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

您当前位置:公务员考试网 > 试题资料 > 公务员 > 2011年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适用省级以上综合

2011年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适用省级以上综合管理类职位(4)

2013-07-18 14:20:07 公务员考试网 http://www.huatu.com/ 文章来源:互联网

  要求:简明扼要,条理清楚,不超过200字。

  二、“给定资料3”介绍了密西西比河、亚马孙河、尼罗河等流域出现的生态危机以及各国政府的 治理举措。请对这些材料进行归纳,并说明我国治理黄河可以从中受到哪些启示。(20分)

  要求:内容具体,表述清晰,不超过300字。

  三、国家某部门拟编写一本以黄河为主题的宣传手册,作为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材料。 宣传手册由四个部分组成,依次为“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与中华文明”、“黄河的治理与开发”、“黄

  河精神万古传”。请参考资料,分别列出每个部分的内容要点。(20分)

  要求:

  1.切合主题;

  2.全面、表述准确,有逻辑性;

  3.不超过400字。

  四、参考给定资料,以“弘扬黄河精神”为主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

  1.中心论点明确,有思想高度;

  2.内容充实,有说服力;

  3.语言流畅,1000字左右。

  2011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

  适用于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职位

  参考答案与解析

  一、认真阅读“给定资料”,简要回答下面两题。(20分)

  1.黄河健康生命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三善,即‘善淤、善决、善徙’,这是一个为几千年历史所反 复证明的基本事实”。结合对这句话的理解,谈谈对黄河自身规律的认识。(10分)

  要求:简明、完整。不超过200字。

  【解析】

  题目要求“谈谈对黄河自身规律的认识”,落脚在“规律”,即结合“三善”指明“规律”,同时要有自 己的“认识”,也就是启示。这其中的关键在于由“三善”分析提炼出“规律”。

  “给定资料2”第二段指出,“‘一碗河水半碗沙’,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之一”、“黄河携 带的大量泥沙淤积河道。长期的淤积抬高,使黄河下游河道成为名副其实的地上悬河,黄河底床比河 南开封市地面高13米,比新乡市高20米”。这其实已经指出了“善淤”的含义:河道经常被泥沙 淤积。

  “给定资料2”第一段,“黄河口居民‘十年河东,十年河西’”。第二段,“据史料记载,从公元前602 年至1938年的2540年间,黄河下游共决口 1590次,改道26次。”“给定资料4”第一段指出,“在有了 人类之后,黄河是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这实际上指出了“善决、善徙”的含义:黄河河堤决口、河 道改道。

  那么,“三善”与黄河自身规律之间有何联系? “给定资料4”第一段指出单就黄河本身而言,“三 善”是“黄河健康生命的主要表现形式”。把握黄河自身规律也必须从“三善”出发。

  “给定资料2”,“据史料记载,从公元前602年至1938年的2540年间,黄河下游共决口 1590次, 改道26次。究其原因,主要是黄河携带的大量泥沙淤积河道。长期的淤积抬高,使黄河下游河道成 为名副其实的地上悬河,黄河底床比河南开封市地面高13米,比新乡市高20米,‘一旦堤防决口,就 是灭顶之灾’。”这指出了黄河河患的根源:大量泥沙淤积河道。根源找到,对策自然应以此为中心, 即从黄河自身规律出发,围绕“泥沙淤积”做文章,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非简单地筑堤防洪。

  将以上思路进行整合,即可得出答案要点。

  【参考答案】

  “三善”,即善淤(河道被泥沙淤积)、善决(河堤决口)、善徙(河道改道),在某种意义上是黄河健康 生命的主要表现形式,体现了黄河的自身规律。大量泥沙淤积河道造成了黄河的频繁决口和改道,这是黄河河患的根源,也是黄河治理的起点。对黄河的治理必须遵循黄河的自身规律,从“三善”出发,“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围绕“泥沙淤积”做文章的同时加固河防,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非一味地筑堤 防洪。

  2. “给定资料5”中介绍了汉代王景治理黄河的思路和做法。请概括王景治河后黄河安澜800年 的主要原因。(10分)

  要求:简明扼要,条理清楚,不超过200字。

  【解析】

  题干要求概括王景治河后黄河安澜800年的主要原因,实际上是从“给定资料5”中梳理概括答 案。结合给定资料5可以发现,原因无外乎与王景治河有关和无关两种,即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因 此,答案的梳理也可以从这两方面展开。

  人为因素方面,“王景的主要工作是修建了自荥阳至千乘的黄河大堤,治理了作为东汉漕运主要 通道的汴渠。王景治河后,黄河相对安澜800年,据分析与王景所选定的东汉故道河身较短、地势较 低,因而行河路线较优有关;另外,‘十里立一水门,令更相洄注’所描述的可能是一种利用沿河大泽放 淤的工程措施,这对于延长行河年限也有一定作用。”这一段描述指出了王景治河的三大效果:一是修 大坝,治理汴渠;二是行河路线较优;三是延长了行河年限。

  自然因素方面,“以上所述主要是从治黄工程的角度看问题,但据黄河水文、植保专家的研究,王 景治河至隋代的500多年间,为黄河史上又一阶段,其特点是黄河下游河患相对较少,在此期间,黄河 中游地区大暴雨的记录较少,这一时期黄河下游有分支,两侧又有较多湖泊洼地;但其中更重要的原 因就是那时黄河输沙量的减少,否则,王景所开新河道(如汴水),也会很快被淤积,从而使河床不断淤 高,降低其泄洪能力。这一时期黄河输沙量的减少并不是推论,而是有以下诸条事实,即在这一时期 有关黄河水清的记载较多,且有‘黄河清复清’的民谣。这一时期黄河输沙量的减少主要归因于黄土 高原人口减少,植被得到一定恢复。”这一段指出了黄河800年安澜的自然因素:一是下游河患相对较 少;二是黄河输沙量较少。

相关内容推荐

(编辑:admin)
华图教育:huatuv
想考上公务员的人都关注了我们!
立即关注

10万+
阅读量
150w+
粉丝
1000+
点赞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