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

您当前位置:公务员考试网 > 试题资料 > 公务员 > 2013年湖南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解析(言语理解)(6

2013年湖南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解析(言语理解)(6)

2013-04-15 17:07:56 公务员考试网 http://www.huatu.com/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35C【解析】本题的关键在于第三空。通读文段可知,第一句为主旨句,后面的“公司和产品”“某些书籍”是对主旨句进行的解释说明,为并列结构。由“公司和产品在不知名的情况下”可知,第三空应该填入与“不知名”意思相近的词,C项“陌生”最恰当,应选。再看第二空,“刺激销售”搭配恰当,“促进”一般与“消费”搭配,“带动”通常与“增长”搭配,“提高”应与“销量”搭配。最后验证第一空,将C项的“悲剧”代入,符合文意,故本题选C。

  36.A【解析】通读文段,可了解文段是围绕“想法或假说”进行阐述的。第一句与第二句构成因果关系,第三句则是强调“判断的习惯”的重要性。看第一个空还不能直接排除选项,可先从第二个空入手,观察四个选项,证据是证明(案件)事实的依据,定律是为实践和事实所证明,反映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的论断,学说是指学术上自成系统的主张、理论,理论是指人们关于事物知识的理解和论述,而第一句讲的是“想法或假说”来源与用途,即“想法或假说”源于人的思想,寻找或构造能揭示事实真相的证据,因此,只有A项符合逻辑,故本题选A。

  37.C【解析】第一空的解释在后面“是雇主缴纳的失业保险税,只有少数几个州会向职工征收失业保险税。”很明显在解释保险金的“来源”,第二空验证,“抑制”行为,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

  38.A【解析】第一空排除D,“无可厚非”指主要指没有可过分责难的,表意不当。第二空排除C,带来“挫折”不搭配。比较“影响”和“冲击”,“影响”的指向性不明确,后文中“各种虚假报道不时见诸报端,成为小道消息的渊薮。”是不好的现象,故而“冲击”更加合适,故本题选A。

  39.C【解析】由材料“但……浮躁心气”可知,第一空应为负面的、不好的,选项D“影响”为中性,排除。选项A“代价”,语意过重,错误。第二空,“但”针对的是浅读收获的谈资,而选项D“言谈举止”的对象为人,因此B错误。故本题选C。

  40.D【解析】第一空根据“随着欧盟《传统植物药注册程序指令》大限的截止,中药出口欧洲遭遇严冬”和“致使药效和安全性能受到国际市场______”说明中药出口已经出现危机,不能走向欧洲市场,不能走向国际市场,故选择国际化;第二空根据“们不禁对中药______产生了不小的怀疑,对应选择质疑,故本题选D。

  41.解析:词语理解题,定位原文“新机制”在第一行,应用特殊符号“:”,“:”后面是对新机制的解释说明,解释说明部分为分号引导的并列句,内容是不同的交通方式的保障,概括为“保障—市场”更合适。答案选C。

  42.解析:细节理解题,A选项原文没有涉及,B选项对应文中“儒家并非人为道德决定民生,而是民生决定道德”所强调民生的重要性,C选项中的“相互促进”与文中没有对应,D选项中的儒家道德至上与文中不符。答案选B。

  43.解析:主旨概括题。文段的主体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强调技术融合趋势决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与其他产业相融合,这种融合是大势所趋。因此,本题答案为A选项。

  44.解析:意图判断题,总—分—总结构,结合首尾句,文段主要内容为企业道德力的重要性,合理引申为企业需要提升道德力,才能使企业自身获利并且保持长久发展,选择C。

  45.解析:主旨概括题,文段首句强调隋唐时期的陶器开启了中国陶器与西域的交流,后文具体阐述陶器在产生和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作用。A项没有体现主体“陶器”。C项“唐代陶器”主体片面。D项没有体现“文化交流”。因此,本题答案为B选项。

  46.解析:意图判断题,文段主要内容为学术评价交织各种主客观因素,过度依赖量化数据不科学,合理引申为学术评价不应该过多依赖量化数据。答案为B选项。A选项“备受争议”未提及,C选项“很长的历史过程”未提及,D选项引申过度。

  47.解析:主旨概括题,文段尾句由转折关联词“但”引出主题句,即原创力走出困境的方法。A、B项说法片面,排除;C项属于无中生有的选项,文段重点并未提及作家应如何不断地积累生活经验。因此,本题答案选择D选项。

  48.解析:细节理解题,A选项文中未提及,无中生有;文中只是说基因不同会对药物产生不同的反应,并未提及B选项内容,C选项正确;文中说已经辨认出了一批可以与药物相互作用的基因,已经证实了,所以D选择不正确。答案选C。

  49. 解析:语句衔接题。文段由“就此而论”引导出重点,提出历史学家只能借助于历史文本对历史进行研究,此处强调的是“历史文本”的重要性,可见尾句由“因此”引导的结论句应对前文进行总结,主体与之保持一致。A项的“文本性”与前文主体话题连贯一致。因此,答案为A选项。

  50. 解析:结语推断题,原文第一句话“人生不可能是尽善尽美的”是本文的基调,从“不可能”可以看出作者的态度是接受不完美这个事实,B项逻辑不通,不完美转化为完美,那么人生就是尽善尽美了,与第一句话矛盾。项将不对称视为缺憾,也不符合第一句话的观点。D项在原文没有体现。C项符合原文逻辑,不对称是事实,但不一定就是丑或缺憾,也能产生和谐与平衡的美感。所以选C。

  51. 解析:主旨概括题,总—分结构,文段前三句话是总述,点明观点:莎士比亚和汤显祖是同时代的伟大剧作家,但是二人的剧本写法不一样。之后的内容是分说,以《罗密欧与朱丽叶》和《牡丹亭》为例,具体比较二者艺术风格的不同。因此,只有C项完整地概括了文段的主旨。A项的“伟大之处”仅在第二句话中提到,偏离了文段的主旨。B项只提到了《牡丹亭》,过于片面。D项,文段的主体是莎士比亚和汤显祖,“中外古典戏剧”无端扩大了主体范围,且“共同点”表述有误,文段主要说的是不同之处。

相关内容推荐

(编辑:admin)
华图教育:huatuv
想考上公务员的人都关注了我们!
立即关注

10万+
阅读量
150w+
粉丝
1000+
点赞数