧;八观点援引法

2014-08-06 10:55:10 公务员考试网 华图教育微信公众号 华图在线app下载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 资料分析题型
  • 资料分析公式
  • 数资易错点
  • 数量关系公式
  • 常识百年党史
  • 全年时政热点

*资料包涵盖但不限于以上内容

扫码领福利

保存小程序码至
手机进行扫码

    行测 |申论 |面试 | 每日一练  |真题 |

  【导读】观点援引法是指文段中通过援引别人的观点来引出作者自己的观点。这里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正向援引,即所援引的观点从正面对作者自己的观点进行支持或加强。标志词为“正如”等,通常以“因此”“所以”“可见”“总之”等引出作者观点。另外一种是反向援引,即所援引的观点与作者的观点背道而驰。标志词为“有人认为”“通常认为”“传统认为”“有一种观点认为”等,通常以“但是”“其实”“实际上”“事实上”等引出作者自己不同的观点。以几道题为例进行说明。

  1. 在古典传统里,和谐的反面是千篇一律:“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所以和谐的一个条件是对于多样性的认同。中国人甚至在孔子之前就有了对于和谐的经典认识与体现。中国古代的音乐艺术很发达,特别是一些中国乐器,像钟、罄、瑟等各种完全不同的乐器按照一定的韵律奏出动听的音乐,但如果只有一种乐器就会非常单调。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是( )。 A. 和谐源于中国古典音乐 B. 差异是和谐的必要条件 C. 中国人很早产生了和谐观念 D. 音乐是对和谐的经典认识和体现

  文段先是援引了孔子的观点“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接着用一个表结论的关联词“所以”引出作者的观点“和谐的一个条件是对于多样性的认同”,可见,作者的观点与孔子的观点是一致的,前面是一个正向援引。最后用一个中国古代乐器的例子来证明这一观点。B选项正是作者观点的同义替换,这里差异与多样性是近义词,故选B。

  2. 孔子尝曰:“未知生,焉知死?”生与死自孔子时起便是中国人始终关注的问题,并得到各种回答,尤其在汉代,人们以空前的热情讨论这两个问题,不仅是出于学者的学术兴趣,亦出于普通民众生存的需要。然而,正如孔子所说,在中国思想史上,对生的问题的关注似乎远胜于对死的问题的追问。有时候人们确实觉得后者更重要,但这并非由于死本身,而是因为人们最终分析认为,死是生的延续。 这段文字的核心观点是( )。 A.孔子关于生死的看法对中国人产生深远影响 B.生与死是中国思想史上长期受到关注的问题 C.中国人对生与死的问题的讨论实际以生为旨归 D.对生死问题的不同答案源自讨论者的不同观念 文段首先援引孔子的观点“未知生,焉之死”,指出中国人对生死问题的关注,然后通过正向援引的标志词“正如……”引出作者自己的观点,表明在这一问题上中国人关注生远胜于死。最后一句从侧面点明,人们表面上关注死,实质上是对生的进一步关注。即中国人对生死问题的关注实际上是以生为旨归的。本题答案为C。

  3.有一种很流行的观点,即认为中国古典美学注重美与善的统一。言下之意则是中国古典美学不那么重视美与真的统一。笔者认为,中国古典美学比西方美学更看重美与真的统一。它给美既赋予善的品格,又赋予真的品格,而且真的品格大大高于善的品格。概而言之,中国古典美学在对美的认识上,是以善为灵魂而以真为最高境界的。 通过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知道,作者的观点( )。 A.正确而不流行 B.流行而不正确 C.新颖而不流行 D.流行而不新颖

  文段开头部分用一个标志词“有一种很流行的观点”引导出一种观点即”中国古典美学不那么重视美与真的统一”,这里是一种反向援引,接着作者用“笔者认为”点明作者自己的观点,即“中国古典美学比西方美学更看重美与真的统一”,由于作者自己的观点与所援引的流行的观点是反向援引关系,因此作者的观点就不可能是流行的,首先排除BD两项。而作者的观点“中国古典美学……是以善为灵魂而以真为最高境界的。”相对于“流行”的观点而言,别具一格,比较新颖,但并没有证据说明作者的观点就是正确的,因此A选项也要排除。所以作者的观点就是新颖而不流行的。故选C。

  4.法国语言学家梅耶说:“有什么样的文化,就有什么样的语言。”所以,语言的工具性本身就有文化性。如果只重视听、说、读、写的训练或语言、词汇和语法规则的传授,以为这样就能理解英语和用英语进行交际,往往会因为不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而频频出现语词歧义、语用失误等令人尴尬的现象。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 )。

  A.语言兼具工具性和文化性

  B.语言教学中文化教学的特点

  C.语言教学中文化教学应受到重视

  D.交际中出现各种语用错误的原因

  首句援引语言学家的观点,根据“所以”这一结论性的引导词可以判断该援引为正向援引,作者的观点与援引的观点恰好一致,其目的就是为了支持和加强自己的观点,即强调语言文化性的重要作用。后面用“如果……”引导的假设条件句从反面进行论述如果不注重文化性将会造成的后果,再次强调重视语言文化性的重要作用,构成“引用-提出观点-反面论证”的分-总-分结构。因此作者的观点已经十分明朗,即强调“文化教学的重要性”。四个选项之中强调语言中文化的重要性的只有C项,故C正确。A项“兼具”表示并列关系,强调了工具性和文化性,与文中“语言的工具性本身就有文化性”不符,且没有突显出文化性的重要;B项文化教学的特点文段并没有体现出来;D项论述的是围绕假设的部分来论述的表面现象,并非主要说明的观点。

  通过以上几道例题,使我们对观点援引法有了初步了解。援引的目的是为了引出作者自己的观点。这里我们要区分好是正向援引还是反向援引,除了借助一些标志词进行区分外,还可以看所援引的观点的出处。实际上,如果所援引的话是历史上的伟人、名人或着名的科学家、专家学者的观点,通常都是一种正向援引,作者的观点通常与其一致;如果仅是一些社会上的一些看法、观点或某些人的观点,就可能是一种反向援引了,这一点,也要提醒考生注意。


相关资料

面试模拟及解析汇总

2014年面试资料汇总

10大经典面试剖析

历年省考真题及答案

相关链接:

公务员考试网

 

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预约

↓↓↓↓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相关推荐↓↓↓↓
国考
备考策略
国考
问答百科
各部委
职位分析
万人
模考大赛

相关内容推荐
  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模拟题
  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税务系统面试时间
  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税务系统行测备考
  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税务系统申论备考
  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税务系统面试备考
  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海关面试时间

(编辑:admin)
活动推荐
热门课程
联系方式

贴心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识别二维码添加客服
关注我们:后台留言
精品内容抢先看,专业客服答疑

贴心微博客服

微信客服:识别二维码添加客服
验证信息:国考
有问题找图图,答疑解惑小帮手

图书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立即咨询
华图教育:huatuv
想考上公务员的人都关注了我们!
立即关注

10万+
阅读量
150w+
粉丝
1000+
点赞数

国家公务员考试汇总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 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 国家公务员考试专业分类目录 国家公务员考试职位表 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入口 国家公务员考试报考条件 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费用 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人数 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确认 国家公务员考试准考证打印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 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 国家公务员考试考试时间 国家公务员考试考试流程 国家公务员考试考试科目 国家公务员考试答题须知 国家公务员考试考场规则 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解析 国家公务员考试成绩查询 国家公务员考试分数线 国家公务员面试公告 国家公务员面试名单 国家公务员考试资格复审 国家公务员考试调剂名单 国家公务员面试技巧 国家公务员面试礼仪 国家公务员结构化面试 国家公务员无领导小组讨论 国家公务员考试体检考察 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公示

招考信息

招考公告 考试大纲 招考职位 面试公告 成绩查询 录用公示 官方通知 考试日程

报考指导

新手入门 公告解读 大纲解读 职位分析 报考数据分析 报名指导 职位职能介绍 历年考情 数据汇总 政策解读

国家公务员考试备考资料

公共基础知识 专业课辅导 名师指导 每日一练 方法技巧 经验分享

行测

常识判断 言语理解 数量关系 判断推理 资料分析

申论

归纳概括 综合分析 贯彻执行 提出对策 文章写作 综合指导 申论热点

面试

面试指南 结构化面试 无领导小组 面试技巧攻略 面试热点

国家公务员考试试题

行测真题 申论真题 面试真题 行测模拟 申论模拟 面试模拟 公共基础知识 命中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