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

您当前位置:公务员考试网 > 试题资料 > 公务员 > 2010年公务员考试《申论》适用市以下综合管理类、行

2010年公务员考试《申论》适用市以下综合管理类、行政执法类职位(4)

2013-07-18 14:08:03 公务员考试网 http://www.huatu.com/ 文章来源:互联网

  其中,“入海排污口最多”表明地面污染情况多样且严重;“众多主体分享渤海的环境效益与经济 效益,这就使渤海成为典型的‘公地’,直接影响沿海地方政府治理的积极性,造成治理工作效率低下” 主要涉及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关系到地方政府治理的积极性;“渤海沿岸有分属三省一市的13个城 市,渔、盐、农、航运、石油、旅游、工业等众多行业在渤海进行经济开发活动,海洋、环保、农业、交通等 政府管理部门以及三省一市地方政府又各自具有相关的管理职能,因此,很难进行海陆一体化的综合 治理”则是从管理有效性方面着手,因为职能条块分割,统一管理阙如,从而影响治理效果;“《碧海计 划》只是一个政策性文件,不具有法律强制性效应,执行过程中,难以借助法律手段实现管理体系、监 测体系、投资体系、统计体系、评价体系的对接统一,这也直接影响了治理的效果”主要从法律层面进 行分析。在“给定资料1”第二段,“海洋污染的治理难度非常大,特别是像渤海这样的内海,海水封闭 性强,自身交换能力差,一旦污染,它的自我更新周期至少需要15年”,这句话表明,治理难度大,污染 后更新周期长也是渤海污染难以解决的重要原因之一。

  【参考答案】

  首先,i海地区资源开发过度,地面污染严重,短期治理困难;第二,“公地悲剧”,渤海资源使用上 主体多样、利益多元,地方政府治理动力不足;第三,环渤海地区职能条块分割严重,地方政府和职能 部门之间难以进行海陆一体化综合治理;第四,《碧海计划》缺乏法律强制效力,执行过程无法借助法 律手段实现多个管理体系之间的对接统一,影响治理效果;最后,渤海湾是内海,污染后自我更新周 期长。

  2. “给定资料3”中,环保专家认为“兵库县堪称‘环保错位’的典型”。请结合资料内容,对“环保 错位”的实质进行阐释。(10分)

  要求:准确、简明。不超过150字。

  【解析】

  日本兵库县填海片面强调经济效益,而忽略了环境保护。填海造地推动了经济发展,但对海洋生 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危害。在造成重大海洋污染后,又投入巨资进行补救,这明显属于“先污染、后治 理”。由此可以看出,“环保错位”的实质即没有协调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先污 染、后治理”。

  【参考答案】

  环保错位的实质是没有协调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先污染、后治理”。兵库县 填海造地和工业污染严重损害了海洋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生态困境,而为了恢复生态环境不得不投入 大量资金和时间进行治理,成本高昂,是典型的“先污染,后治理”。这种未协调好生态保护和经济发 展关系的发展模式就是“环保错位”。

  二、针对W市在进一步建设“宜居城市”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参考给定资料,提出解决这些问

  题的具体建议。(20分)

  要求:

  1.准确全面,切实可行;

  2.条理清楚,表达简明。不超过300字。

  【解析】

  W市在建设“宜居城市”中出现的问题在资料中并没有明确给出,故而需要考生结合资料自己经 行归纳整理,给出相应的对策。

  “给定资料2”中“1996年联合国第二次人居大会提出了6宜居城市’的概念。在现代化城市建设 中,首先要考虑经济、文化、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打造良好的人居环境,进 而满足居民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求,使城市成为适宜所有居民工作、生活和居住的家园”这段话实际 上指出了建设“宜居城市”需要实现的目标,也是针对W市建设“宜居城市”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做 出分析并提出对策的依据。

  第一,“W市为了进一步建设‘宜居城市’,准备扩大城市的6宜居’范围,决定把污染海水的养殖 业逐步取消或迁出市区,此项计划已进入实施阶段”。从这里可以看出,W市并没有真正理解“宜居 城市”的内涵,因此要树立正确的宜居城市观念,在规划和政策制定、实施上以此为指导,纳入考核体 系。第二,“村民们说,它们会转移污染,会把这里的海水弄脏,村子弄脏,村里的小渔船也将没有生存 空间”。W市的做法属于转移污染,并没有真正解决问题,需要统筹治理,对污染进行专项整治。第 三,“银滩开发初期的定位是建一个旅游区,后来外省某大油田在此处投资4亿元买地盖房,准备将 4000户油田职工家属搬迁过来。紧跟着,又有几家石油石化企业也来幵发房地产,盖楼卖给自己的 职工,相关石油、石化产业也准备搬迁过来”。W市明显对于建设“宜居城市”存在定位不准的问题, 应该根据地方资源和地理特色合理定位发展方向,避免不科学的投资和项目建设以及以牺牲环境为 代价的经济发展。第四,“一位出租车司机说,十年前w市还破破烂烂的,现在真像个大城市了,来这 儿旅游的人很多,钱也好赚了。记者问他:‘你们就不担心人多了,这里就不再清静了吗?’这位司机 说:‘挣不到钱,怎么生活,光消静有啥用?这要求进一步协调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环境保护之间 的关系,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发动群众共同建设百姓自己的“宜居城市”。

  【参考答案】

  针对“宜居城市”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第一,树立正确的宜居城市观,促进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协调,并纳入政府考核体系。

  第二,改变定位不准的问题,增强发展规划的科学性和前瞻性,全面兼顾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

  第三,加强监管,从源头上解决污染排放问题,不能简单地转移污染,变简单的产业迁移为综合的 产业整合,避免迁移带来新的污染。针对已存在的污染问题需统筹治理,加大污染治理的资金投入, 进行专项整治,要对全市范围内的污染“一视同仁”,同步进行治理。

  第四,以经济增长带动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通过多种媒体手段加强宜居城市的宣传,提升 群众的环保意识,营造良好的宜居域市建设氛围,做到全民参与。

相关内容推荐

(编辑:admin)
华图教育:huatuv
想考上公务员的人都关注了我们!
立即关注

10万+
阅读量
150w+
粉丝
1000+
点赞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